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相应地要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体制转变.我国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呈跳跃性增长的态势,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大量的高校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就业.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力市场的不够健全、不够规范,学校就业指导的力度不够,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求职心切、自我防范安全意识不强,以及社会不法分子的趁虚而入等,都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从宏观层面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结构性的,而非总量性的。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每年的5-6月,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人才招聘市场,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就业紧张的气氛。但是,也有专家学者提出,高校毕业生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强势群体,相对于学历低于大学本科的新增劳动力或者下岗失业人员而言,高校毕业生就业其实并不难。如何科学地判断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科学地认识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迁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这是我国改革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在现今各类市场的培育、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目前,还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劳动力流动也多呈自发状态,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管理,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也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已是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目前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是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关键。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是由计划安置就业向市场配置就业过渡的一种机制,是逐步引导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  相似文献   

5.
对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的再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三级化,在城镇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严重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问题。就业不平等具体表现为农民工限制进入、农民工劳动行为限制、同工不同酬等方面,也包括劳动就业形式及保险和受教育等方面的隐性不平等。造成不平等问题的原因,有体制规定的原因,也有农民工素质较低的原因。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要调整政府的角色和就业政策,建立无差别的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并通过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潘国锋  刘良 《企业导报》2013,(10):23-23
中国经济经历高速发展之后,首次迎来经济发展的减缓,经济放缓紧缩了就业市场,劳动力就业形势进一步严重,大学生就业也更加艰巨。本文结合二元经济刘易斯拐点,分析劳动力就业问题,对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就业     
近两年来,随着市场取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劳动力市场得到迅速培育和发展,就业的市场化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人们对就业市场化、失业公开化的承受能力增强了。现在,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我国为什么要选择市场就业之路?市场就业在我国是否行得通?劳动力如何按市场经济规律流动和配置?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使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有效率的结合?本文试图对这一系列问题作一些初略的探究。我国为何要选择市场就业之路?建国后,我国的就业制度最明  相似文献   

8.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机制的公开公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职能由安置计划转变为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促进就业。本分析了市场就业机制遵循和体现的平等就业原则以及当前求职关于劳动力市场平等与公平问题,试从操作层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运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之后,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普及化,高校毕业生数量也呈迅速增加的态势。由于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人才需求状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本文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高校扩招、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剖析,并针对其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理性的解决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培养与就业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各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政府各部门: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贯彻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方针.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恨据《宪法》规定的"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认真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的要求,现就加强就业训练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就业训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市场就业的必然要求就业训练是指劳动者就业前必须接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就业训练,对促进就业,开发利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抓就业工作,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二是对就业特别困难的弱实施“就业托底”措施。前事关效率,是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关键;后事关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治理失业、消除城市贫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后就业人员素质结构走向分析与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加入WTO后就业人员的素质结构走向分析 1.我国加入WTO的社会背景环境 进入21世纪的中国,首先面临的国内社会环境就是将完成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造成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这意味着我们的一切资源都要通过市场机制而不是通过计划机制配置,其中包括劳动力资源.完善的市场经济一个重要标志即就业的市场化,也就是说,就业人员的数量配置及素质结构都要由劳动力市场来决定与调节.  相似文献   

13.
张干军 《现代企业》2014,(12):56-5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主要原因是我国当前正处存体制转轨时期,以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隐性失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就业》2009,(12):54-5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单开放”以后,结合所有翻结构的调整,中共中央确定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打破了“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为劳动者打开了就业门路。拓宽了就业渠道。这一方针对解决当时的就业问题,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党的十四犬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中国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国家的经济目标通常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在具有二元特征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尤为突出;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经济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原有体制下隐性失业显现时的大量失业问题。中国经济既有二元经济特征,又有过渡经济特征。本文将在这一背景下分析2000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200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其原因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就业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诸多问题,既有落后体制的约束、又有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鉴于此,本文立足分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姜南 《企业研究》2012,(2):151-152
金融危机的爆发势必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冲击,使劳动力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由于妇女自身特殊的生理特征及传统的、社会等原因,在就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其就业的具体利益将首当其冲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从妇女就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看,其就业难的问题将更显突出。面对金融危机下的就业新形势,目前中国妇女的整体准备是不充分的,直接影响着妇女的就业能力及社会参与。本文对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妇女就业权益的侵权问题,以及金融危机下给妇女就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着力提高法制保障意识,进一步完善措施,切实保障妇女就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入世后的就业形势与失业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如果放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大范围内,用世界的眼光来看,我国的失业率并不特别高。关键是要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统计,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确定失业警戒线,并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社会伙伴的积极性,有效地发展经济和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9.
姜玉波 《新远见》2012,(11):86-89
一、问题的提出 劳动力与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自“九五”以来,随着人13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青海省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以及藏区农牧民劳动力的转移人数不断增加.而现有就业岗位却远不能满足这些劳动力就业的需求。因此,就业问题将是青海省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几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