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都市农民的二次分化与分类社会保障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都市农民工在城市产业分工体系的影响上已经出现了具有层级意义的二次分化,由此产生了对社会保障需求不同层次的差异性,存在实施分类社会保障的现实可能性.因此,按照城乡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城镇社会保障的制度扩展与制度创新应该依据都市农民工的分化状况有序地进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涂彦平 《经营者》2013,(1):136-138
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边缘群体,日产中国发起"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对于他们来说正是雪中送炭城市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他们辛劳的身影出现在建筑工地、菜市场、街边地摊等场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城市里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繁忙的上班族,他们是写字楼里的白领,他们出入都市的各种繁华场合。这两个人群的生活本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现在,在一项公益活动中,他们相遇了。这个名为"农民工子女关爱行动"的活动,发起者是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如果深化企业社会责任,就不  相似文献   

3.
张来成  王许松  韩凯 《数据》2006,(2):10-12
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北京市共有农民工286.5万人,其中建筑业的83.6%、批发零售业的49.5%、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60%以上人员均被农民工所取代,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功不可没。在都市构筑现代文明的喧嚣中,农民工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与将来如何看待呢?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权益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家宝总理也曾经三令五申要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亲自关心农民工工资讨要,今年2月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大段篇幅也提到保护农民工权益。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人干着有悖现代文明的勾当,农民工在他们的手中俨然成了一件件廉价的商品,被他们随意买卖。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这样的事情就出现在郑州,这个中原最大的现代都市。  相似文献   

5.
都市边缘群体及其社会保障权益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都市边缘群体-农民工已形成了介于农民与工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这一阶层由于职业与身份的不一致,在工作及工作以外的诸多方面遭受着不平等的待遇,其基本权益、劳动权益、劳动保护权益、社会保险权益均无保障,极需在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同时给以足够的重视:建立规范的用工制度;解决与生产密切相联、与农民工生命相关的工伤保险问题;建立农民的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考虑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对农民工的调查基本上是社会学家做,好像经济学家对这个题目不特别感兴趣,农民工的问题也被认为是社会问题和权益保障的问题。在我看来,实际上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对中国宏观经济有极大的影响。中国统计局在2008年底的统计显示,中国现在有2.3亿的农民工。中国农民工对中国的产出起着巨大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税收,但得到的公共回报和贡献完全不成比例,他们的消费增长速度也非常慢。如果要讨论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在此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影响农民工流动的各个因素,揭示了中国农民工流动的现状,阐明了未来中国劳动力的转移将呈现多元化,并且转移的方向为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朱琳  周雨露 《企业导报》2011,(2):189-191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进程的不断加剧,结构性失业愈加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民工荒"向"技工荒"的转变对农民工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一套针对农民工的培训教育体系符合企业与社会的需要。"订单式"与"半工半读式"的培训方法不仅符合农民工培训的特点,还能有效促进农民工实现理想就业,对农民工个人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廷  张宇 《中外企业家》2012,(1):160-161
农民工向市民化的转变是中国城市化必然经历的过程,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工为中国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付出与回报却是不相称的,严重挫伤了农民工的积极性.由于来自制度、政策和观念等多方面的障碍,尤其是政策上的障碍.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向市民转变的过程,这既不利于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化的进程及各个方面的发展鉴于此,王要分析了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政策上存在的障碍.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探讨了储蓄率问题的分析思路,结合中国二元经济体制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认为农民工群体的存在及其高储蓄率是中国居民整体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高流动性的特征,那么转移成本是农民工必然要面对的社会现实。研究解释了转移成本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农民工的消费储蓄决策模型从理论上论述了转移成本与农民工储蓄率存在正相关,并进一步结合2013年和2015年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时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既反映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也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党和政府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全面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澈 《企业导报》2012,(18):16-17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一个独特而又引起广泛关注的过渡性群体。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环境一直比较恶劣,本文从农民工现状入手,对农民工目前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然后从四个大的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总数的六成左右,成为数以亿计中国农民工的主要力量。他们接过父辈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形成了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迁。然而,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限制,新生代农民工在延续着农民工所共有的诸多问题的同时,在思想倾向、心理特点、价值取向、择业观念、利益诉求等方面又表现出与父辈较大的差别,具有其特殊性。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支庞大而又尴尬的群体—“农民工”,农民工既是中国二元性结构的产物,也是中国社会渐进改革的缓冲剂。随着“用工荒”的不断加剧,“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着重研究农民工在地域选择时的考虑因素,从而在本质上考察农民工社会地位“二元性”形成在内在原因,最后,结合实际,指出农民工摆脱身份尴尬、待遇不公等窘境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农民工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常住人口,成为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面对为深圳市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民工兄弟,深圳市毅然打破门第之门,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市民待遇,使农民工逐渐成为这座蓬勃发展的城市主人。给了他们尊严、希望和新生活的深圳,已成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6.
数说     
《中国就业》2012,(12):17
26名此次十八大会议代表中,首次有了农民工群体。虽然只有26名农民工代表,仅占代表总数的1.14%,却肩负着中国2.5亿农民工的期盼。中组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人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26名农民工党员进入十八大代表行列,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上。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工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幸福感,基于此,应提升互联网在农民工群体的普及率,以有效促进农民工群体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国农民工基本上是同步发生的。在新的时期,如何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在转型时期必须思考的问题。目前,农民工出现了逆市民化的现象,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没有有效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因此需要进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农民工市民化基础的制度创新: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严格的产权保护制度、有效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平等的社会制度与和谐的劳动关系制度。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展现出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比如,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职业发展意识,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挣钱不要命”;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不是重新回到农村,等等.因而,应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问题,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解读     
《数据》2008,(9)
我国首次为农民工设专门机构《中国新闻网》8月7日新成立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开的6个新增司局中,农民工工作司是其中之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部里设立农民工工作司意味着农民工工作有了一个正式的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