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及均等化的财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基础设施为代表性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的测算表明,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投入、人均受教育程度、办学条件和教师水平方面;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城乡公共卫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投入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方面;城乡基础设施差距主要表现在道路尤其是饮用水的安全方面。下一步,应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财政制度着手,设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机制。  相似文献   

2.
政府提供的基本服务中包括义务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是我国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我国农村义务发展缓慢,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存在差别,其主要原因就是政府责任缺失。因此,需要政府贯彻教育公平理念,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了有效的解决此问题,必须依靠政府行为,通过财政制度的安排,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等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社会融合是当前湖北省面临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统筹城乡发展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很多时候,由于财政相对并不宽裕,加之各地市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情况,具有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在当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是一种政府应该提供的特殊的公共产品,其均等化的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河北省义务教育的非均等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上。本文从落实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健全教师流动机制、优校带弱校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河北省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5,(31):235-240
在明确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实现均等化的制度要求并指出我国气象公共服务存在的非均等化问题:区域间服务质量差距大、城乡间机会均等难贯彻、服务供给滞后于发展需要、缺乏特色制定的灵活性。同时,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转变政府考核指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落实区域内转移支付;实行城乡统筹的服务供给制度;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供给;加大公众参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其重要的追求目标。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使得义务教育均等化面临严峻挑战,也凸显了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中的重要性。本文从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浙江省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现状分析,提出一个可供选择的因素法模型,对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为目标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但客观存在的地区、城乡和学校差别导致了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均衡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应该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为城乡教育公平提供强大的支撑。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保证义务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乡失衡并没有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遏制,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对非均等化形成的制度因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模糊及政府层级的非对称性财政结构等原因的分析,提出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乡收入差距调节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被赋予了重要性和时代性的内涵,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路径。通过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农民需求偏好的表达机制,有助于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的诸多问题,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并最终有利于调节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规模和投入结构不仅是发展义务教育事业的物质保证,也是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非常突出。随着免征农业税政策的实施,义务教育经费的缺口将进一步增大,同时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不断加剧,严重影响到教育的公平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种情况表明,中国城乡教育差别很大,农村处于“教育贫困”状态。相当多的农村儿童、青年和成年人因不能获得改善其生活水平所必需的教育机会,而与发展、现代化无缘。农村“教育贫困”的核心问题是城乡义务教育投入差距很大,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强化中央及省级支持义务教育的职责和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3.
想要让城乡的基本服务体系在建设上实现均等化,政府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当前的城镇化速度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结构与形态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此时的制度体系就会跟不上新的变化与脚步了,新的市场机制与技术手段在新的制度下,也得不到有效的配置,政府只有制定相应的过渡性制度,让产生的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并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让每一个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针对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认识,希望得出的结论,可以给相关人士带来具有参考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对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和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以较快速度增长.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使各地义务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0年。国家宣布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为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应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改善城乡二元化格局,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投入与服务业发展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教育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表现为倒“U”形,服务业发展对其影响为正“U”形。这种非线性关系主要表现为存在门槛效应。门槛模型表明,当教育投入与服务业发展跨越单重门槛值时,两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显著提高。从中介效应的影响机制看,两者通过政府管理效应拉大城乡收入差距,通过经济效应、人力资本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分配公共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提升农村人口质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界定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Topsis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从城乡公共服务发展差距和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对四川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目标提供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初步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筹措体制,经费保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级政府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的定位不明确。回顾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演变,总结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各级政府地位的变化,揭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中各级政府责任定位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廓清现阶段各级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非均等化问题,其实质是非均等化的国民待遇,这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城乡统筹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障碍。本文从制度的多维视角分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行政障碍,进而提出了破除行政障碍,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施行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进的一个重大步骤,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要加大财政对新农保的投入力度,以尽快扩大制度的覆盖面,并提高制度的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说,这有赖于政府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只有这样,才有财力与精力提供包括基本养老保障在内的基本公共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