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赵弘 《数据》2010,(5):1-1
中外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是支撑国际化大都市.特别是世界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达程度既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能力和阶段的标志.也是整个城市集聚高端要素、控制高端资源、实现高端功能的具体体现。纽约、东京、伦敦等全球公认的世界城市都是生产性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城市。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商务和政府管理提供服务,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最终消费的服务,具体可以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服务业、计  相似文献   

3.
何芳  卢薇 《上海房地》2006,(2):28-31
商务中心区,又称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会聚之地。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一般是指集中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CBD必须具备便捷的交通、丰富的信息、发达的通讯、高质的办公设施以及良好的金融和商务运营环境,大大节约企业的管理和交易成本,能够有力地吸引跨国银行、跨国公司总部与区域分部落户,进而有力地提升大都市的国际竞争力。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中心城市发展CBD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D是商务中心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最初被定义为"商业汇聚之处".这些地方一般都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是现代城市中的重要地区.商务中心区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经济水平的象征,也是城市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北美大都市区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转型的深刻影响引起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展开了对服务业增长和区位的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及其在城市和区域出口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在促进创新和技术变革中的战略作用,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美区域经济学界、地理学界研究的重点。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北美大都市内部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分析,以期为国内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理论的构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3~201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Krugman专业化指数"等指标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和细分行业两个视角揭示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地域分工的演化特征,并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专业化指数对本地及周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2003~2013年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地域分工的差异化程度得到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专业化指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上升趋势;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三个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地域分工模式符合中心地理论特点,呈现等级规模结构,而金融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地域分工相对分散,地方化程度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中心城市分别在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商业服务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差异显著;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且地区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会将市场范围扩散到邻接城市,抑制邻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工业化将加快由中期向中后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会明显加快;城镇化率在“十二五”中后期将超过50%,城市社会开始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将明显增大,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继续增强。这为加快培育和建设我国的世界城市提供了新的背景。  相似文献   

8.
北京与国际城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初,北京提出建设国际化国际上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国际化大都市的框架.为了评价北京国际化程度,论文选取了人口、经济、公共交通、航空运力和国际组织等几个主要指标,选择了国际上公认的国际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新加坡和香港等与北京进行比较,量化北京与国际城市的距离,提出加快国际化步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将有一些城市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对城市载体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呢?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中的一些城市如何使城市规划和建设适应国际性城市的要求呢?拙见如下。一、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标志 1.国际性城市的基本特征国际性城市是随着生产的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而发展起来的。国际性城市有五个基本特征: (1)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综合经济社会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类  相似文献   

10.
吴代康 《数据》2003,(8):24-25
1993年,经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北京建立具有金融、保险、贸易、信息、商业、文化娱乐和商务办公等现代化多功能的商务中心区。1998年,北京市政府在《北京市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将北京商务中心区的范围确定为朝阳区内,西起东大桥路、东至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路、北至朝阳北路之间约3.99平方公里的区域。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已成为世界商务中心区中最年轻、最具有成长潜力、最富有发展活力、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地区。截止到2002年,朝阳区CBD区域现有企业总数1975家,其中内资企业1363…  相似文献   

11.
谷宇  刘平洋 《企业经济》2012,(5):106-109
选取湖北省1990-2009年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利用乔纳森协整检验方法对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其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湖北省GDP增长的贡献最大。文章最后提出了优化其内部结构、加快服务人才培养、扩大开放程度以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加快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文佳  熊涓 《企业经济》2020,(1):108-118
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后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及多样化水平与制造业集聚呈倒U型关系,同时城市化水平会对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制造业集聚关系产生影响。分区域模型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层次、要素禀赋等因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线性关系,适合选择多样化发展模式;中部地区呈倒U型关系,现阶段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更适合选择多样化发展模式;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都将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两部门模型,分析工业化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演变,并对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互动发展关系;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较弱,尚未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不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两者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最低。因此,各区域应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明确政府职能,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中部地区应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西部地区应跨越重工业化阶段,着力发展轻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以中小城市为主、大城市为辅的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产函数的城市经济水平影响因素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有长足而稳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经济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即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规模经济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影响.考虑到经济增长各地区间的差异性,将中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划分为6大经济区域及3个规模级别分别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城市整体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但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其规模弹性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之上,将产业结构、开放程度、与外界区域经济联系及科技水平4个具体反映广义技术进步的因素融入上述模型中,探究各因素对我国经济水平的作用,并得出了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目前城市经济水平主要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底,国务院设立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区,太原市作为这一全国最大试验区的中心,面临着探索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任务。本文在分析资源型区域和区域中心城市概念的基础上揭示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对太原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状作了分析,提出了太原资源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得五大对策:优化重组产业空间结构;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建设特色文化名城;进一步加大对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太原、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设大太原经济圈;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分析,使用1983~2009年城市化、服务业综合发展以及人均GDP等的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长期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响应。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共产党代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也让上海得到巨大发展。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总结改革开放和总结上海是分不开的,论文运用统计分析手段对此作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江西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处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利用1995-2008年江西省服务业的统计数据,从增加值和从业人员的角度计算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实际增长率,并进一步剖析了江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行业结构、行业发展速度和区际差异。江西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协调能力,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具有单中心城市牦最的北京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从理论上分析单中心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假设,构建土地价格的Hedonic模型,利用北京2005—2013年住宅和办公用地微观交易价格数据进行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的区位属性、物理属性和邻里属性对其价格有显著决定作用,且该决定作用随土地市场的成熟而逐渐增强;(2)北京住宅和办公用地价格与该区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负相关,而随时间推移,两类土地价格从城市中心向外的降低速度逐渐变快。  相似文献   

20.
都市旅游是城市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根据这种认识,我们要跳出行业思维定势,把它放在城市经济的大系统中加以审视,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认识:旅游接待业最初是伴随城市经济的规模扩张而作为一个互补性公共行业出现的,在城市经济集聚过程中,那些拥有旅游资源和客源的城市由于其对经济增长有持续的促进作用,成为高速发展的独立产业进而形成一个旅游目标区。从产业能级递次演进的规律来看,大都市往往演变为区域经济的集聚中心和辐射源。与此相应,都市旅游的产业能级应提升为区域旅游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旅游目标区仅是阶段性的次一级目标。因此,上海都市旅游的战略应从目前的"旅游目标区"的行业层面,提升到打造现代旅游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这一现代服务经济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