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选取河南省境内已经开通站点且运行5年以上时间周期的14座高铁枢纽站区为研究样本,通过卫星高清图像获取研究站区空间发展的影像资料,采用扇形角度分析方法探讨了现阶段站区和城市建成区之间的空间形态关系,总结了不同关系层级的站区类型与空间增长特征,针对不同空间关系类型的站区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研究的结论为:(1)站区空间扇形角度和站城空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呈正比;(2)依据站城空间关系特征可以将高铁站区划分为融合型、嵌入型和分离型三类站区;(3)从站区自身的角度阐述了不同形态关系类型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辨识中东铁路沿线城镇站区历史空间,还原早期站区规划空间特征,立足于句法分析视角以中东铁路二等站站区为例,借助GIS技术,从全局集成度、局部集成度、可识别度3个方面探讨中东铁路二等站站区规划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站区城镇空间集成核围绕站点分布,且站点周边空间便捷度较高;其次城镇重点建设空间分布于铁路两侧,城镇空间形态上呈现出:扩张与聚集两类形态;再者二等站城镇规划空间的可理解度与协同度相关系数主要位于0.3左右,可识别度较小,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在于城镇站区整体路网规模较小以及路网形式不规整。  相似文献   

3.
从空间利益主体理论出发,以欧洲里尔工程、日本东京高铁站和德国斯图加特21工程为例,分析说明政府主体、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对高铁站点的建设与规划的影响作用。之后通过选择高铁发展较为成熟的中国、荷兰、日本三个国家的高铁站点建设与规划发展过程进行剖析,进一步探讨空间利益主体对高铁站点建设与规划的影响。结论表明,在高铁站点地区建设与规划过程中,需要能够有效组织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发展机制,这种机制应包括政府性主体远见性的规划和领导,社会性主体和市场性主体的共同支持,以及不同主体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三个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4.
贵州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在国家新型城镇化,"一路一带"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借由高铁的契机,落实国家战略意图,融入西南区域乃至全国主要经济区,重构和优化区域关系以及城市空间结构成为重要目标。从当前背景分析、现有问题认知和既有格局梳理出发,提出高铁时代贵州空间发展的主体思路,并从交通廊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构建协作为目的的产业升级平台,以及高铁站点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围绕高铁站区的国土开发客观上能够形成高铁新城随着我国高铁战略的推进,高铁站点猛增,所在城市一拥而上进行高铁新城规划,形成了独特的“高铁新城热”.但各规划偏重于高估高铁效应,新城建设出现大跃进与功能不调;偏重于对“高铁红利”的汲取,忽视了相应使命的承载.最终,高铁新城出现了“萧条者众、繁荣者寡”的不良态势.通过对已有规划的梳理,归纳出我国高铁新城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从多个维度给出了一系列建设建议,以期为处于高铁时代的地方政府给出“警示”与出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凸显,大型交通设施已被许多城市纳入筹划建设中,由此引致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增值效应已被广泛关注。以城市轨道交通、高铁站区、跨江通道为主要对象,从大型交通设施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范围、影响时效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并展望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以期为解决城市房地产价格分异的现实问题和践行健康城市化之路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在影响范围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根据所处区位不同对房价的影响范围在1km至4km不等,高铁站区影响范围相对有限在2km以内,跨江通道影响范围可达3.5km至7km;(2)在影响时效方面,大型交通设施的规划、运营阶段对价格产生正效应,施工阶段可能对价格产生负效应;(3)在研究方法方面,空间扩展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空间异质模型的引入,使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描述更为细化,提高了拟合效果和预测准确性;(4)未来研究应重视不同交通设施的联合影响,并加强设施对房地产价格负效应的关注,同时也亟需集成新兴的大数据和空间分析方法多视角挖掘房地产价格空间分异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系统分析白塔寺保护区的基本条件,从落实规划法规、彰显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现状、推进世界城市战略等角度论证了白塔寺保护区进行综合整治与更新的必要性.认为白塔寺保护区在建筑保护、风貌保存、交通连接、设施配套、规划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需要在文物保护与环境整治、空间布局调整、基础设施配套、地下空间开发、划分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与更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深圳进入存量管理时代,城市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存量空间功能提升、效益提升再开发受阻、多元主体的改造复杂性提升,以及城市规划体系的局限性显现等.为此,深圳不断寻求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创新发展.基于近年来深圳规划行业对城市发展单元的研究和实践,阐述深圳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发展单元规划作为面向实施、面向过程和面向协调的综合规划,在协商模式、制度政策、开发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新建高铁站区综合开发作为促进高铁建设可持续的举措之一,被给予厚望,却推进缓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不完善是主要原因之一。现行制度下,我国新建高铁站区综合开发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对铁路主体而言不公平。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分配机制,在机制完善对策上,近期在铁路主体开发能力不足时,宜采用地方政府将部分税收返还给铁路主体的方式,或合理确定高铁站区没建高铁时的平均地价、再将土地出让金中多出部分返还给铁路主体的方式;远期在铁路主体具备开发能力后,可通过确定周边土地没建高铁时的平均地价,以此价格将周边土地使用权出让给铁路主体,由铁路主体自主开发或与开发商合作开发。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开发强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功能导向,将轨道交通站点划分为居住型、中心型、枢纽型三种类型,确定站点的空间影响区,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用地开发强度的影响作用。提出站点地区开发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一般规律。同时考虑分类站点开发强度控制,针对三种类型站点分别提出适宜的开发强度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经济》2017,(12):160-166
透视高铁网络对站点区域的影响机理,是科学引导站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系统的视角,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高铁网络对站点区域交通:人口、产业以及环境的影响机理模型。通过广州南站新城案例,对高铁网络影响站点区域发展进行动态仿真。研究发现:高铁网络对站点区域交通可达性、客流量影响显著;对常住人口、第三产业等高铁站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短期内影响不明显,负面的环境影响可阻碍高铁站点区域的发展。因此,高铁网络的多种影响要素的复合作用共同决定了高铁站点区域的发展,其中交通可达性是支撑其发展的基础,人口活力(客流量和常住人口数量)是其经济增长的关键,治理站点区域环境有助于提高其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高铁沿线建成环境对旅客换乘时耗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站是旅客实现跨地域交通联系的重要节点,其建成环境特征对旅客的出行行为和时耗具有重要影响。以常州市和无锡市的高铁站为研究对象,探索影响旅客换乘时耗的主要空间因素。研究得出三点主要结论:高铁站换乘时耗是旅客单程出行时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旅客的出行质量;旅客在不同类型的高铁站换乘,所需的换乘时耗具有差异,体现出“同一城市中,中心区高铁站换乘时耗短,边缘区高铁站换乘时耗长”的特征,旅客单程出行时耗有待进一步压缩;高铁站站区整体空间布局和站房空间内部设计,是影响旅客换乘时耗的间接因素,并且目前我国的高铁站设计仍然以“等候式”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援藏工作推动下,西藏的城镇化建设迎来了“跨越式”发展.通过对特殊的城镇化模式与特色城镇需要的矛盾反思.结合历次援藏规划与设计实践,对西藏地区城镇建设在产业选择、城市格局、建筑风貌、用地开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认为城市风貌规划具有塑造城市个性、提高管理绩效、改良城市景观等作用.认为国内风貌规划起步较晚,目前存在着规划理念落后、分析方法主观、规划内容面面俱到、规划成果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针对上述问题,试从规划理念、规划方法、规划内容、规划成果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风貌规划的可操作性加以探讨,并以台州市路桥区的城市风貌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首先通过回顾珠江口湾区(或相似概念)的相关研究,总结它作为跨界合作区、新兴经济区和核心功能地区的多层次功能内涵,指出实现多层次功能内涵意味着对区域协调规划的更高要求。随后,从珠江口湾区发展目标的多层次性、行政区划的复杂性、规划效果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提出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思维框架,从时间、空间、各专题研究间协调等角度思考和建构科学有效的区域规划系统,实现珠江口湾区丰富的空间内涵与可持续发展。最后,通过珠江口湾区交通规划案例,说明如何在本文提出的思维框架下探讨某一具体规划对区域发展过程的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铁站点可达性是高速铁路带动站点所在城市发展甚至是促进整个区域发展的关键,综合交通网络的协调发展对提高高铁站点可达性具有重要作用。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利用2006年、2011年全国公路网数据,2003年至2010年列车时刻表数据及2010年全国六普人口分乡镇数据,基于公路网及列车时刻表对天津市塘沽火车站开通高铁前后的可达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铁给火车站带来了"时空收缩"效应,对可达性增量的影响达62.84%;公路网对于可达性的影响仍不可小视,公路网的改善占可达性增量的40.44%;而高铁引入后塘沽站普通火车停靠车次的减少引起了可达性的下降,对塘沽火车站的可达性影响为-3.28%。  相似文献   

17.
正群众性体育活动集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于一体。目前,铁路站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活动内容和形式愈加丰富多彩,为创建职工体育示范基地奠定了基础,此举成为铁路站区体育工作的创新思路,是开创职工体育工作新局面的重大举措。本文结合武汉铁路局麻城铁路俱乐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实践,为体育示范基地建设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一、建设高质量体育设施是文体活动的基础麻城作为武汉铁路局较大的铁路站区,常年居住在此的职工有5000多人。京九铁路线开通十多年来,"扎根在京九,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对城市住房发展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轨道交通对城市住房价格和空间分布、居住用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及影响的时效性等各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得出以下结论:除个别区域和时段外,轨道交通将引起沿线住房价格上涨,位于郊区、开发成熟度低的地区和中等价值的住房价格上涨最为明显;轨道交通将引起沿线居住用地开发强度的提高,提高的幅度与站点的功能关系密切;轨道交通吸引住房需求向轨道线路和站点附近集聚,并使市中心的居住需求向郊区转移,加快郊区化进程,同时改变中心区住房的类型结构,最终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轨道交通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具有时效性,影响程度随规划、施工、运营等不同时期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城市风貌规划是通过对城市历史文脉进行挖掘,从而引导城市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的一项专项规划.本文从整体的城市设计角度对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和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城区风貌规划为例,介绍了风貌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规划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高密度居住空间具有人与公共资源矛盾凸显、疾病扩散风险、个体健康要求增加等相关健康的多方面挑战。面对这样的背景,通过格林模式的指导,将医疗建筑学研究层面的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应用于规划层面,通过住区规划布局分析、社会学因子影响、外部空间物理环境性能、流行病学评估四个方面的研究,构建健康视角下循证规划(Evidence-based Planning)——高密度住区规划应用研究框架。该研究框架能够促进居民健康的规划导向,在既有高密度住区现状中总结现状规律、发现规划问题、提炼关联模型、建立策略体系,并用于指导未来的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