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余之 《秘书》2013,(5):45-46
旧上海的西餐旧上海的西餐,也有人称为"洋饭"。清朝宣统元年,上海有一个美国基督教会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造洋饭书》,是专门介绍西餐的。这本书在当时的上海很热门,也很新鲜,因为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洋饭"为何物。在上海最早的几家西餐馆的菜单中,除了牛排、浓汤、色拉等常见的菜名,总还有一道"咖啡",此物当时被人称为"咳嗽药水"。"洋饭"是随着西方人东进来到我国的,广  相似文献   

2.
扩大内需,是推进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看看好象什么都不缺,用用总是缺这少那不方便",这是如今上海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究其原因,是由于上海人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提升了.人们已经基本拥有和满足了六件商品和必备用品,他们按照更加"便利、享受、休闲及凸现生活质量"的现代消费需求,去寻觅生活用品,然而市场给他们的答复往往是:没有或少有您需要的东西可买.这就产生了现代生活中的"需求落差"或"供需反差".显见,"需求"就是"商机"、"落差/反差"就有"空间",这些都为海外中小企业,特别是"一厂一品"的小企业,抢滩上海、图腾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之良机.  相似文献   

3.
上海水利集团(以下简称上海水利)成立于1977年,于2004年完成改制,在上一波大基建热潮中已经扬名立万。然而,随着产业热点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新基建、工业互联网等新概念迅速升温,上海水利从多个层面感受到了新趋势带来的挑战。上海水利在"老基建"时代取得的成绩能否在"新基建"时代得到传承乃至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沪语趣说     
《上海企业》2012,(4):89
老上海闲话有伊独特个味道搭仔趣味,是其他语言呒没办法替代个。一个"老"字,可以讲出介许多花头经,侬讲扎劲勿扎劲。年高色衰:老菜皮门槛贼精:老屁眼多年相好:老姘头专家老手:老弹簧骂年高人:老甲鱼很不要脸:老面皮勤恳操劳:老黄牛经常吹牛:老牛皮老不正经:老十三恶称老人:老棺材嗜酒如命:老酒甏一直不和:老相公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30年代前后,享誉世界的国际饭店、上海作协大院、铜仁路上的"绿房子"、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舞厅、沐恩堂、武康大楼、中西女塾、孙科住宅等,这些从上世纪初就矗立在上海的建筑,和张爱玲小说一样,塑造了"融贯中西"的老上海风情,成了永恒经典.不论是国际饭店当年的"亚洲高度",还是大光明戏院名噪一时的"巨大落地窗",或是沐恩堂复兴的"哥特式塔尖",绿房子和武康大楼的"游船风格"的都和一个叫拉斯洛·邬达克的匈牙利建筑师相关.他在上海设计了60多个建筑作品,其中三分之一现在被列入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名录.通过此文,将为您阐述他的一生与上海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张树平 《河北企业》2000,(10):18-20
<正> 金秋10月的国庆节前夕,记者赴上海采访了明珠线工程指挥部,亲眼目睹了他们的工作场景。他们不分昼夜废寝忘食,为明珠线工程流血流汗,竭尽全力。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项工程的建设者们从指挥长到下边普通职工,多数过着"牛郎织女"的夫妻生活,有的半年没回过一次家。他们默默地实践着电化局长侯唯一的题辞:"建好上海明珠线,开拓轨道交通市场"。他们展青春风采,造时代精品,一心一意把明珠线建成为跨世纪的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7.
初春的上海,一阵小雨飘过,车窗外的景色愈发迷离。“你看这些老房子,很不错的,修过了,还会更漂亮。”坐在车内,施养德静静地欣赏着窗外的景色。那是一栋典型的上海老房子,几个工人正在搭好的脚手架上忙碌,他们要为这栋老楼”换新装”。  相似文献   

8.
和风 《上海质量》2008,(2):33-37
上海是一个老字号、老品牌的集中地。在发展中,老字号、老品牌生生死死,许许多多老字号、老品牌已不见踪影。但历经无数风雨,亨达利、亨得利这两家中华老字号却始终屹立不倒、老当益壮。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9.
文艺春秋     
柳亚子 《中国企业家》2007,(16):118-118
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弃官经商,办银行、航运、矿产、纺织(上海大华纱厂),皆有成就,1920年任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董事长和上海总商会会长。他学贯中西,中年接触佛法,拜谒印光法师,与弘一法师同门。1942、1943年间为劝诫世道人心,撰写《保富法》一书,在《申报》上连载,激荡时人之心。数日之间,便收到助学献金四十七万余元之巨,柳亚子等各界名流纷纷响应,一时传为佳话。书虽名为"保富",实则叫人散财为善。随着时间流逝,一部《保富法》已成绝响。  相似文献   

10.
兰放  叔平 《上海质量》2012,(5):8-11
5月14日,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召开"2012年上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32家企业联袂登场发布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这是上海市首次集中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志着上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了一个集中、规范的发布平台。上海市委副书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上海市商品房住宅建设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而作为老、旧小区代表的上海邮电二村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连续九年保持“上海市文明小区”、“上海市安全小区”示范点的称号,2004年还获得了“上海市优秀物业管理小区”的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他们富于特色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快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快鹿")始创于1953年,是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骨干企业之一。从一家老国企变身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快鹿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成为我国非金属外扩展套电缆的主要生产商。在全国电缆市场中,100根防火电缆就有20根产自于上海快鹿。在柔性电缆产品方面,其  相似文献   

13.
上海是一个老字号、老品牌的集中地.在发展中,老字号、老品牌生生死死,许许多多老字号、老品牌已不见踪影.但历经无数风雨,亨达利、亨得利这两家中华老字号却始终屹立不倒、老当益壮.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4.
首届中华老字号企业展览会在上海工业展览馆举行,上海名牌老字号企业聚集一堂展示品牌风采。"冠生园"这一历经九十二年历史的民族品牌,其大白兔奶糖、冠生园蜂蜜、佛手味精、华佗补酒等老产品依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坚持技术创新是老字号冠生园快速发展的关键,冠生园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投入率保持  相似文献   

15.
3月16日,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质量、安全、健康"主题系列活动之一的"上海名牌多媒体宣传导购系统",在南京路三家大型百货商场为消费者开通.使对上海名牌推荐产品情有独钟的消费者能在导购系统的"引导"下,快捷、方便地选购到自己喜爱的上海名牌产品.这也使"名品进名店,名店销名品--共筑放心消费市场"有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吴欢章 《秘书》2013,(6):39-40
上海大学的艺术教研室,是新世纪初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它的任务是向全校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教育。这个教研室只有六七个人,可是人才济济。有画家、书法家,也有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简直像个"小文联"。艺术教研室各个成员从事的艺术行当不同,个性也差别很大。老郑是画家,花卉、翎毛、山水都很有造诣,在上海画坛颇有名气。他直爽开朗,能言善辩,谈笑风生,人称"老克勒",哪儿有了  相似文献   

17.
旧上海酒菜业发达,饭店林立,其中光以“老正光”命名的菜馆就多达_百二十余家,有些“老正兴”饭店的招牌面前还冠以“真正”、“源记”、“总号”等字。在如此众多且大多标榜正宗的“老正兴”菜馆面前,究竟哪一家才是真正的“老正兴”,这对一般食客来说,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18.
田边 《上海土地》2005,(4):F0003-F0003
7月15日下午,上海市土地学会在上海地产大厦小会议室,召开学会新老领导茶话会。老领导、新领导欢聚一堂,亲切交流共话学会发展的美好前景。蒋如高、桑荣林、袁礼钊、季国宾老领导与俞汉卿、张伯勋同志和新一届学会领导殷国元、顾华昌、陈耀铨、沈正超、丁健与七位副秘书长出席。  相似文献   

19.
上海,商家的必争之地,似乎谁能立足上海,谁就意味着拥有财富。上海是铸造精英的大熔炉,在这个熔炉里,培养出了一大批精英。上海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精明、他们智慧、他们自负、他们守规矩……了解上海人的性格特征,是保险业务员与上海人打交道之前的必修课。下面介绍了上海人的性格特征和他们是如何看待保险的,供代理人们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滚滚红尘,浪奔浪流。一波又一波来沪“台潮”,蜕变成一族有梦有传奇的新上海人;大企业家、中生代小资和台湾的海归源,重新在上海相遇,他们在改变上海的命运,也正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但是小心,在新上海滚滚大潮里,将军或成弃子,机会亦是险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