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据     
《山东企业管理》2010,(3):13-13
24.6%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为253.1亿美元,同比上升24.6%;内地对香港出口逾237.9亿美元,自香港进口逾15.1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山东企业管理》2014,(11):88-89
近20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双边贸易额增长14倍。2013年中俄贸易额达892.1亿美元,同比微增1.196。俄罗斯为中国第十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新签署的中俄联合声明中提到俄中贸易额2015年前增至1000亿美元、2020年前增至2000亿美元的目标。这些证明俄罗斯在不断提升对华外交关系的同时.亦已明确中俄贸易目标。  相似文献   

3.
继中俄贸易额在2004年首次超过200亿美元大关后,两国经贸合作在去年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俄贸易额升至29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增幅为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首,大大超过中俄经贸中长期规划中所确定的20%-25%的年均增速.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出 1、海峡两岸的贸易合作 近十年来,海峡两岸的贸易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逐年提高.在1996年至2006年间双边贸易额从189.82亿美元增长至1078.4亿美元,增长了468.12%.如今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七大出口市场,第四大进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相似文献   

5.
凌耀 《陕西审计》1997,(4):42-43
香港虽为弹丸之地,但香港在世上的经济地位却是相当高的。香港是目前亚洲的商贸投资中心,其地位紧随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荷兰之后.名列全球第八。香港与亚太地区的贸易额自1980年以来,每年平均以20%的速度增加,小小的香港,其对外贸易占亚太地区贸易总额的20%,仅1985年就达到了3634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李萍 《现代企业》2006,(9):28-29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中美贸易额从1977年的2郾9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200亿美元,中美贸易商品结构也由为数有限的产品种类扩大到几乎覆盖所有产品种类。综观过去25年的发展历程,贸易摩擦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逐渐成为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一、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1、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国加入W TO后,中美两国的贸易达到了相当规模。对美贸易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  相似文献   

7.
周河  王立杰 《数据》2004,(3):17-18
北京的服务贸易在我国内地名列前茅.国际收支账户反映,2002年北京服务贸易收支136亿美元,占内地15.7%;其中收入75亿美元,占内地18.8%.国际收支账户中有关服务贸易的指标分出部分项目8个,其中在"其他商业服务"中有细分出部分专业服务(属于知识经济)的5个,共计12个项目.北京各项服务贸易的规模和占内地的比重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香港贸易发展商是负责推广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外贸易的法定机构。在全世界主要商业中心设有40多个办事处。其中11个办事处设在内地,作为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贸易桥梁。  相似文献   

9.
浙江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东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和东盟在双边贸易、相互投资、承包劳务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自1995年以来,我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15%以上,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6.94%增至2001年的8.2%.东盟现已成为我国的第5大贸易伙伴,我国已成为东盟第6大贸易伙伴.据东盟的测算,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贸易总额将从目前的1.3亿美元大幅提高,接近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据统计,2002年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达到547.7亿美元,同比增长31.7%。2003年头4个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为220.5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45.1%。  相似文献   

11.
赵阳  邢岩 《集团经济研究》2007,(21):379-380
一、中韩、美韩贸易现状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往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双边贸易额由建交时的50.3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180.2亿美元.2005年底,韩国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使中韩企业开展贸易的环境更为公平、公正.两国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为落实两国领导人确定的2012年双边贸易达到2000亿美元的贸易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努力,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贵州对外贸易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虹 《集团经济研究》2006,(26):144-149
一、贵州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贵州在国家鼓励出口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全省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尤其从2000年起,贵州的进出口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据海关2000-2005年对我省对外贸易统计,进出口贸易在这五年内年均增长都在20%左右,2003年后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近几年的进出口量均在15亿美元左右,其中2004年达到了15亿美元,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同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3个百分点.进出口增幅在全国排名的三.  相似文献   

13.
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关系迅速发展,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1696亿美元,增长了67倍。2005年,中美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211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8%。2006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2626.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24.1%。伴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有了飞速的增长。到2002年,中国东盟的总贸易额超过500亿美元,自1993年的88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41.29/6。东盟在中国总贸易中的份额也从1993年的4.539/6增长到2002年的8.06%,东盟现在是日本、美国、欧盟和香港之后的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在东盟五国总贸易份额中的比重从1993年的2.079/6增长到2002年的7.17%,成为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据统计.2002年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达到547.7亿美元.同比增长31.7%。2003年头4个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为220.5亿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45.1%。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特点分析 (一)加工贸易增长迅速,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不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首要的贸易方式.2003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048亿美元,突破4000亿美元,净增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加工贸易出口24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在全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55.2%.加工贸易进口1629.4亿美元,增长33.3%,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9.5%.全年加工贸易顺差789.2亿美元,同比增长36.7%,比全国外贸顺差高出533.8亿美元,为保持外贸顺差和国际收支平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看点     
《经营者》2007,(8):10-10
<正>最欣喜:中俄经贸连续8年两位数增长3月27日,俄罗斯“中国年”组委会经贸组组长、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表示,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第一个100亿美元用了10年时间,达到第二个100亿美元用了3年时间,达到第三个100亿美元只用了一年半时间。资料显示,1999年以来,中俄贸易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年,中俄贸易额达334亿美元,同比增长15%。目前,中俄双方已经确定,到2010年使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800亿美元;到2020年,中国对俄投资额达到1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东方企业家》2014,(9):12-13
今年是中蒙建交65周年。中国连续10多年成为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中蒙贸易额从1994年的1.2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知道,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曾在2001年1月至8月达到了682亿美元,去年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美的出口贸易额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1.加工贸易是我国货物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外商投资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形式,将东道国高性价比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输出到世界各地以获取贸易利益。外商直接投资我国的企业主体为加工贸易型。入世10余年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贸易额占全部贸易额的比重持续稳定在53%左右,而对外加工贸易额占全部总加工贸易额的比重更是高达81.57%。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中,我国一般贸易差额有5年为逆差,2011年逆差为903.4亿美元。与之相对应,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差额也从入世之初的97.31亿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1305亿美元,对货物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率也从2002年的22%和27.5%分别上升至2010年的49%和41%。由此可见,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