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企业》2006,(1):35-35
<正>劳动仲裁的7种仲裁风险,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应注意避免。这7种劳动争议风险分别是: 1.仲裁请求不当的风险。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根据客观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理范围的  相似文献   

2.
一、对仲裁进行监督的必要性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因其灵活性、效率性和保密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民商事案件中。仲裁不同于法院的审判,前者可以说民间性的,后者则是公权性的。根据仲裁的特征,仲裁员由当事人的授权而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进行裁决,因此,仲裁员具有一定的类似法官的裁决权,这种权力学者称之为仲裁权,正如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所言,故需要对仲裁进行监督,否则仲裁原本的公正性就会受到质疑。并且,这种仲裁权是来源于当事人的授权,若仲裁没有受到监督,势必影响当  相似文献   

3.
徐伟 《总裁》2009,(11)
理论界认为,仲裁请求是"仲裁"的要求之一,因为当事人向仲裁庭提出的申请没有内容或者内容模糊,仲裁庭就无法审理该案,仲裁法律关系就无法确定.仲裁请求在仲裁庭审查立案时,当事人必须提出明确、具体的仲裁请求,它是"仲裁"的要素之一,同时又是仲裁庭职能管辖的依据,缺一而不构成"仲裁".  相似文献   

4.
仲裁在民商事领域是重要的解决纠纷途径之一,因其具有高效、便捷、保密的特点,使其在商事领域备受欢迎。而仲裁协议作为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协商、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提交仲裁的书面文件,是申请仲裁的必备要件,更是仲裁法律制度的基石,在仲裁程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在法律实务中常常会由于仲裁协议无效而导致仲裁无效。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也是多种多样,基于此,本文拟对仲裁协议在法律实务中被认定无效的相关情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事交易越来越复杂化,涉及多方当事人利益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在仲裁实践当中,当事人对建立仲裁第三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他们急切的渴望通过仲裁第三人制度更加快捷地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6.
苏同江  王学锋 《物流科技》2007,30(9):118-121
物流仲裁规则中有关受案范围的表述方式应当采用概括式,简明扼要地表述为受理一切有关物流纠纷的事宜,包括合同和非合同纠纷。临时仲裁应引入物流仲裁机构的物流仲裁规则中,使当事人选择了仲裁机构后可以适用临时仲裁方式。为避免不当的仲裁裁决,应当给予当事人申诉的权利,实行物流仲裁一裁终局与申诉相结合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7.
仲裁作为民商事领域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采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关系愈发复杂,即使是同一交易,也往往涉及到多方当事人。那么在同一争议下,多方当事人的仲裁程序问题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探讨了仲裁第三人的界定、关于是否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理论之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谈仲裁第三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作为民商事领域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受到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采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关系愈发复杂,即使是同一交易,也往往涉及到多方当事人。那么在同一争议下,多方当事人的仲裁程序问题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探讨了仲裁第三人的界定、关于是否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理论之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金涛 《活力》2011,(11):142-142
一、仲裁程序选择权概述 “选择权是指纠纷当事人在纠纷发生时选择利用(或者不利用)现有司法制度和其他纠纷解决方式(行政处理、仲裁、诉讼等)的权利.以及在程序运行中对行为(是否举证、和解、调解等)进行决策的权利。”本文所指仲裁程序选择权是指仲裁当事人就仲裁程序或与仲裁程序有关的事项以当事人合意形式。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仲裁程序正当化的情况下,要求仲裁庭依照当事人合意的仲裁程序作出裁决的权力。  相似文献   

10.
一般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直接诉之法院,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对于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本文通过对仲裁前置弊端的分析,为完善制度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成熟,还存在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缺乏中立性等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劳动法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解决当事人之间劳动争议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成熟,还存在着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法院适用的法律不同、仲裁机构缺乏中立性等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不仅可以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劳动法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民营科技》2001,(1):33-35
1994年8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标志着我国仲裁制度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近年来,促裁制度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变革,近年来,仲裁制度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变革,不断规范,取得了长足进行和发展,但对一部分民营科技企业来说,“仲裁”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本在此简要介绍一些仲裁的基本知识,希望民营科技企业能更好的地掌握这一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作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一部重要立法,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的建设上作出了重大的改革与创新。然而在实践中,多部门同时作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使之仲裁裁决类似于行政决定,带有浓厚行政色彩,从而阻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功能的发挥,因此本文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的行政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5.
郑璐  张冲 《价值工程》2012,31(18):290-291
从体育仲裁的性质入手,认为体育仲裁制度契约性、准司法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要求建立体育仲裁司法监督模式;司法监督有利于实现体育仲裁所追求的公正、效率的价值目标;在司法监督模式上,国内学者有着"全面监督论"和"程序监督论"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分析,笔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对立不是绝对的,两者可以在承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对是否决定进行法院实体审查这一重要问题达成契合,因此体育仲裁司法监督模式应采取法院原则上不监督体育仲裁实体但允许当事人协议扩大监督权的设计,是切合我国司法制度实际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6.
邢朝霞 《活力》2023,(4):151-153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仲裁秘书是指被仲裁机构指派、仲裁庭决定或者当事人选定并为仲裁案件全流程服务的人员。仲裁秘书的工作内容不完全等同于法院书记员的工作内容,除从事一般文秘人员的材料文字工作、秘书事务等辅助性、事务性工作外,还承担法律专业化案件程序管理及当事人、仲裁员、鉴定机构等多方组织联络工作、监督工作。因此,仲裁秘书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其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成为影响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提升仲裁秘书综合素质为切入点,从问题角度和策略角度解决仲裁秘书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作为当事人,如果需要选择仲裁来挽回被侵害的权益时,应该注意下列14个问题:一、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仲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按部就班,先行调解,调解无效,即申请仲裁;另一种是越过调解程序,直接申请仲裁。二、申请仲裁有无时间限制?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天内(或说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  相似文献   

18.
王磊  熊新平 《企业经济》2002,(12):175-176
一般而言,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大致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一、仲裁申请 争议双方当事人中的一方,根据仲裁协议向有关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是通过国际商事仲裁解决争议的第一步,也是一项必要的法律手续.提交仲裁申请的一方当事人称申请人,另一方称被申请人.关于仲裁申请书的内容,各常设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及各国仲裁法的规定大体一致,即主要包括:申请人及被申请人的全称、地址;提交仲裁的事项及其所依据的仲裁协议;申请人的要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证据;指定的仲裁员人数和人选等.  相似文献   

19.
《上海企业家》2005,(3):57-57
山东省广饶县劳动争议仲裁推行“一步到庭”新路子——召集申诉人、被诉人当庭举证.当庭质证,当庭裁决.而且双方当事人对结果都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体育运动商业化、全球化的发展,如何解决日渐增多的体育纠纷已经成为体育界和法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体育仲裁是体育纠纷经济、有效、便捷的解决方式.本文从体育仲裁的概念、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的可行性,对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