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准则中规定企业所得税均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定义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对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准则中规定的账面价值和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进行比较,将二者的差额计入到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然后确定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是因为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该方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即暂时眭差异分别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最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3.
一、新所得税会计处理原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指出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资  相似文献   

4.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陛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首先根据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相似文献   

5.
正所得税会计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确定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该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本文拟就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做出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6.
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为企业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企业在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时,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所得税费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会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观,从利润的本质——所有者权益的净增加额出发,计算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也就是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8.
所得税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两者分离的程度和差异的种类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18看过你——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在该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步骤和程序包括: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及其种类;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确定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0.
于国军 《会计之友》2012,(35):83-85
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我国的所得税应当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要求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每期的所得税费用。然而,实践中的许多暂时性差异并没有纳入其核算范围,使得所得税会计核算不够完整和全面,存在相当严重的局限性。文章通过案例对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其二是非资产负债表项目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本文仅对非资产负债表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介绍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的基础上,分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性质与产生的原因。通过案例,探讨借助T字型账户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方法,为突破所得税核算的难点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其二是非资产负债表项目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本文仅对非资产负债表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要求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法核算所得税,新准则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暂时性差异是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以及所得税费用的核心,本文从会计人员运用的角度剖析暂时性差异并探求运用的简便方法.分别介绍了暂时性差异的范围和本质,并按资产负债分别举例说明其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有关所得税核算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问题是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确定了,其暂时性差异也就确定了,相应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文针对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 《财会通讯》2008,(3):74-7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我国所得税会计,既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与国际所得税会计趋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怎样判断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怎样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点,文章主要针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同时国际上也流行的所得税会计方法。该方法从资产负债表出发,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费用,加上当期应交所得税形成当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莉 《企业研究》2011,(7):111-111
新所得税准则取消了以前的会计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并引入了资产、负债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明确了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本文将从所得税会计的定义出发,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中将会计与税法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研发支出形成无形资产、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职工教育经费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股息、红利不影响递延所得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