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迎新怀旧     
我可真正是万万也没有想到,我能够活到八十九岁,迎接一个新世纪和新千年的来临.我经常说到,我是幼无大志的人.其实我老也无大志,那种"大丈夫当如是也"的豪言壮语,我觉得,只有不世出的英雄才能说出. 我的"无大志"表现在各个方面,在年龄方面也有表现.我的父母都只活四十岁多一点.我自己想,我决超过父母的,能活到五十岁,我就应该满足了.记得大概是在五十年代,我四十多岁的时候,忽发奇想,想到我能否看到一个新世纪.我计算了一下,我必须活到八十九岁,才能做到.八十九岁,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古今中外的文人,有几个能活到这个岁数的?这简直像是蓬莱三山,烟波淼茫,可望而不可即.  相似文献   

2.
赵艳丽 《人力资源》2016,(11):87-89
“我的顶头上司是一个乱七八糟的人,他总是在桌子上不停地找来找去,他根本没时间和我探讨职业愿景,这真是让人愤怒.渐渐地,我的这种态度开始流露出来.我觉得他一定知道我不喜欢他,不久,他就用一些微妙的方式告诉我,他也不喜欢我.当然,自此以后,他分配给我的工作都是最无聊的.我希望我的职业生涯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因此,我开始努力寻找他的优点.慢慢地,我发现他十分善于倾听,而且他体育方面很精通……后来,我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好转.”  相似文献   

3.
打倒我爸     
十年前,我妈因病离开了我们.十年后我爸又悄然离世.当时我正在拍摄<关东大先生>,为了不影响拍戏,我和家里人悄悄地把老人送走了,连最亲密的朋友也没有打招呼.此后,我经常梦见我爸,我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对他的匆忙送别一事心有愧疚.  相似文献   

4.
帮你说出爱     
我曾在一家公司做高管,35岁那年公司被转股卖掉,我只好离开.几次找工作未果,我索性和朋友开了个广告公司,一年后以失败告终.后来我又办了个公关公司,起初还不错,没想到在一个项目中被圈进去背上了巨额债务.我彻底蒙了,躲到家里不再出门.当我无意中得知员工一个都没走时,决心重新振作.经过调研,我决定干实体.这时突然想起签语饼. 签语饼是唐人街的发明,内藏各种箴言与祝福的纸条,有中英文两面,在当地历史很悠久.1998年,我只身到美国闯荡.远离亲友,加上文化差异,经历不少误会和挫折,整个人渐渐封闭起来.一次,我又和同事发生了误会.晚上,我沮丧地到附近的中餐馆吃饭.  相似文献   

5.
我习惯靠闹钟叫醒.前些日子,母亲来看我.此后每天早上我睁开眼睛时,总是发现母亲早已坐在了我身边,直至我起床、她才离去,为我准备早餐.  相似文献   

6.
也许是老天和我开了个玩笑,粗枝大叶的我竟然和会计结下不解之缘.我眼中的会计,是心细的,是木讷的,是刻板的,是不容得出半点差错,天天拨拉算盘珠子,带着老花镜整天和数字打交道的那个神秘的机械人.我依晰清楚地记得我成为会计人的那一天、那一刻.我忐忑,我迷茫,我能做好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差别,我在实践中去感受、体会、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始了我无悔的会计人生.  相似文献   

7.
思雨 《秘书工作》2007,(6):48-50
我向来喜欢读书.在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我有四十多年的读书生涯.是书籍启蒙了我稚嫩的童年,是书籍给了我知识和智慧,是书籍为我诠释了生活的哲理,是书籍给我带来了阅读的享受.书,已成为我最忠实、最友好的精神伙伴.  相似文献   

8.
逆风飞扬     
涂彦平  张硕 《经营者》2014,(24):170-172
今天既然在人大我的母校举办我们的论坛,那我就讲一下我的求学经历. 我1988年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选择的专业是法律系和新闻系,但最终进的是中文系,当时觉得有一点遗憾.研究生时读的是西方文学专业,还是文学类的专业.但是我1995年工作的时候,我就想我还是要做一名记者. 我的志向一直都没有变.为什么这么说呢?无论是法律专业或者新闻专业,某种意义上指向都是一个方向,都是希望能够铁肩担道义、能够匡扶正义,为这个社会做贡献.所以,后来我就当了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人用腿走路.难道为了反流行,我要用手走路吗,为了与众不同我要内裤外穿吗?不,不是这样.其实迄今为止,我也用腿走路,我也把皮带束在里面.它不松我是不会去整理的.  相似文献   

10.
乡下老屋     
睡梦中,我一次次走近你.   你,一次次掀起我情感的浪花.   啊!乡下老屋,你是我的根,我永远的家.……  相似文献   

11.
杨乃超 《数据》2002,(8):37-39
也许,我与统计有缘;或者,我与统计同命运.1953年,我参与了统计的创业.在我"运逢华盖"的21年零1个月里,统计也遭受挫折和摧残.1979年,我重回统计局,又赶上统计的复兴.  相似文献   

12.
许敏 《经营者》2014,(20):144-145
第二届轩辕奖启动了,我非常激动——尤其我们尊敬的老领导也参与到评选当中,给我们增彩不少. 我回顾—下,去年到底是怎么做的,我讲讲我作为参与者的感受. 2013年五六月份的时候,贾可到上海找我,邀请我参加这个奖,我当时觉得这个评奖很好.的确需要一个“独立于商业、独立于权力、独立于关系”的、公正的第三方的奖.我本人也参加一些其他评奖,我个人原则也是这样——独立与公正.  相似文献   

13.
《冶金企业文化》2014,(6):61-61
大家好!从小到大,就没有人夸过我能干、聪明.也没有人说:“马云,你有一天会做成大事.”从1994年,我就开始做互联网.在北京中关村树起“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这个牌子的时候,我已经创业半年了.那时,在中国做互联网我感到非常孤独,所有人都认为我是骗子,我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说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是因为我完全不懂计算机技术,但是每次演讲,总感觉听众眼里对未来的遐想.  相似文献   

14.
罗西 《人力资源》2005,(15):74-75
几个升迁无望的人 朱彤(男,32岁):我是进入公司后,才知道有个王副总经理是我老乡.开始那阵子,他常热情地邀我到家里吃饭.可半年过去之后,我发现公司里的同事对我总是不冷不热的.有人背后说我是通过那位老乡开后门进入公司的.最要命的是,这位老乡大哥在公司里声誉不好,而我此前一点也不了解,就这样我不明不白地陪他形象大损.  相似文献   

15.
项淳一 《秘书工作》2007,(11):21-22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曾给彭真同志当过一段时间的秘书.在彭真同志身边工作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生中难忘的岁月.彭真同志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人格风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我的谆谆教诲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我的书架观     
我梦想一种实用的、可心的书架,已有许多年了.我不敢妄称自己是个读书人,但我确是个爱书的人.成家前,我的工资,将近半数用在买书上.书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存放问题.我想,这情形,如同爱鸟的人不免要想到鸟笼一样,有了好鸟,得给它一个住的地方;甚至可以说,这如同人自己,总要有一个家,一个安身之所.我要给我心爱的书造一个好“家”,这就是我多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17.
"大丈夫"就要百折不挠   回到开封一中,我仍然分在一班.失去了一年的学习时间,使我倍感时间珍贵,于是更加努力地学习.三年高中我学得非常扎实.三年来,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无论考几门课,我的平均分从来没有低过97分.我的学习方法很笨,但很见效,我把之取名为累积记忆法.……  相似文献   

18.
学写文章千百条,我最偏爱这三条:剪报、摘要、用料.剪报,是为学写文章当参照;摘要,是为储备素材取需要;用料,是为升华质量找依靠.剪报、摘要、用料,构成我学写文章的“三部曲”,让我受益匪浅. 我的剪报,始于部队.我曾是部队的一名机要参谋,在经过两次艰苦封闭训练后,我侥幸成为单位的机要尖子.可在我还未享受荣誉带来的喜悦时,组织突然安排我从机要改行从事作训.  相似文献   

19.
贺光辉 《秘书工作》2007,(12):19-21
1979年3月到1983年7月,我在薄一波同志身边工作了4年多.回忆这段往事,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和音容笑貌,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的高尚品德和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使我难以忘怀,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20.
23年前我从中国人民银行五道口研究生院(现更名为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毕业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工作了3年.这3年的工作经历使我奠定了比较全面的金融实务基础.但我内心一直希望做一个专业人士.是继续留在央行工作,还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这两个选择之间我徘徊了很久.我希望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因为专业能力受到尊敬,最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一条路.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我加入到普华永道上海分公司,就这样,我进入了会计师行业.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一位室友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去国外读MBA,她告诉我"要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当时的我对这句话还懵懵懂懂,但它却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了我的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提醒我抓住机会,打开视野.从普华永道上海到纽约再到北京,我不断历练,最终成长为普华永道中国保险行业主管合伙人以及普华永道中国香港多元化主管合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