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帆  周健勇 《物流科技》2021,(2):126-130
城市轨道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利用一直备受关注,实现站点周边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节点—场所模型对杭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部分站点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同发展状态进行实证研究,建立站点地区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结果,结果显示案例站点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状态存在差别,最后根据发展现状分析原因并给出促进站点周边协调发展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轨道交通典型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轨道交通典型站点东直门站、回龙观站和人民大学站为对象,分析各站点周边2000m范围内以及不同环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率、信息熵、均衡度等指标,揭示不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位于城市中心和城市外围的轨道交通站点,其周边的土地利用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东直门站周边的土地利用强度大,复杂程度高,土地利用较为成熟;回龙观站周边土地利用率较低,以住宅用地为主,其他功能用地有待开发;人民大学站周边土地开发程度较高,但利用类型相对单一,集中于科教、商业、居住等功能。东直门站和回龙观站2000m范围内均以住宅用地为主,但两者的内外圈层界限存在差异;人民大学站与东直门站的多种功能均高度集中于0~500m的内圈层,但东直门站周边以住宅用地为主,人民大学站周边是办公用地和住宅用地共同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陈超 《价值工程》2019,38(6):22-25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对于新区的规划、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土地投入与产出、使用强度、结构布局、可持续利用度四个维度构建评雄安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可拓物元模型对雄安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认为,雄安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属于中等水平,土地集约利用并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尚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据此,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公益性、经济外部性都很强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其高效的通达性促进周边住宅升值明显提升。科学地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对合理规划沿线住宅项目开发、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周边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构建了半对数形式的特征价格模型。经过分析得出住宅距离轨道交通线路的远近、所处的位置、周边1000m范围内公交站点的数量以及住宅至市中心或中央商务区(CBD)的实际距离四个变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比较显著,并且探讨了地铁站点与住宅距离减少,对住宅增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站是供旅客乘降、候车、换乘的地下建筑空间,在感观上和使用上对旅客的影响最大。地铁车站的设计涉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许多方面,包括土地布局、空间利用、流线设计等:文章简要论述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车站的设计原则、地铁车站间距计算、地铁车站类型以及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地铁规划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还能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所以科学、合理地进行地铁线路选择及站点区域土地利用的规划很有必要。文章以西安地区为例,对西安地区地铁线路选择及站点区域土地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才胜 《价值工程》2019,38(28):90-92
依据《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运用组合赋权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其因子障碍度水平测算。研究表明:截至2017年底,研究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为81.03分;土地利用强度障碍度为0.17,其后依次是土地利用程度、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分别为0.09、0.08、0.02、0.00。研究区用地效益水平良好,监管绩效突出;土地利用强度障碍因素是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及运转效率,交通承载力是交通系统的重要表现,且和土地利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建立了不同城市规模的土地利用与交通承载力的指标体系,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利用Max DEA实证分析不同规模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承载力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超大城市土地利用对于交通承载力的相对协调性较好,而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交通承载力对于土地利用的相对协调性较好。总体来说,超大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程度相对较好,但是交通承载力发展程度较差。特大城市土地利用相对发展程度和交通承载力相对发展程度都较差,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则土地利用发展相对较差,但交通承载力发展较好。结论对从土地利用角度,研究不同城市的交通拥堵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辉河湿地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文章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对辉河湿地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利用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定量研究了辉河湿地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8年的15年间,辉河湿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为显著的是无水湿地,并且辉河湿地面积萎缩较大.评价结果可作为今后辉河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治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詹斌  冯乐 《物流技术》2016,(4):78-82
在借鉴现有农村物流服务站点选址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起农村物流服务站点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TOPSIS模型对农村物流服务站点选址进行评价。利用信息熵法和本征向量法求出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并将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进行融合。采用Minkowski距离替换传统TOPSIS法中的Euclid距离,对各农村物流服务站点选址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了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计算简单,决策较为科学,是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快速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热潮在我国的兴起,快轨的建设与沿线土地利用的有机结合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讨论了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就快速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的性质、强度,快轨影响区内地价的制定,沿线土地利用的控制管理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High-speed railway (HSR) have become the main transportation mode in China and a crucial contributing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HSR on urban land expansion in China. The multi-stage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 estim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xplore the cases of 35 mega cities. The main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 1) Opening HSR can positively influence urban land expansion, as evidenced by the 9.5% increase in the urban land expansion index after such opening. 2)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HSR station and route can accelerate urban land expansion. Each newly added station increases the urban land expansion index by 2.4%, and urban land expansion increases 4.8% when a new HSR route is added. 3)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opening of HSR on urban land expansion generally have a time lag of five years. 4) Compared with cities in the east, the midwestern one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the impact of HSR. The net effect of HSR on urban land expansion for midwestern cities is 10.9% higher than that for cities in the east. Furthermore, the mechanisms of the effect of HSR on urban land expansion are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HSR and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local governments’ land finance alongside the development of HSR.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灰色用地”选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灰色用地"规划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适应性,指出这种动态用地规划模式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和利用效率,解决轨道建设投融资的部分问题,并结合苏州轨道2号线建设对轨道站点周边"灰色用地"选区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机耦合是提高城市用地效益,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城市整体功能提升的前提和保障。文章利用比例变化指数和Granger因果法对重庆市城市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耦合关系的实证研究显示:重庆市城市产业结构变化滞后于城市用地结构变化,城市用地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差距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即重庆市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机耦合在经历了非同步变化后逐渐步入同步变化的轨迹;短期内,城市用地结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随之,产业结构又反作用于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同步变化轨迹还没有出现,这说明城市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互为因果的关系应在长期的调整、协调中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用地结构失调等各种问题日益突出,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又相对较弱、管理尚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以城市发展规划为总领,合理控制各类土地的使用,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以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不同规模的城市其用地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中国660余个不同规模城市的用地效率分析,在总结和分析了传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城市用地效率分析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极化模型.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城市发展的方向一极是大型化,发展成为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人口100万-400万);另一极是小...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规制和利导原则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论文认为由于城市中存在大量的负经济外部性,应建立与市场有机结合的一套规则或制度引导城市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像市场规制在其他领域一样,城市管理和规划中的市场规制原则为: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者可以通过对自己掌控的、影响城市发展和空间配置的要素的规划来引导城市达到其合理结构.因势利导的原则除了系统性外,还有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论文对规制和利导原则在交通结构和交通定价、土地合理定价与土地利用、城市空间战略、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城市发展与土地供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is a study in positive economics. Two- and three-sector model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n urban land and housing markets of land use controls such as minimum lot size, maximum density, and maximum bulk requirements. The effects of these controls on rural-urban land conversion and on the effects of property taxes on urban land markets a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land use requirements are found to accelerate rural-urban land conversion in some cases and affect the impact of property taxes on urban land and housing markets.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tends a recent von Thünen-type model of urban structure by Mills to include two competing forms of transportation, and then compares simulated representative American and European cities with respect to size, density, and land rents. Assuming consumers minimize costs in choosing between competing travel modes, the 19-equation model demonstrates that land rent differentials are diminished by adding an alternative travel mode, and that transport capacity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fare structures in determining transit patterns and land use. American urban structure appears to resemble European urban patterns as transportation modes prolife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