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刑事犯罪案件和犯罪人数量上占据着较大比例。由于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犯罪形成的原因、刑事责任的认定及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区别,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和制裁、改造未成年犯罪人就成为刑事立法、司法和刑法理论研究共同面对的特殊刑事法律问题。因此,分析揭示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原因,探寻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及诉讼方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现代化以及进行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洪池 《活力》2010,(12):51-52
一、对未成年人适用刑罚的指导思想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确定了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一方针和原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中所确立的刑罚指导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各国刑事法律关注的焦点。本文浅论了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中无期徒刑,罚金刑,剥夺政治权利适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预防未成年犯罪,并提供司法保护。由于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没有专门立法,对未成年犯罪的刑罚往往参照成年人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未成年人犯罪都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性问题。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建立30余年没有变化,建立科学的预防、惩戒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制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赵文祥 《活力》2010,(12):98-98,100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如何处罚.不仅关系到少年犯的前途.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其意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法学理论界一直把审判机关的活动作为研究的重点.探讨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怎样从轻或减轻处罚,却很少触及检察机关如何适用不起诉权。  相似文献   

7.
现在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遏制这种不良现象,有人提出完全适用刑法来进行制裁,但是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如果完全采用刑法,显然存在一些不科学的现象,本文在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未成年人鉴定的方法,从处罚金、没收财产和缓刑等角度,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适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侵犯财产型犯罪,日趋严重,罚金刑在此应种情况下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首先讨论了未成年人是否适用罚金刑这个问题,然后指出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存在的问题,并逐一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涛 《科技与企业》2012,(5):233-234
缓刑是对社会危害较轻的犯罪分子判处一定刑罚,而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我国的缓刑制度尽管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刑罚目的,助于促进犯罪改过自新,从新做人,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如设立专门的缓刑考察机关,充实缓刑考察的内容,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怀孕哺乳期的妇女犯罪的特殊保护等。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也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态势。每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都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密切相关,是诸多内外因素共同交织作用的结果。只有在加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教育的同时,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才能真正的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1.
侯静 《价值工程》2011,30(19):286-287
由于现行刑法的明确规定,单位成为和自然人并列的一类犯罪主体,这为打击实践中纷繁复杂的单位犯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然而,刑法在肯定单位犯罪主体地位的同时,对与之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刑罚制度问题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单位累犯制度就是其中之一。文章旨在通过对单位累犯相关问题的探析,为完善单位犯罪刑罚制度提出拙见。  相似文献   

12.
有人提出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环境污染、吸毒贩毒、未成年人犯罪,可见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1999年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贺东海 《活力》2010,(3):37-37
有人提出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是环境污染、吸毒贩毒、未成年人犯罪.可见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1999年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刑法规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罪行法定原则在刑罚论的具体体现,是刑法对刑罚的要求。罪责刑相适应是新形势下犯罪与刑罚的结合,是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之一,它调控着犯罪与刑罚轻重的距离远近,犯重罪的,刑罚较重,反之,则相反。本文从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价值理念分析,实现刑罚对社会大众的一般预防,维护良好的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发生了新的变化,综合有以下特点:犯罪呈直线上升趋势,犯罪团伙化、犯罪行为暴力化、侵害性犯罪突出、犯罪年龄低龄化、激情犯罪较多、法制观念淡薄、主观恶性不深、未成年犯罪人文化素质低等.特别是犯罪不断呈上升趋势表明,强调刑罚达到报复和惩罚目的,实施有罪必罚、罪刑相当的策略与手段,并未见到预防效果,青少年犯罪比率不断攀升.司法实践也显示,对未成人犯罪均作出起诉处理,结果适得其反,有违法律惩罚与教育的初衷.针对未成人犯罪的特点和未成人的可塑性,为切实保障未成年权益.遏制未成年犯罪上升态势.建立未成年不起诉相关制度并放宽标准的做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刘素君  田雅倩 《企业导报》2014,(13):194+74-194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时代特征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对失足的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的现状表明,在具体实施上,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在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宽松正常的环境和继续发展的空间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本文拟对该制度的理解与适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产生是多重原因综合结果.虽然我国从保护未成年人出发,为实现刑法的谦抑性,国家与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是不断持续关注.但是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角度来看.针对现有的预防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措施在适用过程存在的诸多缺憾.本文旨在防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治理理念、防治的法律规制建设、社团参与等方面提出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8.
葛景富 《活力》2012,(10):83-83
一、惩治腐败有赖于一般预防刑罚必然性的实现 所谓刑罚的必然性,是指不论任何人犯罪,必然会被揭露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即刑罚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有犯罪必有刑罚,不允许任何犯罪人逍遥法外,逃脱法网。刑罚的必然性表明了国家对犯罪决不姑息的严厉态度,体现了有罪必罚的原则精神,一旦犯罪,刑罚必至,使犯罪与刑罚之间为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葛景富 《活力》2013,(15):67-67
一、惩治腐败有赖于一般预防刑罚必然性的实现 所谓刑罚的必然性。是指不论任何人犯罪,必然会被揭露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即刑罚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有犯罪必有刑罚,不允许任何犯罪人逍遥法外,逃脱法网。刑罚的必然性表明了国家对犯罪决不姑息的严厉态度.体现了有罪必罚的原则精神,一旦犯罪,刑罚必至.使犯罪与刑罚之间为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一个被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无论是从报纸、电视还是网络,可以说,未成年人犯罪的消息已经屡见不鲜。当前,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面对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维护当前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入手,阐述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主要特征,让我们更深刻把握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