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时代困境与模式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行的空间规划体系成形于计划经济时期,虽伴随国家公共政策的变化经过多次调整,但规划体系仍不完善,规划的运行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不仅降低了规划的有效性,并且浪费了大量运行成本。空间规划是协调人地关系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必须实现规划行政体系整合、规划编制体系整合和规划法规体系整合。本文提出了整合模式的初步设想,试图为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理解空间规划治理机制与模式是从规划执行层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从"体系"构建到"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既有"机构—治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规划执行的内生动力因素,构建以"控制权"分配为媒介的空间规划治理机制分析框架,并以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历程为研究案例检验其现实解释效力.空间规划治理是一个在外部结构条件和内生政治动力共同影响下,各级各类规划参与主体行使规划权利的动态过程,其中,外部的事权分配模式和内生的部门资源利用与组织关系开发能力直接决定了规划执行的具体方式,机构和技术层面的协调措施则是影响内生政治动力的外在条件.基于此,系统梳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治理的模式选择,结合相关参与主体在规划执行的信息、技术、方法和组织方式等资源利用条件方面的变化情境,理性推测未来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可能采取的另外两种典型模式.并针对以上规划治理模式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后续研究和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时期(2006年到2010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程将迈出实质性步伐。重划经济区域,将我国的经济发展置于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的双重指导下,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当地水利工程随之改变其原有功能和服务范围,在优化工程资源配置的同时也改变了区域间的利益关系。文章探讨了建立跨区水利工程区域协调机制的理论依据及其实现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经济效率实现条件的分析,得出了在“区域投入与受益具有比例对称性”条件下建立区域协调与补偿机制既可以发挥工程本身的经济效率,又能够平衡各方利益,使得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同时本文也依此而提出了量化的区域间协调与补偿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石迎军 《企业活力》2010,(12):93-96
如何加强国内各区域间合作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看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规划、机制、进程与矛盾等方面问题,实现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问题.本文具体讨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可持续发展特征、可持续性、区域间协调等.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调发展是世界发展潮流、落实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经之路。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还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包括城镇组织结构、经济效率、区域交通系统、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性安排等方面还有待提升。今后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交通·产业·空间"规划协同创新等手段来破解区域协调发展困局,通过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论创新、探索区域产业体系一体化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模式等方式来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为提高我国区域发展的全球竞争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意义之一是倒逼过度依赖吸引外资、商品对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不平衡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进入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以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确定标准区域政策空间前提下,以体制完善和机制建设为重点,既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也突出强调政府的组织倡导和激励作用,坚持以发展促协调,坚持分类指导,促进区域政策从跷跷板模式向三维共同体转变。  相似文献   

9.
从“十三五”规划的实践来看,各地区经济相互融通补充,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制不完善、科技创新及改革推广力度欠缺、规划实施亟待推进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应该有计划、分层次、全方位地构建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市场层面的金融多维支持路径,发挥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粤港澳区域深度经济整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由于粤港澳三地的政府治理模式存在差异,地区产业集群的内部治理欠缺规范,区域产业集群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比较突出,要促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必须注意避免无序竞争,扩大区域市场范围,提升制度供给效应,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跟进和协会生成的多方并进方式,确立利益协调机制与政府规制边界,从而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世界的激烈竞争环境中,来自国家自上而下的尺度重构已经成为重要的区域治理应对方式,空间规划尤其是区域规划就是一种重要的尺度重构工具.文章在简要回顾中国区域规划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近年来国家密集推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现象及其效应,客观评估了这种尺度重构行动对区域治理产生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善用、用好区域规划这种积极主动的尺度重构工具,是中国保持国家制度创新柔性的重要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15):152-154
本文通过梳理台湾近现代历史发展建构历程,将台湾建筑探索实践按时间节点进行了归类划分,通过台湾当代地域建筑创作实例的分析,在文中重点探讨了台湾当代地域创作三大对策——公共参与下"多方合作机制"、社会学视角下"人文关怀"、强调地方生活"公共语言重设",阐明了台湾现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手法和未来趋势,分析了对大陆地区地域建筑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喻瑾 《物流科技》2013,36(6):120-122
简要比较了自建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两种模式的优劣势,并分析了易迅网不同时期使用的物流配送策略及其原因———从区域化时期的自建物流模式,到扩张时期的自建物流为主第三方物流为辅模式,说明企业在发展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的重要性,同时为创立初期的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方颖 《企业经济》2022,(1):153-160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探索中原城市群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中国整体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同群效应,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内部存在着正向的同群效应;较大规模城市对较小规模城市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同群效应;较小规模城市对较大规模城市有正向的同群效应;相同规模城市之间也有正向的同群效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对不同规模的城市进行科学定位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但在"整体主义"与"核心城市"导向的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存在对"配角城市"关注不足的问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为例,梳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对唐山在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了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区域、城市之间的冲突与调适。研究提出,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唐山在经济增长压力下更倾向于延续(强化)既有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到影响。基于此,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整体的转型发展,应避免"问题和矛盾"的转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北京应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与技术构成的全面转变上发挥主要作用,承担更多区域责任。  相似文献   

16.
17.
从2010年起我国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阶段.文章通过对过去五年世界经济、我国经济形势的回顾,分析未来5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面临的威胁与机遇,并预测"十二五"期间国内外及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18):250-252
福州马尾自贸区成立以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开始凸显,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消费,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物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但马尾自贸区由于还处于试验的起步阶段,在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辐射力不强,专业人才紧缺,信息化不够完善等,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进马尾自贸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区域特点和低碳环保的要求,分三个阶段,有步骤、分层次地将"四大板块"和"类型区"中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挖掘、整合、调整,以达到总体综合实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华蕊 《物流科技》2004,27(9):78-79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提供良好的实体移动平台,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区域物流的集约性、规模性,二者相互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