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行政主导性投资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地方官员在做出公共投资决策时面,临的政治激励。当政绩考核标准以GDP增长率为主时,为了获得晋升,地方官员会通过扩大公共投资来拉动GDP增长。地方官员面,临的激励机制决定了公共投资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通过基础设施的生产性作用,这种不稳定性会传播到整个经济中。政治激励对经济的扭曲使经济丧失了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要消除这种扭曲,必须彻底改变以GDP增长率为主的政绩考核标准。本文将这一问题正规化,并建立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付宁 《新疆财会》2006,(2):25-29
1994年以来.随着新疆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和财政体制等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疆GDP和财政收入的总旦和增长速度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003年全区GDP达到1878亿元,较1994年增加2.8倍。年均增长8%;2001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了100亿元大关,2003年达到157.71亿元,比1994年增加5.5倍,年均增长20.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同期伞国平均水平。与新疆GDP相比。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但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却偏低,而且在近几年会国财政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长较多的同时,新疆财政收入增速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同落。本文拟就此问题结合新疆实际做一些分析和探讨,并卡开应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便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在安排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许多中小城市将促进旅游业视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目前国内普遍运用"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旅游业的国民经济贡献率,但这一指标将两个不同统计口径的指标进行比较存在缺陷,而"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则更能真实地反映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实际贡献。本文通过对浙江遂昌旅游增加值进行测算,指出旅游增加值的测算对当地经济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2002年,审计署组织对地方(县级)财力进行调查。财力调查项目同一般审计项目有不同之处,除需要查清被调查地区的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外,还需要分析地方财力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地方财力增长的稳定性,有针对性地指出地方财力增长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在进行财力调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分析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及其增减变化趋势。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地方财力状况的指标,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而GDP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总量的指标,主要取决于经济规模。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因而引发地方政府违法拆迁等诸多社会矛盾。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呢?文章对地方政府向房地产业出让土地金、房地产业税金和地方财政收支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收入和房地产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进而刺激了地方政府卖地和强拆的冲动,两者的依赖性越来越紧密。必须严格控制商业用地土地出让,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多元化,改革针对地方政府和官员考核中"唯GDP论"的考核机制,促进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在陕西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陕西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张晓光向媒体介绍2012年全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透露,2012年神木县GDP已经超过千亿元大关。这一消息不仅鼓舞三秦大地,更让习惯了东南部县域经济屡创佳绩的专家学者为之一振。"县域GDP过千亿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里程碑,这不仅填补了整个西北的空白,而且对于改变中国区域  相似文献   

7.
《城市问题》2015,(2):101
近日,在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度经济运行数据之后,各地也开始陆续发布"地方版"经济数据。其中令外界瞩目的一项指标是,广东、福建两省的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万美元。至此,我国已有8个省区市迈入"人均1万美元俱乐部"行列。据广东省发布的数据,2014年,广东实现GDP6.78万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GDP按平均汇率折合10330美元,首次超过1万美元。同期,福建实现GDP24055.76亿元,按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系统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状态作出初步评价,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建议。 一、吉林省经济增长状态分析 从9个方面反映吉林省近10年,尤其是“八五”期间的增长状态。 1.经济总量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 1995年吉林省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29.20亿元,是1980年的4.17倍(可比  相似文献   

9.
怎样正确计算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大华 《数据》2002,(1):32-32
目前,一些地方为了反映旅游工作的成绩,往往用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来加以评价.在计算这个指标时,不少地方采取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当年的旅游收入除以同期的GDP.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对广州市1950年到2011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和地区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协整关系的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所得主要结论有:地区内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GDP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具有明显的作用。由格兰杰检验可知,地区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7~2012年上海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和GDP、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讨论了港口物流业与地方经济两者间紧密的相关关系。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到,港口物流与地方的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每增长1%,可带动当地GDP增长0.33%。文中最后针对上海市港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企业》2012,(8):48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著文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辽宁、江苏、广东等五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仍较大。首先要破除一个GDP迷信的观念,中央已多次提出,不要唯GDP论,以GDP增长为唯一的目标,并主动把今年的GDP增长目标调至7.5%,把"十二五"期间的GDP增长目标调至7%。又是一些地方对中央的精神口头接受,实际定的GDP增长目标都在10%以上。所以,眼看这个目标有困难,就什么手段都用上了。看来转变思想观念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表个态容易,誓言可以讲得响,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就又犯了唯GDP病。其次许多地方GDP增长下降,背后的原因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靠低工资、低环保支撑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区域消除"行政区经济"的有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多年前,我国就提出了长江三角洲(下称"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在区域整合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真正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仍没有形成.地方政府不仅肩负行政功能,还担负着重要的经济功能.在以GDP增长为中心指标的考核下,长三角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因行政区划导致的利益主体差别、利益分割而显现的地区本位特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了刚性的约束,"行政区经济"问题凸显.  相似文献   

14.
<正>21世纪,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据调查,国际上一些发达城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早已达到70%以上,国内上海、北京也是刚达到70%,而石家庄市在"十二五"期间才要求达到44.5%,这一指标反映了石家庄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低于国内水平,但也表明石家庄  相似文献   

15.
魏文彪 《国土经济》2007,(1S):28-28
“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12月9日揭晓。发布中国第一份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的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获得了特别奖。课题组代表透露,绿色GDP的核算并没有获得所有省份的支持,“绿色GDP至今还没有在地方政府层面取得共识。就在这两天,已经有一些省市要求退出试点。”(12月10日《新京报》)一些省市要求退出绿色GDP核算试点,或许与绿色GDP核算当前尚处试点阶段有关,即进行该种核算尚未上升为一项强制性要求。但是勿庸置疑的是,当绿色GDP的统计调查经试点日趋完备,技术方法成熟、相关制度健全之后,各地就不应享有参加绿色GDP核算与否的选择权,即绿色GDP核算应该成为一项针对所有地方政府的强制性标准与要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逐经济指标的上升,严重损害地方环境质量,损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而且破坏地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损伤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与发展潜力。所有涸泽而渔行为付出的显性与隐性代价,最终都要人民群众以经济利益、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及生存质量的减损为之埋单。只要承认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就没有理由不将绿色GDP核算作为针对各地政府的强制性标准,就不能不对那些环境考核不合格的官员予以一票否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地方官员治理.为了提高地方官员的协调性努力水平,必须对地方官员进行适当的治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来看,在对地方官员的治理上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降低地方官员付出协调性努力的成本,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努力提高地方官员付出协调性努力时获得的收益,并且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制度安排.降低成本或提高收益的不同着眼点会使得地方官员治理安排不尽相同.不管是哪一个视角来寻找相应的制度安排,都需要在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探索,在积极探索中逐渐找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合适的地方官员治理安排.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的增加,通过GDP这一宽泛的指标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不准确的。由于GDP不能很准确地反映平均每个人的生活水平,而人均GDP则能弥补GDP的这点不足。因为人均GDP=总产出/总人口,它是一个既考虑经济总量大小又考虑人口数量因素的综合性指标,所以常常用来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准。所以论文利用ARIMA模型对人均生产总值进行短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地方GDP之和超全国总和中央将改革官员考核体系近日,全国和地方各省份经济半年数据相继出炉,今年上半年各省份GDP增速虽较前几年同期有明显回落,但各省份GDP之和远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GDP总和。在GDP数据上,"1+12"的怪圈依然存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级单位的GDP之和为30.3万亿元,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总和为26.9万亿元。各省份GDP之和超全国总和3.4万  相似文献   

19.
《西部财会》2014,(2):6-6
客观分析和正确把握好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是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的前提。目前,陕西财政收入正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发展的新阶段。2002-2012年,全省财政总收入从252亿元增加到2 800亿元,年均增长27.2%;地方财政收入从150亿元增加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26.7%,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0位提升到第17位左右。财政是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这一阶段我省经济增速连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GDP年均增长13.9%,特别是石油、煤炭交替量增价升以及建筑业和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直接拉动了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GDP曾经被一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所推崇,认为是可以反映经济秩序中有关供给、需求、失业等议题的有用依据,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步及其进步程度的最重要指标.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激增,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GDP指标体系已不能正确反映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它没有核算砍伐森林、污染环境、水土流失、资源枯竭和破坏臭氧层等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未能反映潜在的成本、潜在的收益及生态社会效益,未能处理好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问题,相反,对资源环境的无限制耗用却成为GDP增长的强大助推器和源动力.因此,GDP并不能衡量一切.作为一个反映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指标,GDP有其本身固有的一些缺陷.不少学者对GDP指标进行了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指出了该指标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