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上海自贸区设立后,苏州作为上海的“后花园”,既面临着“溢出效应”的机遇,也面临着“虹吸效应”的挑战,那么苏州该如何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呢?本文基于财务外包的视角,从对接方法、自身优劣势及未来发展思路三方面对苏州对接上海自贸区的会计服务外包基地模式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苏州财务外包业乃至整个服务外包产业的转型升级开辟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企业经济》2013,(6):123-126
本世纪初以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迅猛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实现了经济有效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迅速发展,服务外包成为江苏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且江苏省南部各主要城市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本文分析了苏州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比较了苏州与宁锡常三城市的服务外包发展模式,进一步说明了服务外包产业不仅可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有效地增强出口竞争力,而且在提升生产要素能级、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完善本地区投资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服务外包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业态,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规模,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服务外包业的现状、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们的对策。我国应将发展服务外包业提升至战略层面进行谋划,积极进军KPO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取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相似文献   

4.
会计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是苏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其发展也推动了苏州经济整体转型升级。会计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苏州的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会计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的适应会计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有必要构建新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专业能力体系的构建和专业素质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会计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是苏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其发展也推动了苏州经济整体转型升级。会计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苏州的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会计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的适应会计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有必要构建新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专业能力体系的构建和专业素质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13):1-5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通过对苏州、无锡两地典型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案例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提炼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从而揭示企业的发展轨迹并提炼出其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发现,企业应该重点采取提高对行业前景的关注度和前瞻性,激发创新要素活力,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等策略来实现转型升级。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企业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机遇,寻求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成都服务外包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与广州、上海和印度班加罗尔等城市发展状况的比较,发现制约成都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原因:一是政府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因此,进一步加快成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需要着力推进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8.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民营经济,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都担当着主要角色,并成为发展服务外包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主体。苏州市民营经济体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自身的问题和缺陷也正在逐步暴露,民营经济发展已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着重探讨了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苏州民营经济的现状、转型升级的对策以及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商晓丽 《企业导报》2012,(6):122-124
经济全球化促使产业结构进行了新的调整,服务外包作为新兴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黑龙江省已把服务外包业定义为提振地方经济的重要引擎,把发展服务外包业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如何把服务外包业做大做强,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是在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业发展中自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存在的机会与威胁进行SWOT分析基础上,提出发展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服务外包发展迅速,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首先对服务外包进行概述,并介绍了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然后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最后,在分析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面临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印度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自1996年中央政府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到2000年国务院明确上海要建设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四个中心",再到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在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近20年来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全力落实国家的战略部署,实现了上海港的跨跃式发展。从上海进出口贸易、港口吞吐量、航运服务业等方面阐述目前上海市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就上海自贸区成立后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专业化分工,HR外包服务作为企业HRM战略变革的重要手段,逐渐被更多的企业所接受。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又给企业HRM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专注价值、降低成本、灵活用工、规避风险已成为企业人事管理面临的现实课题。同时,新形势也给国内HR外包服务机构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以HR外包服务行业为着眼点,从行业战略格局分析入手,展开营销价值思考与营销模式设计,并提出HR外包服务机构营销策略要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吕小燕 《价值工程》2012,31(29):129-130
苏州工业园区的经济社会对外开放度高,劳动力素质优势明显,具有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基础。但在欧债危机及全球资本回流欧美市场的大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产业重视"内需型"的企业服务外包市场是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产品内分工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动因之一,产品内分工的深入发展促成了全球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的盛行,也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成长和结构升级创造了重要机遇。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发展正日益深刻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范围内的产品内分工不仅已经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且可能成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文章以上海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为基础,初步探索了上海在开放背景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动力目标、战略重点、区位选择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吴郁梅  刘刚 《物流科技》2005,28(11):91-94
保税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此同时,保税区开发公司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保税区的政策优势迅速减弱,开发公司借助优惠政策得以发展的进程受到遏制.同时,开发公司还面临土地资源即将用尽的困境.因此,我国保税区原有的以土地实体开发为主的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需要进行战略转型,采用新的运营模式以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航运业景气度极度低迷.上海建设自贸区,其与航运的关联无疑成为航运业关注的焦点.自贸区建设为航运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新一轮的挑战.面对更高层级的开放,更激烈的竞争,以及国际社会的压力,绿色航运是大势所趋.航运业应借助自贸区建设的东风,积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按照合作、和谐、生态的要求,走绿色航运发展道路.政府和各类航运主体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推进绿色航运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好坏在当前我国实现经济转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则依赖于服务外包企业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中竞争优势的建立和强化。本研究通过交大一杜克中关全球外包联合研究中心平台,就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和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业务状况及未来发展预期和增长与创新战略意愿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比分析发现,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存在整体规模偏小、服务外包经验不足、业务标准化程度不高、成本优势不显著等问题。我们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并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生产企业内部职能中逐渐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推进器",它的快速发展能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江西正处于产业转型和产业能级提升的关键时刻,必须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和推动。发挥后发优势,是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综合江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探索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对于转变江西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顺应全球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好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准备。作者提出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思路和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八个战略转变建议及具有针对性的有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五大产业政策转变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睿 《物流科技》2020,(1):128-132
制造业的重要性已成为国人共识,制造业转型升级应对市场的新变化,应对国际竞争,是国家复兴的战略选择。而物流系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必要的基础设施,新形势下,制造业需要物流企业更专业化的服务水平、更加柔性化、效率更高、成本可控。因而物流系统需要整合与再造,对接融合于制造业。文章以无锡为例,深入分析制造业转型升级下物流系统再造对接的巨大作用,探讨其对策与具体做法,希望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