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当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运用数字化技术参与文化的建设和保护。文物数字化保护是现代文物资源与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运用三维数字化展示技术记录了一架国民革命时期的文物,即:国民革命75山炮的相关视频、照片、录音等。基于复杂结构类革命文物三维数字化展示技术的研究,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传承了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2.
陈一红 《价值工程》2014,(27):279-280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音乐专业院校的图书馆可以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人员优势,采取数字化的形式来参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本文主要就如何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保存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更有利于其传承和保护。文章以潮剧为例,从拓宽市场、遗产传承、节约成本、规范管理等方面分析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的意义,并提出潮剧数字化开发的具体模式:构建数字博物馆、开发数字影视媒体产品、深化现有网站建设、开展数字媒体教学,以期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书羽 《管理学家》2020,(2):153-15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在大数据的时代环境下,我国数字化信息不断发展,但社会各界还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珍贵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工作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文章将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的川剧系为例,论述川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川剧文献资源数字化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5,(3):119-122
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科学的进步,全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其中,全息技术与文化生态的结合是发挥科技手段保护人类文明、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举措。这种技术与文化的运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这种技术与文化的运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丰富受众体验方式,在商业开发中创造收益发中创造收益,以文化旅游业的形式拉动经济增长。本文以赣文化为例本文以赣文化为例,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全息技术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的潜力、策略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日渐觉醒,全国各地争相建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客观分析了博物馆建设的积极意义的同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特征,提出了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和阶梯,但决不是其最终归宿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康婉平 《民营科技》2009,(10):138-13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阶段还是一个较为新鲜的研究领域,这项工作涉及面十分宽泛。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希望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更新结合起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更新都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与利用方式。提出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个层面上融入到城市之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文物进行展览,为有效保护文物,使其不出馆,起到保全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建设和保护,文物数字化是现代文物资源。当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使用数字化进行复仿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运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革命文物的复仿制,即:日本造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基于复杂结构革命文物数字化进行复仿制技术的研究,既有效保全文物,又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等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和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开  李陶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7):133-140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所构建的城乡文化遗产体系量大面广,数据信息与保护状况十分复杂,通过多元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全国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资源现状、提升保护与管理水平尤为迫切和必要.基于文献研究、现状研究和需求调研,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研究并建设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信息系统,旨在推动全国名城镇村的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展示及长效保护机制的完善,构建全国名城镇村保护管理信息化"一张图".  相似文献   

11.
侯君奕 《价值工程》2011,30(28):130-131
本文从分析陕西华县皮影的历史和现状及对其保护的必要性开始,到探究其实施数字化保护的方法,提出皮影艺术若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坚持数字化创新,及其数字化过程面临挑战,从而证明数字技术参与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艺术是一个实用且具有创新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保护模式,分析了对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参与式保护的必要性,提出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式保护的运行机制,指出社区居民应成为保护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将保护和当地社区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参与式保护成为一种新的保护模式,值得在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沅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丰富且多元的特征,而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工作,则对于沅水流域文化传承与发扬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升沅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工作成效为出发点,在对沅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档案化保护状况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沅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阶理论和烙印理论尽管指出了决策者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的影响,但却鲜有研究将二者结合。本文以决策团队为分析单元,使用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以数字化转型战略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技术并购为研究情境,检验了高管团队内部的异质性是否会影响企业进行数字化相关的技术收购。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团队在年龄、性别构成上对数字化战略的偏好存在差异。进一步地,聚焦高管的烙印特征,本文发现技能性烙印和制度性烙印的差异在影响企业从事数字化相关的技术收购上显著;而经验性烙印则对并购决策没有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寅 《财会月刊》2024,(7):25-29
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本质,结合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内在特征和价值能力,对新质生产力赋能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运行机理与逻辑框架展开系统研究。技术生产力、要素生产力、融合生产力、协作生产力、开放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良性的重塑运行能力构建了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促使会计数字化转型的要素系统、技术系统、场景系统变革升级。新质生产力赋能会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及运行机理奠定了会计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该逻辑框架以数据要素为底座、数字技术为广义会计场景提供数字化能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会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也使得会计面临着由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而引发的机遇与责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图书馆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逐渐成为了一种由传统图书馆同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具有复合特征的图书馆。本文将就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也有助于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现结合福建省泰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对运用商标战略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索,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特征,分别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地理标志等具体知识产权制度,去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提出立法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许多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传统艺术销声匿迹或被历史的浪潮推向边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是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和制定障碍,并提出了自己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许多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传统艺术销声匿迹或被历史的浪潮推向边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是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和制定障碍,并提出了自己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