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主张建立充满人性的新科学观,即人化的科学,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是和谐一致的。他认为科学的人化就是指科学的人文化、人性化、人道化。由此可见:经济学是科学与人文的和谐统一。马克思认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己的理论是科学,但不仅仅是科学,更主要是为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文,而资产阶级经济学是反人性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哲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自然科学的诸多研究方法已在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成功的运用.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都需要前提和假定,而对于经济学这些"硬核"是不需要证伪的.在经济学研究中被成功运用并经过检验的科学哲学方法如:均衡理论、数学模型、耗散理论、系统理论等等,已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但经济学的研究有其研究对象的不稳定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因此,使经济学成为科学的梦想还有待时日(或者说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经济学的研究逐步逼近科学将是必然.经济学研究方法中数学的应用最具代表性,数学已作为一种理论信念、方法论和研究手段成为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当然经济学的数学化趋势也出现了一些数学使用泛滥和纯粹数学游戏,缺乏现实意义的推导和结论的现象,这就更需要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经济学与数学相互融合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是对一切传统哲学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马克思实践观点的创立具有极其伟大而远的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过程进行了探析,认为大体可分为: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人本学唯物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和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巨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模糊的整体性”的品质,马克思宣称“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但作为哲学理论,清晰性是必备的特性.所以借助现代分析哲学的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重构对于作为哲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来说是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比较并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般的哲学理论之间的异同,旨在试图进行一种超越具体立场的跨学科方法论上的可能性探索.  相似文献   

5.
要正确解读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必须研究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一书和马克思恩格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关于蒲鲁东的一系列论述.马克思运用唯物史现这一崭新的理论武器对蒲鲁东所谓的“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进行了彻底批判.经济学和哲学要实现内在的结合,《哲学的贫困》给我们的启示是:“结合”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结合”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要以实践为基础,从中不断吸取养料,保持理论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始于他对哲学问题的思考,科学的人本主义是他对经济学研究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纵观马克思全部经济学遗产,自始至终倾注了对人、人性、人生等问题的深切关怀与追问。作为经济学与哲学联姻的纽带,人一直处于自然、社会、经济的中枢地位。随着当代市场经济运行革命性的变化,新的经济伦理已成为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关键,以人为本、以德治商的普遍推行,传递着经济发展人性化趋势的信息,马克思经济思想无疑为当代人思考经济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程序和手段.每一门学科的研究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或遵循特定方式来回答提出的问题."方法论"系指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即在某一门科学上所采用的研究方式方法的综合.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方法论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的方法论可以事半功倍.经济学也是如此.然而,20世纪以来,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凸显,使得传统西方经济学方法论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阶段,迫切需要以小平特色理论为导向的中国经济学研究能作出一系列的根本性的重大突破。我本人目前所关注、着力的重点有: 其一,方法论。经济学要有重大突破,首先要在方法论上突破自笛卡儿以来的“分析范式”,向“系统范式”过渡。为此,必须彻底摒弃那种“单打一”,非此即  相似文献   

9.
对主流经济学长期缺失空间维度的原因分析,主要基于学科属性和科学方法论两个视角。学科属性是对学科长期演进的本质和特征的概述,主流经济学长期缺少空间分析的深层原因是经济学演变中各种经济思想冲突与对立的结果,是新古典经济学功利主义占有主流位置的结果,所以对西方经济思想史脉络的梳理和发现是分析主流经济学长期缺失空间分析症结的最好方法和途径。科学方法论是学科发展的哲学基础,方法论差异决定两个学科的差异和研究范式的不同,也将导致"空间维度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论文的写作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其独特的方法论。经济学发展至今,它的几十个分支学科之间不断地分化与融合使其形成了一个十分庞杂的学科体系。虽然每一个分支学科都有各自独特的研究方法,但总体上,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建立在一般均衡和纳什均衡两个核心概念上的一系列公理化的研究方法。而作为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最终形式,经济学论文亦充分体现了这种独特的方法论。 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与变革,经济学的研究论文,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会计研究方法论,是指进行会计研究所运用的一系列方法组成的体系,即研究者为研究会计现象和问题、发展和完善会计理论,在收集和整理会计实践经验材料并开展理性思维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途径、手段、工具和方法的总称。一、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以从哲学方法论的层次来解答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方法论是一门有关经济理论分析中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的规律或规则的学问。经济学自身的进步往往伴随着它的方法论的革新、进步与发展,新的方法论出现会导致新的研究领域或新的理论的进展。试图从西方经济学的变化过程来看该学科的方法论的争论与发展,以及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之间的关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将放在经济学说史上有名的几个争论上。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以狭义劳动价值论创建了狭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完整体系,但同时简化了对于人力资本经济范畴的认识。文章则从马克思已有的方法论出发,试图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概念重新马克思经济学化,并据此抽象出“非人力资本劳动要素”和“人力资本劳动要素”这两种不同的抽象劳动范畴,作为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及现代阐释。文章相应地形式化了有人力资本劳动要素参与的价值创造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张彦 《秘书工作》2023,(9):73-75
<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在法国巴黎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青年马克思首次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结合起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尝试解决“历史之谜”的著作。自1932年发表以来,《手稿》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对比分析,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推动力量以及各国关系四个方面实施分析,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似文献   

16.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从总体上为各门科学提供了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也为统计分析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哲学和统计学的内在机理是相通的。统计分析中运用哲学方法,就是用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异化,一个古老而常青的话题.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率先提出“异化”概念以来,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异化理论曾多次被东西方学者发展和深化,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霍克海默的支配理论,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以及“单向度的人”等.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为脉络,对异化理论进行梳理,最终着眼于当代社会手机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会计哲学论—理论会计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飞 《四川会计》2002,(3):12-13
“哲学的思想、哲学的方法、乃至哲学的理论都无时无刻影响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理论上的许多争论,都涉及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注意从哲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往往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现代会计研究的实践证明,会计哲学是理论会计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它是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其研究状况及运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会计学科理论的发展。一、会计哲学的对象与内涵会计哲学是介于哲学和会计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哲学指导与会计活动(会计物质活动、会计精神活动)的“结合部”,又是…  相似文献   

19.
应本人的一再恳求,感谢编又腾出一页宝贵的版面让我说一说哲学层面的话语。在这种刊物上说哲学似乎不太合适,但也并非毫不搭界。本刊10月所刊登的“市场系统的客观性与经济学的科学性”,在哲学层面的用意就是,经济学抽象到只有那个既矛盾又统一的“经济人和价值”这一层面上,才是找到了经济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在对近代西方哲学中有关交往的思想批判继承的前提下,运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历史和现实中一系列社会交往活动进行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交往理论从产生、发展到最后的完善和深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这个过程,马克思研究交往理论的视角也经历了一个从哲学到经济学的转变,最终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实践交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