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伟 《价值工程》2023,(31):126-128
在进行贵州省剑河至黎平高速公路项目刘家岭隧道施工时,为降低施工成本及保护环境,拟采用机制砂制备喷射砼。因为机制砂在性能方面与常用的天然砂存在很大差异,所以用天然砂配备隧道喷砼的配合比设计理论及相关经验都不适用机制砂配备喷砼的配合设计。本项目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配合比各设计参数对机制砂喷射砼各项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规律,并于喷射砼中掺入粉煤灰改善其工作性能,设计出符合施工和规范要求的机制砂喷射砼配合比,为将机制砂应用于喷射砼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7,(29):112-114
湿喷技术是隧道机械化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对喷射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湿喷机特点分析、施工过程控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得到了湿喷工艺的关键控制要点,为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加磊 《民营科技》2013,(12):220-220
人工砂即是混合砂以及混合砂的总体称谓,这类型的砂料经常使用在缺乏砂源的地区,并且在水利工程、矿山、建筑工程中。而在对人工砂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能够明显的发现,利用该技术来完全代替天然砂在隧道中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有着极大的可行性。现针对人工砂在隧道喷射混凝土支护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其他隧道工程进行支护施工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3):150-152
喷射混凝土作为新奥法施工的三大必须手段之一,对洞室围岩起到支护的作用,其中喷射混凝土衬砌的厚度对围岩支护效果影响较大。本文针对公路隧道Ⅴ级围岩进行UDEC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喷层厚度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Ⅴ级隧道围岩,要采用钢拱架、钢筋网、锚杆和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且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5cm时,支护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隧道初期支护施工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3,(4):121-122
通过无砂渗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实例,介绍了无砂渗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混凝土渗水试件的强度、透水系数、实际孔隙率进行了测定,经过综合控制从而确定了最终配合比。分析了影响渗水混凝土性能的因素,为无砂渗水混凝土的配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树友 《价值工程》2015,(13):98-100
本文通过试验分析特细砂粒径,不同材质的特细砂的基本物理材性,采用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念,研究了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通过分析砂率含量、用水量、高效外加剂对特细砂高性能混凝土在工作性和力学性能上的影响,确定砂率含量的范围;通过对特细河砂和天然特细山砂混凝土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细砂完全可以替代天然中粗砂配制高性能高强度、高流动性泵送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文章中主要进行的是对C50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的设计和研究,通过分析,配制出符合C50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要求的施工材料,并对其水胶比、砂率、矿物掺和料等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王璟 《价值工程》2015,(12):192-196
本文确定了C80F350人工砂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参数,测试了其和易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并进行了人工砂混凝土管桩试生产,对桩体进行了抗弯试验,对桩体切块进行了抗压及抗冻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现有机制砂与天然细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砂可以配制出与天然砂混凝土性能同样优异的C80F350人工砂混凝土;(2)C80F350人工砂混凝土与天然砂混凝土相比具有抗压及劈裂抗拉强度高、抗冻及抗渗性好、氯离子渗透系数低、弹模大等特点;(3)C80F350人工砂混凝土与现有管桩生产工艺相适应,管桩桩体抗弯性能、切块抗压强度及耐久性能均能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业界的不断研究和发展隧道施工中的混凝土喷射技术,研发出了许多的施工工艺,挂模湿喷混凝土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本文主要对挂模湿喷混凝土技术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效果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喷射混凝土作为围岩开挖的主要支护构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喷射混凝土是利用压缩空气把按一定的配合比的混凝土由喷射机的喷射凸以高速高压喷出,从而在被喷面形成混凝土层。喷射砼的配合比设计和技术方法不同普通混凝土,它具有自身的工艺特点。其配比一般采用经验和图表计算来确定。本文结合施工情况,介绍了细石喷射混凝土技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选定、施工工艺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