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汪力成(中国华立集团董事长):当中国的经济和全球融为一体以后,中国的企业和国外的同行到底更多的是竞争,还是合作?我认为首先是竞争,但是竞争中更多的是合作。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时间不是很长,企业都处在逐步发展和壮大过程中,无论是综合性的实力,还是技术水平、经营理念,和国外同行都有很大的差距。对一个企业来说,谁都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肯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在竞争中取得一种优势,成为一个胜利者。但是,我们和国外的同行也并不一定完全是一种对立的竞争状态,更多的会趋向于一种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竞争与…  相似文献   

2.
声音     
《中国企业家》2005,(5):14-14,16,18
在本次调查中,《中国企业家》在问卷中提了一个开放式问题你从日本(韩国)企业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现将部分回答辑录如下:韩国企业的发展对中国企业的启示:1、韩国人的民族气节,拼搏精神2、文化内塑;成本意识;竞争精神3、模仿中创新4、同行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关注5、建立成功的跨国公司;消化国外技术和利用国际资本;科技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老板总是搞不清一个问题,一家企业到底是人治好,还是法治好?有人说法治好,有人说人治好.老板学习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讲法治,可是回到企业基本上都是人治.老板该用哪一种呢?他们到底是要学习别人的法治还是使用自己的人治呢?  相似文献   

4.
徐少春 《经营者》2004,(9):32-32
<正> 我们跟 SAP 这样国际性的厂商,在大型企业市场更多的是合作。一些跨国公司的总部用的是 SAP,但是他在中国的机构就很有可能选择金蝶,这种案例已经存在,而且金蝶已经提供了 SAP 一些接口,所以在这个市场里合作大于竞争。第二,我们跟国外公司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是在中小型企业和快速发展的中大型企业的市场里,所以我们在中小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市场里,我们有很独特的竞争优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个民营企业,之所以要引入职业经理人,初衷都是为了发挥职业经理人的作用和价值,让企业变革。然而为什么最终的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呢?据一份统计报告所提供的数据,目前在中国,高管职业经理人空降到民营企业,合作时间超过2年而且依然合作关系良好的比例只有5%。参与游戏的这100%的人都是非常出色的人,为什么成功概率还是那么低呢?本人就自己这1年半以来空降到家族企业的亲身经历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如何赢得竞争?员工培训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无论在培训投入还是培训理念上,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都相差甚远,对培训重视不够、投资严重不足,员工人力资本含量低,培训方法上更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企业应以战略眼光看待培训,将培训与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结合起来,而创造学习型组织将是培训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大量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已将目光放眼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入世后,国外的关税壁垒被逐步打破,这使中国产品出口获得更多商机。无论在中国大陆、香港还是台湾地区,出口贸易都在增加,而出口贸易的繁荣带来大量产品的认证需求。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加入WTO为中国建筑企业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全球化的竞争。这个全球化竞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中国建筑企业将在国内市场上与国外企业展开全面竞争,中国建筑市场变成了国际建筑市场的中国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建筑企业将有机会在全球市场上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市场空间扩展到了全世界。但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市场,中国企业都将直接面对拥有高度信息化优势的国际企  相似文献   

9.
邓勇兵 《经营者》2004,(3):152-154
受多种法律法规的限制,中国烟草企业的品牌创建落后于其他行业。随着近年来烟草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外烟草品牌的进入,中国烟草品牌的创建工作显得相当迫切。当前中国烟草企业所面临的形势是:国外香烟品牌大军压境,国内香烟品牌较低水平的竞争加剧。如何在这样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中迅速树立品牌形象、确立市场地位呢?这就需要一个好的品牌创建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企业面临的“知识”难题.1、依靠技术引进,形成批量生产,占领市场这种改革开放初期增长方式,已经走上绝路.中国企业的技术是靠从国外引进呢还是自己创造?已经是摆在企业面前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瀛 《英才》2012,(1):119-120
"做银行中的银行。"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邵子力这样定位摩根大通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同行做生意,摩根大通看到不仅是竞争,更多的是合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生产的产品进入了国内市场,这给本来就已硝烟弥漫的国内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外产品凭借着质量好、价格低廉的优势占领了一部分市场份额。如何才能在这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如何才能占有更多市场份额并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呢?降低产品成本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外资潮,会激发本土企业家精神,还是压抑本土企业家精神?“你感觉会不会出现外资左右某个行业的情况?该怎么看待这样的局面?”2006年底,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一脸严肃地问我。我知道这是最近深深困扰着她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深深困扰着梁稳根、南存辉及一大批企业家的问题。去年一年,从年头凯雷-徐工案到年底的施耐德-德力西案,经济界学术界一直在争论外资并购对中国企业、中国经济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对企业而言,问题更单纯但更艰难:要不要和主动上门条件诱人的外资合作?你不干他找你的国内同行合作怎么办?这是后WTO时期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诱惑与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服务营销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一些技术复杂的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服务营销更成为公司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有关经济学家提出: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是"第一次竞争",而服务营销的竞争则是"第二次竞争",并且后者是一个更深层,更具战略意义的竞争.因为,服务营销不仅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庞大而忠实的顾客群,它还是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塑造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那么,一个企业如何搞好服务营销呢?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随着生产、供应、销售的日益国际化,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我国企业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那么,中国企业该如何尽可能地创造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力呢?这就需要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认真研究市场演进,根据我国企业经营活动的现状,选择恰当的企业环境管理战略,对企业长久的持续的发展做出一个良好的规划.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北京,三里屯,看到 这几个名字,我想没有人会感到 陌生,“中国”和“北京”自是不 必说,那“三里屯”呢?也差不多。 三里屯的名气全得益于那条 著名的酒吧街,无论是国外还是 国内来北京的游客都知道它,都 会想去坐一坐,喝喝酒。当然,去 那的不仅仅只是游客,其实更多 的还是北京的上班一族,白领阶 层。忙碌工作一天后,华灯初上,  相似文献   

17.
盈利曲线:从“馍头式”到“微笑式”过去是二十世纪的制造业,是企业主导型的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主战场是以本土为主,日本就以日本为主,中国就以中国为主。现在的情况不是了。现在是以全球为主。竞争的中心,以前一切都是制造单品为主,那时没有到网络化的概念,电视是电视,冰箱是冰箱。而且所有竞争的核心都是一个企业自身的竞争。一个企业不是按照上游、下游,组成一个大的产业链的。利润的源泉呢,靠什么呢,靠制造、组装。竞争力的源泉靠什么呢?靠企业日积月累的改善与为达成既定的目标而团结一致的力量,这是二十世纪。到了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8.
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竞争与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已初步形成.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经济都将纳入到一个经济体系中,企业竞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竞争,无论是竞争内容还是竞争形式都与工业时代的竞争有着根本的区别,都体现着知识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竞争与合作是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和最大化获利而采取的应对环境变化的手段,其动机与本质是个体理性的“趋利避害”。无论是在企业集团的内部还是外部,竞争与合作都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企业集团中的竞争是绝对的,合作是相对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是为了更好的竞争。竞争有利于创新、有利于获得相对优势、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而合作则有利于分散风险、有利于降低成本、有利于保持整体优势。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是如此重要,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似乎是一对矛盾,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企业会为了一己之利,导致合作的不畅、单纯地去强调竞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非凡发展,我们看到发生在几乎所有行业中的激烈的价格战。例如,从1996年至2000年彩电行业经历了10次价格调整,其结果是把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变成了一个微利甚至无利润行业。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价格战?价格战的后果是什么?怎样避免这样的价格战?中国企业必须懂得价格战的游戏规则,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企业面对的是同时来自于国外公司和国内公司的竞争。如果说价格战的惟一好处是让中国的消费者受益,在加入WTO之后,这种受益也会逐渐转移到外国消费者。而且,在中国企业内部更多无序的价格竞争只会是一种自杀行为。什么造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