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的发展中国家。就业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它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尤其在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坏,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制约着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在此,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不例外,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现实话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是个庞大的社会群体,13亿中国人农村劳动力就超过4.8亿,他们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同时,农村劳动力也是相对弱势群体,就业地点比较集中、大多缺乏专业技能、酬薪也是较低的一档。因此,如何让农村劳动力最大程度充分就业,使其创造出更大的财富,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目标,要做到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一个突出的矛盾。就业和再就业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对于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营造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业和再就业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改革持续深入进行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我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并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纲要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就业优先的由来和涵义 就业优先的由来 1995年,联合国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宣言》中庄严宣告,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承诺:"将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个基本优先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特别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解决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备受国民的关注,面对过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冲击.实现就业是解决人民生活的根本、 促进国家安定的策略、 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或到底,就业问题的解决与否将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是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的,书中将经济体系的自发运行和有效需求不足相结合,进而分析与充分就业的关系.因而得到了政府应该积极干预经济,扩大投资,从而改善国民需求以促进充分就业的结论.关于这一理论,可以相对准确的分析我国在改善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促使过量劳动力顺利就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促进就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消灭失业是不可能的。但是,把失业率限制在自然失业率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却可以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就业问题,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笔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1.把失业率和新增就业机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2.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调控失业率;3.保护就业弱势群体;4.维护就业公平;5.积极开发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7.
做好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是关系到京华社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河南省新乡市京华社区党委在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星级社区"活动中,从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外地建设经验,坚持统筹就业的理念,从构建就业平台、完善就业机制入手,抓细抓实充分就业工作,为全社区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打牢基础。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促进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今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的致辞中强调,要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是让更多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应该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创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相应的财政、  相似文献   

9.
地处湘西北部的湖南省永顺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被列入西部大开发范围。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经济转型,在新旧体制摩擦与碰撞中,本就脆弱的就业环境中更加凸显着日益尖锐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困境与矛盾,这已成为关乎当地社会稳定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一个实现社会和谐、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难题。破解弱势群体就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充分就业是我国宏观调控四大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政府把就业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就业态势一直平稳。即使是2012年经济增速下调,就业状况仍然没有让社会失望。有个饭碗仅仅是劳动者的基本诉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劳动者心声节拍统一了起来。但是对于一个有9亿多劳动者的国家来说,实现高质量就业并不容易。这个难题如何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受到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影响,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诸多影响因素,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充分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成为近期我国社会的最强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逐步进入社会转型期,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也随之分化、重组,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逐步形成,由于针对多元社会的利益诉求机制缺位,从而产生出许多社会矛盾,特别是一些享受改革成果很少的弱势群体,其利益被一再侵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进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成为我国就业工作中的突出矛盾,特别是在一些老工业基地、独立工矿企业多的地方,"4050"下岗人员较多,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更大.而这一弱势群体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困难重重,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能力相对较低,且容易受到就业市场排斥.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社会保障体制和法律,但是针对4050这一特殊的人群关注还远远不够.所以努力实现4050人群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充分就业     
小志 《中国就业》2011,(4):14-15
理解"充分就业"的涵义,制定相应发展战略,对做好我国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充分就业概念的提出与递延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凯恩斯(1936年)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凯恩斯认为,通过刺激有效需求增长来增加就业岗位,就能消除"非自愿失业",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是指劳动者全部都就业,而是指在一定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就业的状况。此时,因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仍会存在供求不匹配的摩擦性失业。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率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称为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家们最初认为自然失业率降至2—3%即为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非正规就业具有就业领域宽泛、方式灵活、成本低、准入条件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已引 起我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无法通过劳动力 市场的自发调节来解决,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因此,分析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弱 势群体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相关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辽宁省的就业问题较为突出,成为政府再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解决大龄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辽宁省政府从落实“三个代表”的高度,积极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以利于社会稳定。一、弱势群体再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到2001年末,辽宁省各类离岗职工216万人,其中,有就业要求的有180万人。为了安置这些人实现再就业,辽宁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在就业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交织状态下,就业弱势群体仍在持续扩大,值得认真关注。弱势群体再就业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自身…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社会和谐之基,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面对当前和今后我国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革,"蚁族"问题日益凸显,"蚁族"群体已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开展就业指导、完善就业平台和就业政策等措施,以此来更好地解决"蚁族"群体这一社会问题,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殊就业困难群体。他们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困难重重,有的甚至夫妻双方失业,加之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相当困难。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把促进弱势群体就业作为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