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晓庆  张丽 《价值工程》2008,27(1):159-161
以基本期权为起点,介绍了两类期权组合策略——标的资产与期权组合和多期权组合,总结了它们的特点和盈亏图。对相似的期权组合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它们的异同点以及在实务中所适用的情况,对于利用衍生产品中的期权开发新的金融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肖禹  赵文昕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10):70-72,87
在一些不确定性项目决策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方法出现了不完整甚至错误的结论,这是因为传统的方法没有考虑到项目的管理柔性的价值,针对这种情况,文章引入了实物期权理论,详细阐述了如何建立项目投资评价的实物期权框架,并且用一个实例说明了如何运用定量的分析来实际操作一个延迟期权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复合期权的土地储备估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价值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是否景气以及市场对土地需求的波动密切相关。基于土地储备的期权特性,将土地储备的价值分解为一系列放弃期权和扩张期权组成的复合期权的价值,研究了在土地储备使用年限内两种期权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对土地储备的价值给出了具体的解析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使用经典的剩余收益估值模型计算公司内在价值,时常会低估公司的价值,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该模型没有考虑公司拥有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公司内在价值除了未来剩余收益贴现和之外,还应包括各种潜在的实物期权的价值。因此考虑了实物期权的价值后能否改善剩余收益模型的解释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沪深300的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了每个公司都具备的持有期权价值算入公司内在价值中,并用两个财务指标代表公司增长期权,结果表明含有或者考虑实物期权的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比起传统普通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出的公司内在价值对公司股价的解释力要强些,从而证实了实物期权对改进剩余收益模型方面的价值和可能性,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复合期权理论分析了高科技企业的价值特征。将高科技企业价值分为期权价值和实体资本价值,利用三叉树模型对多变量和多个不确定来源的复合期权进行定价。在计算标的资产当前价值时引入经济增加值现值,提高了估值的准确性。对含有多变量复合期权的高科技企业进行定价。  相似文献   

6.
刘严坤 《物流科技》2007,30(12):82-83
将金融期权的思想和方法运用到企业经营实力,拓展和深化了期权思想的应用领域,而基于期权思想的供应链整体绩效改进的研究正日益引起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面对动态、复杂和激励的竞争态势,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已经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应用,但在供应链模型的应用中仍然缺少具有一般性、可操作的范式。因此,实物期权将更紧密的参与到企业战略制定过程,并被提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论文对实物期权发展历程,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实物期权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期权思想在供应链风险管理和整体设计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期权价值理论解析外包成本,建立了期权估价外包决策模型。将外包风险成本归集到战略、资产管理和执行三个独立界域,并通过期权估价方法使风险成本数值化。进而以数值风险成本为基准点,将外包综合成本与预期收益进行配比,得出"成本—收益"框架下外包决策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8.
股票价格过程包含跳跃和扩散两种随机运动,其中跳跃是重大信息到达对股票价格的冲击。本文将引起股票价格跳跃的重大信息按照相对重要程度分为l类,建立了多种形式跳的股票价格过程,运用无风险证券、股票和期权复制其他期权的方法,推导出期权价值方程和欧式期权定价公式,给出了引起股票价格跳跃的不可观测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3年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金融市场将进入期权时代。期权价值的确定是期权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在传统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投资者情绪变量构建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欧式看涨期权定价模型。模型表明,投资者情绪不仅通过行为随机折现因子直接影响期权价值,而且通过影响标的证券的价值运行概率间接影响期权的最终价值;投资者情绪与期权价格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最后,基于长虹CWB1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了传统期权定价模型存在的缺陷,通过求解权证实际交易价格与理论价格之间的偏差,可以反算出投资者情绪,进而预测权证的行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期权理论的实物期权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决策的灵活性使得投资活动具有期权的特性,实物期权是将期权理论与传统的净现值法进行结合,因此可以从期权的角度对投资活动的价值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期权理论对扩张期权、放弃期权和等待期权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实物期权投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投资项目评价方法的发展,分析了现有评价方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投资项目的收益流、投资价值、投资成本、投资时机、影响因素以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对已有投资项目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将期权博弈方法与其它评价方法进行两两比较,讨论了期权博弈方法的优越性,指出期权博弈方法是目前战略投资环境中评价项目价值最可靠、最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期权交易策略,建立El历差套期策略和单一期权策略的数学模型,并对这两种策略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投资者能够通过这些期权交易策略获得正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在实物期权的研究中,学术界忽视了对于实物期权价值的特殊性的研究,这在实际工作中很可能造成决策上的失误。本文通过对实物期权价值确定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实物期权存在着执行价格的可变性,标的资产价格和执行价格对于实物期权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并提出了提高实物期权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房地产价格与建设成本均随机以及二者存在相关性的条件下,运用期权分析技术建模,研究了存在即期收益情形下的房地产最优投资时机及其可达性问题,指出投资规则中应当包含期权价值。此外,比较静态的数值分析表明,当相关性存在时,不确定性不一定提高期权价值反而会抑制房地产投资。该结论与不确定性提高期权价值,从而抑制投资的经典结果相反。同时,我们也指出,即期收益提高了投资的临界水平并赋予了投资期权以更大的价值,这表明即期收益抑制了投资水平。特别地,我们对结果亦给出了经济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矿业权评估是矿业权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传统评估方法不能准确地评估矿业权价值,实物期权方法评估矿业权价值更具灵活性。文章运用收益法和实物期权方法分别对矿业权价值评估进行了研究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实物期权方法使矿业权人决策更合理,更能体现矿产资源的价值,建立矿产资源期货市场对于矿业权市场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期权原理的企业战略投资决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战略投资具有期权性质 期权是一种特定的选择权,其购买者支付一定数量的权利金后,即拥有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有效期)以预先确定的价格(行使价)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资产的权利。期权有3个特点:(1)着眼于未来的高收益。(2)亏损有限。(3)不确定性。 企业战略投资,顾名思义该种投资在未来将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企业战略投资的实际案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首先,战略投资注重的是未来的收益。其次,战略投资是不可逆的,但可以滞后或取消。最后,战略投资与一般的投资相比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可见,战略投资和期权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可以把一个战略投资项目看作一份广义的期权。用期权的眼光来看待企业战略投资,有助于决策者拓宽思路,并为那  相似文献   

17.
期权供应合约下的分销商两阶段式最优订货决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冰清  刘滨  刘纯 《价值工程》2005,24(1):94-96
本文引入期权机制,建立具有一定柔性的两阶段式订购模型;讨论分销商第二阶段的决策,即分销商如何选择期权的执行数量;解决了期权供应合约中一个重要的决策问题。最后,分析了最优期权执行量与四个相关因素的关系。这四个因素为:分销商单位缺货成本,分销商出售产品的单价,期权的执行价格,以及期末分销商手中过剩成品的单位残值。  相似文献   

18.
正个股期权即个股期权合约,是指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合约买方有权在将来某一时间以特定价格买入或者卖出约定标的证券的标准化合约。买方以支付一定数量的期权费(也称权利金)为代价而拥有了这种权利,但不承担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卖方则在收取了一定数量的期权费后,在一定期限  相似文献   

19.
一般的股票期权是指一种衍生金融工具,它对应的“基础资产”(underlying assets,或称“标的物资产”)是股票,可以分为买入期权(call option)和卖出期权(put option)两种,核心是期权的行权价。期权行权价大小决定了期权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指期权的行权价与期权基础资产市场价格的差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缺陷出发,分析了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与现实中的投资情况不相适应的情况,进而提出应用期权对投资决策进行思考。并重点结合扩展期权在扩张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分析了期权理论对投资决策的独特考虑角度,以及期权理论在公司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给公司战略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