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传统事业单位财务报账审批权及流程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强调事业单位负责人领导决策的权威性与财权的集中性。"一支笔"制度虽然集中了财权,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事业单位应该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授权审批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优化单位财务报账审批流程,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2.
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审批开支中的问题及解决意见开县白桥乡财税所刘文最近,在参加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中,发现一些单位在审批开支中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几支笔"审批。现行财务制度规定,各单位的财务开支必须实行"一支笔"审批。然而,现在有的单位出现...  相似文献   

3.
近期读财会期刊,对采用“一支笔”审批财务开支的议论较多。有的认为将“一支笔”审批制度改为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职工代表三方面组成的“财务开支审批小组”同时审核。有的认为应将“一支笔”审批制度改为先由财务审核,再由“一支笔”领导审批等等。这种“多审制”、“逆签法”对健全和完善单位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调动会计人员依法理财积极性,防止财务开支的“暗箱操作”和遏制腐败问题,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上级没有类似财务支出审批的规范性文件,那么这种“多审制”、“逆签法”的改革实施是…  相似文献   

4.
财务审批制度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签三审"财务审批制度融合了"一支笔"模式与"会签制"模式的优点,强化了内部监督制衡机制,解决了内部监督的"缺位"问题,增强了财务支出的透明度,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结合,杜绝了暗箱操作,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有利于从机制上保护"一把手"、"一支笔"干部;有利于推进科学理财、民主理财.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院系财务审批“一支笔”是规范院系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制度。本文在讨论目前高等学校院系财务审批“一支笔”实施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学校院系财务审批“一支笔”的概念及其内涵,并就如何坚持、完善高等学校院系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6.
最近 ,单位组织召开了各基层财务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了从 2 0 0 1年元月 1日起 ,财务审核报销的每一张原始发票 ,都必须有本单位法人领导或者法人委托其代理人签批 ,否则开支的项目费用均视作违规处理 ,会计人员不给报销。这种“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 ,是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行为负责的具体体现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 ,也暴露出它的消极面 ,主要表现是“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 ,容易助长单位负责人的“家长式”工作作风。在一个单位里 ,“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 ,给职工心目中产生了正…  相似文献   

7.
当前各单位财务管理中,对于经费开支审批普遍强调"一支笔"审签制度,这对于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处理与协调内部各种关系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单位在财务支出方面,对执行"一支笔"审批原则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偏差,甚至机械地、片面地、毫无原则地进行"一支笔"审批,这一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误区,有必要加以澄清。一、"一支笔"不等于领导的一种特权。从实际情况看,一部分领导人错误地把"一支笔"审批当成一种特殊权利,甚至把批多批少看成权力大小的象征。这不但无助于加强财务管理,反而还会给少数滥用"一支笔"的人提供腐败或犯罪的可乘之机。王宝森一案就说明把个人的"一支笔"审批权凌驾于国家法律、法规之上,给国家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其教训是深刻的。还有些单位领导错误地认为掌握了"一支笔"审批权,就可以随意支配单位资金,致使违犯财会制度的事时有发生。所以,"一支笔"审签是领导按财务制度履行审批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为自己谋私利的一种特权。  相似文献   

8.
谈加强对财务“一支笔”的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务“一支笔”审批制度,早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实行了。实践证明,财务“一支笔”审批制度对明晰权利、强化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开支的责任心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这种高度集权式的财务审批机制已经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如何加强对“一支笔”的控制和监督成为大家都关心的话题,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局非常重视财务管理.特别是加强了“一支笔”审批在资金运行过程中的监督环节。审批前,一是经监督部门和监督人员审核其合规性.未经审核的报账凭证“一支笔”不能签批.财务部门不予报账。单位财经小组及监督部门还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后续监督.  相似文献   

10.
财务开支一支笔审批利弊谈□王书平时庆田审计发现,多数行政企事业单位财务审批由单位一把手(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执笔审批,也有部分单位分管财务的副职签字,更有甚者,个别单位一个领导“一支笔”,不管数额大小,用途如何,一签了之。同样是一支笔,有的为单位加...  相似文献   

11.
浅议会计集中核算下的学校财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集中核算前,单位支出只要单位领导"一支笔"就可以报销。集中核算后,单位领导签了字还须中心审核后才能报销。由于学校领导对财务上的不重视,认为报账会计只是跑腿记账,有无会计资格证书,有无财务能力无关紧要,导致报账会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会计机构的撤消后,有些单位报账会计的待遇和地位不予肯定,报账会计的积极性自然得不到充分发挥。实行了会计统一核算后,不少单位依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在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内部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是一种很好的管理办法,人们形象的把分管财务的领导称为财务“一支笔”。在当前国家银根紧缩,资金十分紧张,相当一部分单位开支失控的情况下,怎样实行“一支笔”审批呢?笔者根据审计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企业财务审批模式及其优缺点 目前财务审批制度主要有以下5种模式: 1.一支笔审批模式。一支笔审批模式是指一切财务收支全部由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总会计师或主管会计工作的副职)一人审批。其优点是能够克服多头审批造成的监督失控或审批标准掌握不一等问题;其缺点有些单位负责人把“一支笔”审批错误的认为是一个人说了算,容易导致腐败,并且单位负责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经营管理上,对各项财务收支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进行审批。  相似文献   

14.
近来,有些财会期刊对"一支笔"的是非、利弊展开了争议。有的认为,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有利于严格把关,克服多头领导、乱批条子,避免浪费,堵塞漏洞。也有的认为,"一支笔"不利于民主理时,有的执"笔"人不熟悉财务会计制度,甚至有的人利用手中的"一支笔",大搞权钱交易,将大量公有财产攫为己有。孰是孰非?笔者就此问题也谈几点意见。一、正确理解"一支笔"审批的涵义。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旨在严格把关,堵塞漏洞,杜绝浪费。企业领导设一正几副,过去副职人人都有审批权,漏洞百出,许多不该批的批了。如今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漏洞自然就大大减少了,有利于企业经济正常有序运行,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发展,这一点必须加以肯定,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审计调查、了解和论证,建议取消经费审批“一支笔”制度,推行经费审批“集体会签”制度。 一、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尝试 笔者从审计调查和报载中发现,这项制度已有多种提法和相异的操作,归纳起来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1.财务报销“多人”审批制度。它是指由单位负责人、分管财务副职、财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对财务开支依次进行审批签字后报销入账。这种审批制度由于未经集体会审、互相监控,实质上仍然是“一支笔”制度的翻版。 2.一般审批与特别审批相结合的制度。一般审批是指由财务主管在法定的权限内,对正常的财务业务  相似文献   

16.
财务审批制度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签三审财务审批制度融合了一支笔模式与会签制模式的优点,强化了内部监督制衡机制,解决了内部监督的缺位问题,增强了财务支出的透明度,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结合,杜绝了暗箱操作,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有利于从机制上保护一把手、一支笔干部;有利于推进科学理财、民主理财。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所谓财务“一支笔”是指一个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由一个人签字批准的财务管理制度。在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财务“一支笔”制度的实施,不仅对于克服单位领导成员人人有权,个个批钱,乱开口子,乱开支的现象起  相似文献   

18.
对「一支笔审批」的几点看法○广西河池地区供销社廖宝统“一支笔审批”是指企事业、机关等单位在财务活动中对经济事项、计划、开支等统一由一位领导审查签字批准。实践证明这是加强财务管理行之有效的制度。但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解决。一、“一支笔审批”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9.
李佩 《四川会计》1998,(11):31-3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各种财务事项的审批,完全依据国家的规章制度,领导手中的“一支笔”是代表国家行使审批财务事项的权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对企业的统收统支和对事业单位的大包大揽的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企事业单位按照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财务报账管理系统是企事业单位开发的一种财务报账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了报账单的填报申请功能、项目资金申请功能、报账单的审批功能、账单的生成功能、累计报账统计功能、申报项目账单导入导出功能和申报附件添加下载功能等几个业务项目。财务报账管理系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避免了传统报账审核流程繁琐、涉及人员多、环节多、易出错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