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报问询函制度是我国证监机构推进监管公开、强化事后监管、助力监管转型所做的制度性创新.在这种监管压力下,企业是否会调整税务筹划战略?文章以沪深交易所披露的发函日期为准,选取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OLS模型实证检验收到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司税务筹划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被问询公司相比,收到年报问询函后企业税务筹划行为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以并购重组类问询函为代表的非年报问询函对企业税务筹划具有抑制效应;当区分企业产权性质时,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非处罚性监管的经济后果理论成果,扩展了企业税务筹划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并对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交易所质询作为资本市场一种重要的非处罚性监管手段,主要聚焦上市公司的风险敏感事件,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而在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在进行定价决策时是否会将交易所问询监管视作一种风险信号?以2015—2017年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交易所问询监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到交易所问询函的上市公司其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未收到问询函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一段时间内被频繁质询,审计师会对其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特别是收到与会计信息相关的问询函时,审计费用增加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2015—2018年深交所发放年报问询函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年报问询函这一非处罚性监管方式对被问询企业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年报问询函制度对提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具有正面促进作用,收到年报问询函后,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年报问询函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上市公司,以及国有上市公司,对于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以及非国有上市公司,该效应并不显著。本研究为年报问询函制度的有效性提供了实际证据,其政策启示在于,应继续实施并强化年报问询函监管制度,对于被问询后仍存在重大纰漏或失范的上市公司,应加大对企业及其高管的信息曝光和惩戒力度,从而增强年报问询函制度对两职合一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及其高管的震慑力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证监会监管转型的重要手段,非处罚性监管受到政策制定者以及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以问询函机制为载体的监管方式使得上市公司年报“卸妆”,公司存在的疑点问题暴露于公众,令投资者拍手叫好。而审计师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是否会将问询函视为一种风险预警信号,从而改变其审计定价决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利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5—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交易所发放年报问询函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年报问询函与审计定价呈正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审计成本的度量指标——审计延迟,进一步揭示审计定价提高是审计师要求风险溢价补偿的结果,审计师并没有对收到问询函上市公司增加更多的审计投入。这种相关性在非国有性质、内部治理水平较低以及处于市场化程度较差地区的公司中更为明显。上述结论不仅丰富了问询函与审计师定价行为的文献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问询函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为研究对象,以2015—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后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且问询函的严重程度越高,即问询函包含的问题数量越多、公司被问询次数越多、越延期回函,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进一步基于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小规模、非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更为严重。文章丰富了关于交易所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研究,为证券交易所切实履行一线监管职责,维持良好资本市场秩序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5—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年报可读性视角研究财务报告问询函在审计联结关系中能否发挥监管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发讯公司)被问询后其年报可读性提高,与其具有审计联结关系的公司(受讯公司)年报可读性也会显著提高,即问询函具有监管溢出效应。尤其是当发讯公司投资者关注度高、媒体报道多或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时,问询函监管更容易产生溢出效应,能够更明显地提高审计联结受讯公司的年报可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问询函特征以及审计联结特征的异质性均会对问询函的监管溢出效应产生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丹 《财会通讯》2021,(8):95-99
文章以2014—2016年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问询函监管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问询函监管显著增加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跟随,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及分歧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当问询函监管强度越大、问询函内容涉及前瞻性问题时,问询函监管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现有研究重点探讨了财报问询函与审计行为的关系,非财报问询函对审计行为的影响尚不得而知。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寻非财报问询函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收到的非财报问询函数量越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非财报问询函更有利于形成客观的审计意见。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财报问询函通过揭示企业经营风险,进而影响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决策。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低、信息披露质量低以及没有超额配置审计师的样本中,非财报问询函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以问询函类型为切入点,深化了监管问询函与审计行为的相关研究,也为探索构建“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协同监管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赵浏寰  徐颖  范文娟 《财会通讯》2021,(14):67-71,92
文章利用交易所的问询函公告,以2015—2018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问询函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以及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比没有收到问询函的公司,当公司收到问询函时股价同步性会显著降低.根据问询函特征,一年内收到问询函次数越多、问询函内容为财务会计方面、回函长度越长、延期回函时,股价同步性也会显著降低.进一步分析,通过市场化进程和分析师关注度验证了信息不对称是问询函降低股价同步性的渠道.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缺乏稳健性损害了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如何进行有效监管是学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选取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沪深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制度对会计稳健性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显著提高了被问询企业的会计稳健性,且当同一年报被问询次数越多、年报问询函问题数量越多、年报问询函需要中介机构发表意见、企业延期回函时,提升作用越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负债率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年报问询函的监管效果更佳,同时监管依赖于信息环境,当企业信息环境较好时效果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年报问询函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独立董事履职独立性和强化投资者关注来提高会计稳健性。结论表明,年报问询函能有效提高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发挥一线监管职能,为监管层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分级分类监管”及提高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提供了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交易所监管问询是否导致审计师主动辞聘,后任审计师在审计定价方面是否与前任存在显著差异,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此,以2014—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年报及问询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年报问询函与审计师辞聘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相较于国有企业,收到问询函的非国有企业更容易发生审计师辞聘;(3)收到问询函且发生审计师辞聘的企业,后任审计师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研究结果一方面丰富了问询函的监管效用理论,另一方面拓展了前后审计师行为研究边界,对审计师审计定价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15~2017年沪深交易所发出的年报问询函进行解析,发现证券交易所对年报的问询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财务报告数据真实性、行业和企业战略、公司治理、重大事项和潜在风险以及关联交易公允性方面.建议上市公司重视信息披露质量,加强财务相关员工培训,加深员工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了解和认识,关注投资者对于信息披露的需求,并且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处罚机制.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兴一线监管方式,交易所问询函能否发挥证券交易所“风险预警”的职能要求?以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风险视角出发,探究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公司有更高的审计收费。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和高媒体关注度削弱了问询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表明“风险揭示效应”的存在;同时,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公司有更大的概率进行财务重述、卷入诉讼案件和受到行政处罚,进而提高了审计收费,表明“风险传导效应”的存在。结论从审计视角肯定了交易所年报问询函的风险预警作用,对于推动证券市场监管模式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上市公司公告年报后,交易所会组织专业人员对年报进行审核,并针对可能的疑问向上市公司发放年报问询函,要求公司回复并公开披露。基于这一制度背景,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2014年至2017年间年报被问询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当年度年报被交易所问询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盈余质量更差,表明交易所在年报审核中是有的放矢的,关注到此类盈余质量更差的公司;同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被问询的可能性低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表明交易所在年报问询中可能存在偏倚现象;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年报被问询后,公司次年的盈余管理程度依然较高,盈余质量并未得到改善,年报问询这一非处罚性监管措施在改善盈余质量方面的监管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5.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最为重要的特征和惯例之一。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会计原则,稳健性在实务中的应用应不断加强。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并以2006—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稳健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会计信息越稳健。  相似文献   

16.
王璟 《财会通讯》2021,(13):28-33
本文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内部人交易、事务所关联与会计信息可比性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事务所关联方式不同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具体为高管事务所关联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负相关,而独立董事事务所关联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正相关;内部人交易与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负相关;内部人交易显著增强事务所关联与会计信息可比性间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1年主板上市公司为基本研究样本,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将呈现出较低的会计信息质量,而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将呈现出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2008—2019年与政府审计的央企集团共用注册会计师的A股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行为一致性理论探讨了政府审计、监管问询函与异常审计收费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显著减少异常审计收费;在对异常审计收费的监管中,对于民营上市公司而言,政府审计这一“事前”监管与问询函这一“事后”监管存在替代效应;政府审计对异常审计收费的影响以及政府审计与监管问询函的替代效应在“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样本中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政府审计、民营上市公司监管以及异常审计费用三个方面的研究,为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以及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莉  王轶 《财会月刊》2023,(2):115-122
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及上市公司回函的公开披露,对投资者起到了一定的预警作用,那么承接被问询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业务的审计师是否会关注此类信息,这些信息又是否会影响其专业判断?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上交所与深交所全部问询函及被问询上市公司审计报告,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文本分析,重点挖掘“被问询”与审计师专业判断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被问询上市公司被出具的审计意见与自律监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然而审计师的专业判断并非完全依赖于上市公司是否被问询,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会关注问询函所披露的潜在风险,但其为被问询上市公司出具的审计意见仍源于对收集审计证据的专业判断及综合评价。自律监管针对上市公司会计处理、企业经营等某一特定方面进行重点关注,而外部审计是基于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发表独立意见,二者均是“守护”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沪深A股2010—2018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在公司避税中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揭示不同产品势力下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公司避税关系的变化.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与公司避税显著负相关;产品势力则与公司避税显著正相关;产品势力显著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对公司避税的抑制作用.通过研究可以为推动税制改革、公司合理开展税收规避策略及提高税收征管能力提供现实借鉴与参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能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