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研究综述及其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诞生于西方证券市场上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是公司债券与股票的融合与创新,兼具债券和股票期权双重属性。国外可转债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可转债定价的期权方法、可转债发行公告日的财富效应、可转债的赎回策略及可转债发行与赎回对股价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目前来说,属于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其兼具债券和期权的双重性质,日渐受到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重视。然而就尚德电力有限公司破产重组这一事件,使人意识到上市公司在利用可转债融资时存在着一定的融资风险。文章通过对尚德电力可转债的研究,分析这些风险的形成与规避。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起步很晚,研究文献不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转债的定价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研究方法也多借鉴西方的期权理论和数学模型,而时可转债的资本成本及务款设计研究较少.文章就我国学者对可转债融资的研究文献作回顾并进行评述,以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可转债市场.  相似文献   

4.
论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兼有债务性与期权性的中长期混合金融工具,可转债属于公司债券的范畴,它赋予投资者一定的权力,即投资者可依其意愿选择将债券持有至到期日,获得本金和利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将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  相似文献   

5.
Black-Scholes模型在可转债定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债集股权和债权的双重优势,正在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新型的融资工具。可转债的价值由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而期权价值的确定是可转债定价中最重要的内容。本文通过比较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四种期权定价方法,以Black—Scholes模型为工具,以金牛转债为例,对可转债的期权价值进行了评估,为可转债定价理论的应用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A股市场上,除了1992年10月深圳宝安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了年利率为3%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之外(以下简称为可转债),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企业申请发行可传债。从今年上半年起,这种情况却大大改变了,有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发布拟发行可转债的消息。例如,青岛海尔拟发行25亿的可转债,东方电子拟发行10亿可转债等,沉默了许多年的可转债近期被上市公司看好,一下子“热”起来了。其实,可转债是国外常见的一种的金融品种,但对于国内很多人来讲仍是陌生的。那么,可转债究竟是怎样一种融资工具?能否形成一种吸引人的融投资新品种,进而为企业和投资人开辟一片新的领域?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做出探讨。 一、可转债的概念和一般属性 可转债首先是一种债券,有确定的债券期限和利率,但同时它又是附有“转换条件”的债券,即持有人在一定时间内按约定的转股价格转成公司的普通股,在我国发行可转债的主体有两种: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非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是一种附有约定条件的公司债券.是在普通公司债券基础上附加一个选择权。如果可转债投资人行使这个选择权,就可以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以事先约定的转股价格将债券转换成股票.从而获取股票价差。当然,可转债投资人也可以选择不转股.而将可转债持有至到期,获得债券的利息收入。约定条件的实质就是期权,与股票认股权证类似。因此我们可以把可转债视做债券与认股权证相互融合的一种创新型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8.
可转债兼具股性和债性,其价值由纯债券价值、转换价值和期权价值三部分体现,主要由期权价值决定.股价走势决定可转债期权价值,是影响可转债价值的重要因素.可转债具有弱市抗跌、牛市滞后上涨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混合型筹资工具可转换债券因有助于实现发行公司、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利益协同,而愈发受到资本市场和投融资者的青睐.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特斯拉凭借出色的融资能力多次化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本文基于特斯拉近年来可转换债券融资活动,剖析其融资设计方案和融资风险,提醒其他公司在利用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时要审慎选择发行时机,合理设计融资方案,强化可转债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混合型筹资工具可转换债券因有助于实现发行公司、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利益协同,而愈发受到资本市场和投融资者的青睐.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特斯拉凭借出色的融资能力多次化解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危机.本文基于特斯拉近年来可转换债券融资活动,剖析其融资设计方案和融资风险,提醒其他公司在利用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时要审慎选择发行时机,合理设计融资方案,强化可转债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