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34):243-244
在工程训练中,"机械类"专业学生机械基础知识薄弱、"工科非机械类"、"非工科类"专业学生存在机械基础知识相对较差或没有;学生缺乏对工程训练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等方面的问题。对此,笔者所在课题组经过广泛调研,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兴趣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训练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校金工实习课程属于工程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基础课程.本文对目前高校中的金工实习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金工实习教学进行探索改革,将现代工业的实践与教学相结合,使金工实习能与现代工业同步发展,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工科大学的本科教学过程中工程训练这门实践课程是被广泛认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担负着学生获得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的认识;生产工艺技术、方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等多方面的任务。因此工程训练教学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成为工程训练中心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铣工是处于现代生产加工活动之中的重要技术工人,其主要处理零件加工工作,一般需要根据标准的零件设计图纸在铣床装置上完成零件加工工作。铣工加工零件时需要遵守的工作要求比较严格,根据铣工的具体工作等级,可以将其分为高级工与初级工。现代加工行业的生产模式发生变化,铣工的一些工作也逐渐被机械化装置取代,然而铣工工人在零件加工中仍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2):174-175
在我国开展"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工程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的展现方式,受到社会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西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传统基础实训课程,构建了本科教学"三步走"的教学体系。通过将在线管理系统与现代加工设备相互结合,配合学生自主设计、制作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在此基础上,完善了传统的单向评价体系,使得工程创新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提高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6.
郭鹏飞 《价值工程》2014,(14):212-213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口逐渐增大,对于职高学生来说,在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公关专业教师需要深刻体会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并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不断的努力和探索,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彻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教学内容重组、案例教学、实践训练等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进一步实现教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技能训练,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公关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凤坤 《活力》2014,(7):72-7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而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感悟。  相似文献   

8.
培养大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力保证。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训练是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元认知学习策略是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计划,同样也是保证学习活动高效的高级执行技能。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加强对学生英语元认知阅读学习策略的训练,逐步提高大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实际运用的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做了实践探索。以项目为依托进行工程训练,学生参与项目产品的构思、设计、加工、调试运行以及评估等各个环节,从而对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学生在项目实践生产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机地联系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项目教学法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铸造工程训练是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内容之一。针对铸造工程训练,采用了"基础训练+创新作品制作"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不仅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