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形势下桂林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调查了新形势下影响桂林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家庭、朋友以及自身),重点研究了毕业生自身能力和素质对就业心理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策略,以帮助毕业生提升自我,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稳定就业形势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经验,从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为出发点,思考和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容  袁伟 《价值工程》2010,29(29):216-217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进行归类分析,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就业的经济环境、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的素质、高校培养等因素的分析,剖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结合原因从改善经济环境、改变用人单位观念、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和改革高校教育入手,来缓解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高校的师范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市场化进程较慢,就业环境的变化、就业政策的出台,对于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会产生何种影响?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如何?师范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河南省六所师范类院校600名师范类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主要从就业地域、期望薪酬、择业单位性质等因素对新形势下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整理和资料分析,立足调查现状,总结了当前河南省师范类本科生就业期望的主要特征,并从政府、高校、学生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正在逐年增长,此时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渐渐成为一项被社会广为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二级心理辅导能够为高校毕业生起到的积极作用,结合相关教育经验,分析新疆地区高等学校正在面临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论述学生心理素质会对毕业就业产生的影响,指出二级心理辅导能够为临毕业学生起到的辅助作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京津 《活力》2023,(3):132-134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1000万人,高校不断扩招也预示大学生迎来越发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当前,就业市场进一步萎缩,高校线下招聘会、宣讲会难以正常开展,在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的同时,各类线下招聘渠道也受到严重影响,这对于实现高校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地就业,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将造成较大的影响。在就业新形势下,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号召各大高校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此背景之下,笔者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培养目标出发,分析就业创业育人工作中存在的挑战,为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高校毕业生自身原因、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社会需求三个方面分析就业难的原因,提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对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面对就业难,高职毕业生如何在各层次高校毕业生中获得就业竞争优势,发挥自身特长,选择职业岗位,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学校要针对各种社会需求,利用各方资源,从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指导、就业心理培养和职业规划等工作入手,提高高职毕业生的择业能力,提升职场竞争力,使高职毕业生进行择业创业,实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如何发挥各方面作用,做好就业工作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毕业生党员作为一个先进性群体,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就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优势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如何发挥各方面作用,做好就业工作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毕业生党员作为一个先进性群体,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就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优势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其在思考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受外部刺激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的反应和反映;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情绪心理、认知心理、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就业心理问题;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应该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完善学校教育和发挥社会作用三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邓佳富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1):332-333,336
随着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队伍的规模不断壮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行为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并成为国家重视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2007级各强电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大学生就业困惑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就业形势认识、就业能力认识、就业渠道认识、就业心理认识、就业准备和择业观的认识方面都不存在不足之处,其中,让学生最为困惑的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职业定位、对第一份工作的态度、决定自身就业成败的原因,困惑程度分别为28%、35%、37%、39%。  相似文献   

13.
In science and in society at large, there is a big debate going on about the existence and potential impact of ‘neighbourhood effects’. The dominant question is: does the social composition of the neighbourhood have specific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career prospects of those who are living there? We seek to contribute to this debate by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social mobility and the social composition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For that purpose we analysed new longitudinal Swedish data, which is available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We particularly focused our attention on the employment careers of individuals in relation to the levels of employment or unemployment in their individual environments. Environment effects on social mobility were isolated, controlling for relevant variables that were available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We were also able to control for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s over time. Individual longitudinal data could be used over the period 1991–9. The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ir environment appears to have a moderate yet clear impact on the employment prospects of unemployed individuals. The academic relevance of the article is in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the societal relevance is to the area‐based policies and the housing policies aimed at social mixing, which are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in many places in the Western world.  相似文献   

14.
齐维轩  徐建刚  李琳娜 《价值工程》2011,30(28):301-302
本文将大学生就业及其职场人生作为一个环节纳入其整个人生长河加以考量,试图从人生的高度,利用心理学、行为学及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阐述大学生面对职场人生本应秉持的思想、修养及其目标的达成思路及路径等,以期为被功利化所困惑、且仍深陷迷途的大学生指明方向;同时也不妨为高校就业指导添支手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接连不断发生在我国国有企业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国有企业环境责任的缺失,不但影响自身形象,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经济学和心理学知识,将国有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社会公众履行投资责任(由政府代为履行)界定为国有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心理契约。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种情况对此心理契约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提升国有企业环境责任意识、重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等加强国有企业环境责任建设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民营企业家的心态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他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也受到生态系统、特别是政府环境的巨大影响。本文对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心态以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做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色彩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对城市环境色彩形成与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具体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城市环境色彩的形成和发展与其地域因素密不可分,并由此形成不同地域的城市环境色调。  相似文献   

18.
高月 《价值工程》2011,30(14):270-271
本文针对大学生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的现状,初步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择业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本研究所得出的一系列数据,为高校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提供出理论支持;为政府在制定相关就业策略上可进行一定的参考;也给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contract employment practices adopted by universities—fixed-term contracts and permanent contracts—impact research productivity measured in terms of publications in scholarly journals. The empirical application considers the Spanish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period 2002–2008. We report an inverse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e fixed-term contracts and the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Spanish universities. That is, contract policies based on fixed-term contracts are conducive to research productivity; however, beyond a critical threshold value increases in the proportion of fixed-term contracts are associated with declining research productivity.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at contract employment policies shape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that flexible and balanced contract practices are critical for enhancing universities’ research productiv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xcessive use of fixed-term contracts might create an unstable working environment that limits the universities’ capacity to capitalize on their knowledge workers.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avenu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分别是自卑敏感、焦虑抑郁、虚荣心理、封闭心理,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分析了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以心理健康为指导的经济资助体系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校园文化为路径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