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相关立法(包括司法解释)没有明确提出法官释明权这一概念。虽然释明权一直都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以一些相对应的制度存在,但总的说来,我国对释明权的规定范围较窄,极不完整,没有像国外的民事诉讼立法那样有关于释明权的专门条款,而仅仅是在相关的制度中,规定了相应的内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明确释明权制度有利于避免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向当事人主义转换的过程中矫枉过正。因此,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应该完善释明权制度,对释明权行使的原则和方式等做出详细的规定,并对违反释明权制度的行为建立起相应的惩罚机制,那么针对我国法官在诉讼中行为之怪现状,我国建立完善法官释明制度也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民事诉讼中,法官适时、准确、恰当地行使释明权,有助于司法活动的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效率保障。释明权作为保障案件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提升诉讼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在诉讼活动中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并真正实现平等对抗。具有代表性的德、日、法等大陆法系国家相关法律中,都有针对释明权的确定性规定。本文以借鉴国外立法成功经验以弥补我国相关立法不足为出发点,对我国释明权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赵志玉 《活力》2013,(4):35-35
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为获得非法利益规避法律的规定义务.虚构或串通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对人.以伪造证据、虚构事实等手段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实现非法目的。虚假诉讼是侵害国家利益、他人的合法权益,浪费国家的司法资源,扰乱正常的诉讼秩序,增加诉讼成本,浪费诉讼时间,给当事人本身增加了经济负担,其恶劣行为必须坚决打击。  相似文献   

4.
法务会计是受诉讼当事人的要求,运用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对经济纠纷中的问题进行会计分析,并从与之相关的资料中获取证据,以证明经济案件事实,为司法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之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根据这两条规定,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必须要履行告之程序:一是要告之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证据;二是要告之对当事人提出的处罚意见以及处罚的理由和依据;三是要告之当事人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等权利。那么,采用什么方式能把上述内容告之相对人呢?笔者在实践工作中设计出如下告之通知书,以供广大执法者参书。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第224条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认定罪与非罪的关键,也是理论研究和司法认定中最大的难点.根据刑事推定的规则和方法,探析合同诈骗犯罪主观方面的具体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志 《企业经济》2003,(1):152-153
抗辩事由是指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而提出的证明原告诉讼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事实。①版权侵权中,抗辩事由是针对承担国际版权侵权责任的请求而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免责或减轻责任的事由。在国际版权法中,主要有诉讼时效已过、版权无效和合理使用三种。一、诉讼时效已过时效,是指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力的法律制度。刑法中关于时效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不得由当事人依自由意思予以排除。时效期间不得由当事人协议予以加长或缩短。诉讼时效可以在侵权人被指控时作为辩护依据,…  相似文献   

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公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02年4月1日实行。在《规定》中,将举证责任的含义界定为行为意义的举证责任与结果意义的举证责任,前是指谁对待证事实提供证据证明,后是指如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将承担不利的后果。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的规定采纳了法律要件分类说:即主张权利存在的当事人对权利发生的法律事实负举证责任,而主张权利不存在的当事人对权利消灭或妨碍或限制权利的法律事实负举证责任,《规定》另规定8种情形下举证责任倒置,其中5种情菜为民法通则中的特殊侵权行为,外加共同危险行为、专利产品侵告权行为及医疗侵权行为。《规定》要求证据的提供必须在举证时限之前,否则将导致证据失权。通过证据时限达到固定争点和证据,提高诉讼效率的目的。《规定》对非法证据予以重新界定,并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书性规定的手段取得的证据界定为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9.
当事人的陈述,是指在质监行政案件中,当事人就有关案件事实情况向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所作的陈述。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当事人对自己实施行政违法行为的自认;当事人说明自己没有实施行政违法行为或行为轻微的辩解:当事人检举揭发他人质监行政违法行为事实的陈述。  相似文献   

10.
试论法务会计的业务范围和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法务会计的内涵 法务会计起源于经济案件的法律诉讼过程中诉讼各方当事人寻求会计专家的帮助以支持他们的诉讼请求。法务会计人员熟悉会计记录的具体产生过程,可以协助律师获取、鉴别和解释这些会计信息。根据韦伯斯特字典,法务会计的含义是提供合适的会计分析,用于法院的司法或公共讨论和辩论,并最终解决争端。在经济案件的法律诉讼过程中,法务会计人员可以协助律师获取、鉴别和解释会计信息,从而确定责任的发生原因及其归属。如果从学科应用角度出发,法务会计可以定义为:具有资格的专门人才接受当事人(代理人)委托,为解决经济纠纷或争端中的法律问题,运用调查方法和程序,查找会计事实、提供会计证据,并据此发表专家意见的会计服务。  相似文献   

11.
虚假仲裁,是指民商事仲裁各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采取虚构法律关系、伪造证据、捏造案件事实等方式,通过仲裁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虽然我国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对仲裁的司法监督进行了规定,但以现行法律规定还难以妥善解决因虚假仲裁所导致的遗留问题。本文拟通过一起涉嫌虚假仲裁的借款合同纠纷仲裁执行案,对如何解决由此产生的执行回转难问题及今后如何防范虚假仲裁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虚假仲裁,是指民商事仲裁各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采取虚构法律关系、伪造证据、捏造案件事实等方式,通过仲裁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虽然我国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对仲裁的司法监督进行了规定,但以现行法律规定还难以妥善解决因虚假仲裁所导致的遗留问题。本文拟通过一起涉嫌虚假仲裁的借款合同纠纷仲裁执行案,对如何解决由此产生的执行回转难问题及今后如何防范虚假仲裁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高华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143-144,142
文章对构建新的反倾销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指出应当另行设立反倾销司法审查管辖法院,以进一步明确当事人和进一步扩大受案范围,同时在审查标准上,应以法律审为主,弱化事实审。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对实现民事诉讼程序的效率性和安定性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保护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合法利益.但证据失权制度作为一个新生的制度,要在我国民事纠纷日益繁杂、 当事人水平参差不齐的司法现状中发挥其真正价值,还需要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陈述权和申辩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同时维护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权,也是行政处罚机关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在以往的执法过程中,办案单位直接受理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充当了“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这种做法容易激化办案单位与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使行政处罚很难做到公正、公平。今年以来,文登市工商局在执法办案工作中,为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权利,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松飞 《活力》2010,(6):95-95
一、公证赔偿概述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的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真实性、合法性是公证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若公证机构对不真实或者不合法的法律行为、文书或事实予以公证,则产生错误公证的问题。错误公证的法律后果即为公证赔偿责任。因此,所谓公证赔偿责任就是指公证机构及公证员因错误公证或不当公证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31条中作了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的权利”。并在第41条(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中)规定了:“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31条、第32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拒绝听取当各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申辩权利的除外。”由此可见,处罚靠知程序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的一个必经程序。其立法本意是为了让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之前,充分听取当事人对行政处罚的事实认定、法律法规适用的意见。有利于行政机关客观、公正1全面地查清违法违法事实,行政处罚的正确性,处罚决定的严肃性,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潜规则是影响我国司法公平的一个显著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各种潜规则令当事人对法律的权威产生诸多质疑.解决司法潜规则问题是减少司法腐败,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首要问题.司法机关和参与司法活动的当事人都应从维护司法公平的角度出发,树立司法权威、增强司法机关透明度、控制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从而彻底根除司法活动中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处罚法》依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同时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定公民享有如下权利: 1.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行政机关听取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后,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2.公民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依照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只有公安机关才能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 4.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  相似文献   

20.
熊靓 《活力》2009,(11):60-60
一、审前准备程序的目的和作用 审前准备程序是指法院在受理案件以后至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审前准备程序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法官和当事人通过审前准备程序以澄清无关的争点.直至保留与诉讼请求相关的真正有争执的事实争点带人审判。通过审前准备程序,清除无关的事项,准许当事人获得信息,并且确定是否存在适于审判的争点,所有的内容都导向一个有效率的审判或知情后作出的和解。审判只占据诉讼周期的一部分,如果审前准备程序进行得很成功.那么争点就会被澄清.而且无须审判,纠纷就会得到解决。确立审前准备程序的理念是,如果存在适当的审前准备程序,那么只有那些真正存在争执的事实争点才会提交给事实审理者进行审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