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以河南省漯河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3937份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利用GIS和多元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城市居民职住分离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漯河市居民的平均职住距离为5.9km,通勤距离在5.9km以上的样本比例高达47.32%,职住分离现象比较严重;同时,从居住地的角度可以发现,居民的职住分离现象在交通小区的尺度上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中心城区的职住分离情况明显好于郊区,就业主导型小区明显好于居住主导型小区;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职业、收入、家庭人口数等居民社会经济属性以及居住地的交通小区类型都是产生职住分离的影响因素,其中小区类型是非常显著的影响因子,居住主导型小区职住分离程度最大,就业主导型小区职住分离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职住分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家庭居民交通行为调查(2013年),并结合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讨论了家庭收入、房屋类型、通勤方式等6个变量的职住分离特征及其差异,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各变量同通勤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随着收入的增加,通勤时间和距离呈上升趋势;家庭收入在居住区位选择、房屋类型、通勤方式以及通勤距离和时间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2)租住房屋、单位房、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通勤时间和距离依次呈上升趋势,住房制度的历史路径依赖仍然存在,用地市场化驱动的城市空间结构趋向分散,职住空间重构具有一定的一致性。(3)通勤时间基本呈现公司员工商业服务业事业单位自由职业的格局。(4)通勤时间和距离与职住比、通勤方式、性别、职业类型、房屋类型、年家庭收入等变量线性关系显著,同年龄、就业密度线性关系不显著。(5)随着职住比的增加,通勤时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北京为案例城市,基于2007年对北京市内600户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居住地和就业地之间的直线距离--职住距离(job-housing distance) 为职住分离程度的测度指标,描述了北京市职住分离格局,除社会经济属性外,重点比较了不同居住社区类型、住房产权属性、居住搬迁年份的居民的职住分离程度,以期反映影响居民就业可迭性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居住和就业是构成城市空间的两大基础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职住空间的发展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期"职住混合型"的"大院制"向市场经济时期"职住分离型"发展阶段的转变。伴随城市空间和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中心"退二进三"和旧城更新等用地调整政策加剧了职住空间的分离状态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失衡。在高速增长的交通需求未能得到有效引导的前提下,引发了目前在全国城市带有普遍性的交通拥堵、出行时耗变长等诸多"城市病",降低了城市空间的运行效率。研究试图通过重新审视职住平衡的概念、内涵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其理念关注的重点,结合当前实践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难点,探究存量背景下实现职住相对平衡的优化策略,以达到缩短出行时耗、优化出行结构、重构城市空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同城化背景下的广州和佛山两城市间具有城际出行行为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社会统计学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对两城市间居民的出行目的、方式、频次、费用等出行特性与出行者的职业、年龄、收入等社会属性进行了交叉分析,研究了广佛城际出行的变化及空间分布特性。研究发现广佛同城效应形成了一种新的城际出行模式和新的"职住分离"群体,并且形成了以主城区地铁覆盖区域为主,以周边区县为辅的城际出行点集聚区域。  相似文献   

6.
将居民按照家庭结构进行分类,并选取了5个不同时期的居住区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家庭结构的居民在选择不同店铺时的出行方式、利用频次、商店位置、商店的选择原因及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定量化分析,区分了不同家庭结构居民实际需要的生活圈范围,为居住区的商业布点提供了量化的宏观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7.
厘清城市居民通勤出行特征,揭示其内在规律,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重要依据。基于天津市居民通勤特征调查,综合考虑智能手机信息化效应,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居民通勤方式选择的典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个人属性、家庭现状、住房类型、职住地附近公共交通环境等因素对居民通勤方式与通勤时间作用显著,现阶段地铁分担率较低,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覆盖不足;智能手机的信息化效应对公共交通模式较为显著,对居民通勤时间、路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促进职住平衡、减轻低收入群体通勤负担、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2007年中心城区居民出行调查结果,中心城区居民以回家为出行目的的出行占近半数;此外,上班出行是石家庄市区居民出行的主要目的。住宅区外停车需求主要源自行政办公、商务、服务、交通枢纽的机动车交通出行,它与机动车增长和出行率密切相关。结合未来石家庄中心区城市功能布局和土地利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我国职住关系变化的角度入手,首先探讨了职住平衡与城乡空间结构在因果联系、有效区域和结构构成三个方面的关系.然后,结合南京市江宁区的职住实际情况,认为其存在通勤人口数量巨大、职住服用地比例失调、城市内部功能关联度较低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与现有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这些问题,运用城乡统筹、职住平衡的理念,从宏现、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对江宁区的空间结构提出轴向多中心、综合城市、城乡职住单元、综合社区、快速公共交通发展几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从"质"的层面实现江宁区职、住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正>公共交通出行和小汽车出行是城市交通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城市整体交通状况和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公共交通与小汽车的出行成本主要包括:提供者成本、使用者成本、社会成本。其中,使用者成本是人们在选择出行方式时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公共交通出行的使用者成本包括:公共交通票价、出行时间成本、舒适性成本;小汽车出行的使用者成本包括:出行时间成本、舒适性成本。本文旨在对公共交通和小汽车的使用者成本做出对比研究,以石家庄为例分析使用者成本对出行者在选择交通出行方式时的影响。一、出行使用者成本构成分析1.公共交通票价。公共交通票价主要是指出行者选用公共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定制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它会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些因素影响,以及所应用的实施策略其自身的限制。面对不同的影响,企业须加强内外的整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主要分析了供应链配送系统中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应用最优化方法提出了以转运为基础的动态数学模型。模型中讨论了如何动态地集中控制各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库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并给出了按BENGERS方法设计的求解算法。模型中约束方程数量的有限性保证了算法的收敛性。最后,以苏果超市为背景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技术园区人才流动问题的若干特点,并从制度方面分析了我国人才在园中流动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叶茂林  胡晓玄 《价值工程》2012,31(11):249-250
基于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及近年来钢结构的发展突飞猛进,增设专业选修课程《钢结构施工》以完善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从《钢结构施工》课程教学内容中抽取其重点内容钢结构施工详图深化设计教学为支撑,弘扬学院"以技能立身,靠素质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技能,为学生适应相应岗位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论述钢结构施工详图深化设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及见解。  相似文献   

15.
城市管理法制化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当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本文借鉴相关学科的一些研究成果,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8城市为对象,进行了城市管理法制化评价,以确定城市管理法制化工作中最重要的若干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装备保障方式转型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忠鹏 《价值工程》2011,30(2):209-210
本文通过对未来作战部队装备保障特点的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军装备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一步明确了装备保障方式转型的需求和目标,对于促进我军装备保障方式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限制性定价作为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逐渐成为产业组织领域 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主要从内涵、主要内容、决定因素及其规制措施等角度,对限制性定价理论进行了产 业组织理论评述。  相似文献   

18.
在强氯精生产过程中若控制不当,会使物料结晶颗粒过小,造成氯化锅出料结晶差,出黏料,产生废料,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和废水处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宋玉卿 《物流技术》2010,29(7):44-46
所有权总成本法是采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方法,其倾向于从全局以及长期的观点,实现企业成本结构最优化。但是这种方法因为其自身特点,在应用过程中有诸多局限。针对这些局限作了分析与探讨,包括量化成本的难度、货币时间价值、部门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资金周转等方面,以期为采购人员应用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白艳 《价值工程》2011,30(31):265-266
贝多芬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并且种类繁多。他的音乐作品大多以时代和个人命运为主题,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情感历程。贝多芬在自己短短的五十七年生涯里,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音乐宝藏。本文从贝多芬音乐创作的角度出发,浅析在不同时期贝多芬音乐创作的风格转变、特点以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