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何为方言类节目方言是一种以社会文化或地域文化为标志的某个语言的变体,它由特殊类型的句子结构、语汇及发音所组成。使用某种方言而非另一种方言,主要取决于说话者的籍贯和语言传承。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载体。  相似文献   

2.
金东晖 《活力》2014,(2):110-110
本文以哈尔滨电视台《娱乐开讲》为例看方言类节目的利与弊。本文从方言类节目能够获取较高收视率的角度揣测受众心理,研究其原因。众所周知,方言作为一种古老的地域文化,必然与特定地域内的受众有天然的心理上的接近感,也就比普通话更能引起本地受众的共鸣。同时,通过方言播报这种一般意义上比较严肃的信息,使方言的地位通过媒体得以承认并巩固下来,从而使持这种方言的普通受众感觉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得以承认,得到一种对其身份尊重的满足感,因此,该类受众就比较容易产生对这一媒体的认同感,从而更乐意收看这类节目。方言播报的节目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但如果想继续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还必须要面对许多问题,突破限制自身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李岩 《活力》2012,(16):113-113
目前.各级广播电视台兴起一种以地方语言为特色的方言类节目,从现有状况看。这类节目收视率高,并且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方言节目指各地媒体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地方语言为表达形式推出的一些节目。较有代表性的方言节目有《阿六头说新闻》(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拉呱》(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听我韶韶》(南京电视台)、《越策越开心》(湖南经视)、《师爷说新闻》(绍兴电视台)、《英子逗逗逗》(吉林卫视)等。但是,此类节目目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个别地方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频道众多,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节目制作包装越来越显得重要,但是,与娱乐和生活类节目相比,新闻类节目的包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加强新闻类节目包装的意义以及如何搞好新闻类节目的包装。  相似文献   

5.
采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同一框架下研究方言距离、城市包容性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方言距离不利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而城市包容性促进了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同时能够缓解方言距离的负面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方言距离阻碍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而城市包容性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参与和社会交往的同时弱化了方言距离的负面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收入并非方言距离的作用机制,跨方言流动反而提高了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这意味着方言距离阻碍劳动要素实现边际收益最大化的流动和配置。  相似文献   

6.
史芙蓉 《活力》2012,(5):52-52
一、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地位与作用(一)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和灵魂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传媒界的代表人物。是将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架构在一起的桥梁,具有很深厚的影响力度。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传媒界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就更加重要了。一个谈话类节目不是内容有多惊艳就会变得很好.因为如果一个节目有一个好的主持人,那么他就会带动全场,带动所有人,让节目活起来,所以,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正是节目的灵魂。(二)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个性化的作用当主持人真正成为了一个栏目灵魂时,他才可以抛开别人(受众以及编导)对自己的定义,而改为自我的定义。因为表演的成分少了.真实自然的言语就多了,性情流露的也都是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的更是真实的自己。  相似文献   

7.
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苏州话日渐式微,尤其是在青少年学生中已经出现不讲方言、不愿说方言甚至不会说方言的状况。本文通过分析调查数据以及目前采用的苏州话保护措施的力度,提出了在中考中增加苏州话考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耿秋 《中国新时代》2012,(11):72-75
“限娱令”后.职场招聘类节目替代相亲类节目成为荧屏新一轮热点。不过,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职场类节目会否像当年的相亲类节目一样沦为又一场华丽的秀?秀来秀去的结果又是秀了准?  相似文献   

9.
县级电台政行风类节目作为最基层的热线交流类节目,它在节目中反应的问题是最基层的,相应的上线嘉宾很可能就是反应问题的直接责任人或者解决者,相较于上级台政行风类节目的权威、力度,笔者认为基层政行风类节目更应注重的是对于问题的深入分析、解决,要从小处、细处着眼着手,最终的目标是落到优化当地政风、行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大量出现,诸多问题也凸现出来,本文从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制作过程来讨论其包装设计方法,探讨提高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庆春 《活力》2014,(9):39-39
谈话类电视节目就是根据嘉宾展开话题,在双向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它打破了以往电视的僵硬格局,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与嘉宾进行交流,新的节目形态成功地被观众接受和喜爱。但随着媒体激烈的竞争,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已被许多电视台采用,大有膨胀之势。这使谈话类节目遭遇了瓶颈,多数谈话节目缺乏引人入胜的话题和鲜明的个性风格,使节目显得千篇一律。所以本文就谈话类节目面临的问题,以一些众所周知的谈话节目为例,谈谈新的思考和运作,使节目如何多而不滥,再次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12.
首先简单介绍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所区别于其他类节目主持人的特点,再分析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谈话现场要要激发现场嘉宾和观众的说话欲望,当然,主持人要是一个能倾听并善于倾听的人。除此之外,主持人要善于与嘉宾观众的沟通、交流,并能在访谈中挖掘细节、闪光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媒所播出的女性节目按照播出内容大致可以分为6种:倡导女性独立自主的女性励志类节目;以服饰美容为主要内容葺的时尚类节目;以情感问题、成长故事为主线的女性谈话类节目;以儿童教育、家庭生活为内容的家居幼教类节目;以选美、整容类真人秀为节目卖点的女性娱乐类节目以及播放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剧场或者女性小说.  相似文献   

14.
王焕 《活力》2012,(13):54-54
谈话类节目无疑是电视栏目中最受人关注的节目,从最早的《实话实说》、《铿锵三人行》到今天收视率极高的《说出你的故事》、《超级访问》,谈话类节目不但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形式上更是花样百出。清华大学大众传播系教授尹鸿认为,谈话类节目的兴起,是因为生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需要一个“公共论坛”,而电视谈话类节目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全国谈话节目已有170多个,而这个数字还有继续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董士涛 《活力》2011,(14):99-99
作为一个新生的新闻类节目.民生新闻在电视屏幕上出现已经十多年了。期间,民生在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中变化寻求发展。但是民生新闻的概念至今仍然比较模糊。更没有确定的形态和确定的范围。从业者仅仅依靠自己对于民生类新闻的理解,参照社会上一些约定俗成的样式进行制作。这样就出现了许多看似相同的民生类节目。那么民生类节目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田春雨 《活力》2012,(10):180-180
生活服务类节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分类不科学、节目单调,缺乏娱乐性,商业气息浓重、软广告泛滥。生活服务类节目编导要树立服务意识、引导意识、平民意识、责任意识和专业意识。专业化、时尚化和娱乐化是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孙冬梅  孙倩芳 《活力》2006,(5):219-219
采用主持人形式的广播谈话节目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路程。长期以来,广播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突出地发挥着信息传播、社会服务和大众娱乐的功能。这些功能从微观上可以说是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从宏观上可以说是推动着社会进步。随着广播谈话类节目的推出,另一种功能——社会沟通的功能更加凸现出来。广播谈话类节目体现出社会生活中多种意见的交流探讨,多种观点的交锋争论,最后实现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可以说,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内容越来越接近社会,贴近公众,揭示生活,干预生活。这就对话题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电视娱乐谈话类节目的兴起入手,分析了电视娱乐谈话类节目本土化的特点,并提出了本土化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陈磊  蒋成丽 《活力》2014,(9):47-47
访谈类节目是电视专访和谈话节目的统称。我国优秀的访谈类节目有很多,访谈类节目的提问具有较深的思想性、新闻性和艺术性,必须注意:访谈对象,选择更苛刻;提问要有准备,设计必须细致;提问开始应营造轻松的访谈环境;提问要有平民视角,节奏要控制好。  相似文献   

20.
王卫娜 《管理观察》2015,(10):48-49
电视法制类节目是依托已经发生的法制事实,深入解剖,详细分析,以此来提高观众的法制观念和意识,通过节目起到宣传教育的责任、社会监督的责任。做法制类节目还应该加强从业记者的法律素质,设置法制顾问,坚持依法报道,按新闻规律办事,从而提高电视法制类节目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