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首先简要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城市大遗址可持续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及城市大遗址土地利用规划的双目标性,然后着重论述从城市大遗址区土地目标规划、保护区划与功能规划、结构规划三步构建城市大遗址区可持续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最后,认为通过对大遗址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的五点要求以及城市大遗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本目标相整合,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城市大遗址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州城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有寸金尺土之称.而市中心区的地皮就更显珍贵了,可谓尺金寸土。但凡城市中心区、均是城市发展中最具影响的地区。可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了土地资源严重短缺。为此,必然要求其具有相应的发展,相应地扩大城市的空间。但无论是采用向郊外扩展,或是提高城市的建筑密度,又或者是改建旧城区等都存在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及弊端。近年来,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已开始使人们逐渐感受到了城市地下空间给现代化城市带来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3.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环境空间和农村环境空间过渡地带,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区,更是城市中最活跃、变化最为迅速的地区.对于城市边缘区来说,要面对特殊的土地利用环境,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的创新研究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亟须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边缘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域之间,受城市辐射影响的过渡地带,是多数城市的主要扩展地,其土地开发利用活动异常活跃.一些城市由于采取了不合理的土地生产与管理方式,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在城市边缘区逐渐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发展问题.因此,加紧开展城市边缘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创新研究,对缓解边缘区用地矛盾、优化边缘区用地结构、提高边缘区土地质量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合理利用徐琪大城市边缘区是典型城市和典型乡村的过渡地带,也叫城乡结合部,是具有一定时空结构和功能特征的独立地域实体,它跟城市核心区、乡村腹地共同构成了城市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地位越来越突出,耕地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尤为突出,解决好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问题,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1992年开始制订的,至今将近10年了,人们对它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起初有人认为,已经有了城市总体规划,就没有必要搞土地利用规划。黄浦区当时做了区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算一下区的土地根本满足不了区的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没有土地,怎么能发展呢?所以做了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区经济发展起的决策作用确实是很大的。城市规划是离不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发展首先强调有地,没有地就没法发展。这方面,黄浦区体会是很深刻的。现在非常可喜的是,《土地管理法》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放在土地管理的龙头地位。这对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供应总量失控、规划实施的难度大、土地招标拍卖制度难以推行、国有土地资产闲置浪费和人地矛盾突出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土地再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土地储备制度的成熟经验后,在部分地区开始探索推行土地储备制度,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概要介绍了我国推行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做法,论述了土地储备在法律法规、融资渠道、运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渐进式的发展策略,和逐步推行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建议。本刊特在此刊出,以飨读。  相似文献   

9.
紧凑城市理论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指导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土地利用理念和思想。针对紧凑城市理论与实践,梳理了现有的主要研究文献并剖析了荷兰、日本和我国香港三个典型以紧凑为导向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案例,分析了紧凑城市理论的主要内涵和实践特点,重点探讨了紧凑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理念和特征。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指出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应借鉴紧凑城市发展理论及土地利用的核心理念,以提升我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水平,推进新时期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城市棕色土地现象已经逐渐引起区域发展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经济生态化强调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是对棕色土地可持续性管理方式。本文试图引入产业生态学观点,在界定经济生态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过调动政府、企业、居民等参与生态企业、生态园区、生态城市建设积极性的作用机制,提出引入经济生态化思想棕色土地复兴的动力机制的基本思路,结合案例分析探索棕色土地再利用的实现途径。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目前经济生态化遇到障碍,从而引导棕色土地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影响土地发展权价值除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用途、开发强度、区位这四个因素之外,还应加上土地使用者的心理预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未实施土地开发控制政策时城市附近农地发展权价值的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的改变对城市边界附近地区及偏远地区价值的不同影响,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之间土地发展权价值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最后考虑在土地发展权视角下的农地征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袁剑 《上海房地》2004,(6):38-40
城市土地是社会生产的三大要素之一,具有区位固定性和永续利用性的特点,同时也是经营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与高效配置,不仅有利于土地资产效应的发挥,而且,对城市建设、城市功能的整体布局及可持续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带动性作用,是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城市土地的利用已从地表扩展到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向上发展高层建筑,向下发展地下商场、地铁、地下车库等,土地权利的法律内涵也随之丰富。但国家对城市地下空间产权问题的立法滞后,担保、入股等派生融资手段无法可依,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相关纠纷也目益增多。本文就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建造的车库的产权归属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认为随着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涝渍已成为其各个城市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分析了珠三角地区的地形和暴雨特征、土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地表水文响应、珠三角历史上处置渍水的经验以及国际上整治城市涝渍的通行方法;提出了依托基塘,利用地下空间,构筑珠三角城市的临时囤水系统,以缓解该地区城市的涝渍。  相似文献   

15.
所谓城市化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是指城市的现状用地中可供改造利用的存量土地。在城市化地区开展可利用土地资源调查,是优化土地利用、完善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城市边缘区居住用地的空间演替过程是在乡村土地利用的基质上,叠加城市扰动力的作用,形成了城市边缘区居住用地的特殊空间构型,其空间演替与其基质层面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很大关系。根据各类型的特点分别设计规划模式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促进整个城市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新进展□陈玮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和管理部门已注意到市场经济发展对城市土地利用产生的重大影响,努力完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其中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一、城市总体规划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有了空前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的利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城市的扩张需要土地资源作为支撑。章分析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与土地集约利用是呈正相关的。[编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土地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城市空间和发展潜力,保护城市土地资源,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旨在探讨城市空间拓展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以期为推动城市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实现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对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中小型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土地利用变化十分迅速的地区。本文结合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对中小型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