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9):163-16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猛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功能的不断强大,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大学生群体成了移动互联网应用最活跃的用户群体。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面临着来自智能终端系统安全漏洞、高校移动互联网业务平台、网络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威胁,使得高校移动互联网应用信息安全面临严峻的考验,高校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姚志琴  沈宁兴 《数据》2023,(1):161-162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网络信息传递效率高、影响面大、信息监管难度和失真信息纠错难度大,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高校应在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加强高校网络宣传能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维护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6):226-228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学生用户群体的逐渐增多,我国高校在发展和运行中亟需加强移动互联网安全管理,建立系统高效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对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风险。本文结合当前高校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新需求,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价系统,针对高校存在的不确定移动互联网安全风险因素,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分类、量化、系统的风险评价体系,为高校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网络已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和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尤其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健康、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产生深刻和直接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巨大的冲击,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着重解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双重影响,深入探求了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新途径,为构建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黄磊 《数据》2023,(1):133-134
在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移动互联网环境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等问题。基于此背景之下加强移动校园网络安全建设成为了当前大学生关注焦点之一,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树立良好学习榜样、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机制以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结合,在丰富大学生思政教学内容、提高其实际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工业革命的几次变革,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产业浪潮发展的核心,其对公众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程度逐渐加深,扩大了移动互联网应用范围,各种移动应用逐渐进入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应有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青岛海尔公司现已成为世界级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加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建设企业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分析青岛海尔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论证海尔公司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加强互联网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学习文化新常态的策略、企业文化建设应与移动互联网有效结合等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胡颖 《活力》2011,(12):183-183
当今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以数字化的信息发送和接受为特征的高校网络文化.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传播对象、具有虚拟性质的文化。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CNIC)的调查。截至2010年底.中国网民数已达4.5亿人,其中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网络时代所构筑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也影响着他们的认识、思想、情感和心理。大学生群体网络生活的质量高低、文明程度,不仅影响着我国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也影响着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弘扬红色文化能使大学生增强中华民族自我意识,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产生的网站、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体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是网络信息的接收群体,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中,迫切需要通过网络文化建设丰富红色文化传播的内涵,关注个性化的大学生需求,进而达到通过红色文化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8,(1):189-191
移动互联网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视角、新空间。高校推动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向社会输送创业型高素质人才;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高校应充分研究分析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成果,打造"专业+实践"师资团队,加强信息化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APP,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为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和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的同时,大学生在网络世界的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揭示了网络舆情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困局,并试图从社会因素、网络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原因探讨。最后,笔者分别从制度层面、法律层面、心理层面和教育层面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对网络的冲击给大学生网络德育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积极应对,寻找大学生网络德育建设的新路径,强化文化认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秦蓁 《数据》2023,(1):209-210
文章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随后介绍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策略,包括健全网络舆情信息发布机制、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健全信息协调机制、创建管理引导机制、构建舆情管理安全阀机制,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3.
倪亚兰  吴煜辉  刘伟 《价值工程》2010,29(2):156-15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交流,推动了社会进步,与此同时网络依赖也给人们带来一些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对在校大学生。网络依赖已经对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帮助在校大学生健康上网,减少依赖已经成为高校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团体心理咨询的角度来探索解决大学生网络依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倪亚兰  吴煜辉  刘伟 《价值工程》2010,29(1):156-15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交流,推动了社会进步,与此同时网络依赖也给人们带来一些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对在校大学生。网络依赖已经对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帮助在校大学生健康上网,减少依赖已经成为高校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试图从团体心理咨询的角度来探索解决大学生网络依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在高校中普及,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必需品。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成绩。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多个专业近1,600名大学生是否拥有计算机和使用互联网的情况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类、汇总和分析,总结出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的正负面及原因,最后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给出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的一些建议,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内容。文章着重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阐述了网络文化的负面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挑战,并对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引起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革。从文化的本质来反观移动互联网时代,其文化特征是信息多元化、网络移动化、个性差异化、虚拟现实交融化、个人群体互动化,深入探究这个新时代的文化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完善,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步普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正在逐渐增大,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应运而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互联网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与行为模式。在我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受网络文化影响最深、最广的一部分特殊群体,网络文化对于处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不仅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地发展,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谢国琴 《价值工程》2011,30(32):209-209
高校网络文化是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呈现。如何建设高校网络文化,抵御西方文化侵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于高校来说也是一项挑战,文章提出了几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对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培养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意义出发,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构建策略,利用校园网络和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服务系统,以实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