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SWC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更好地对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是当今集团公司管理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以SWC集团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为例,通过Excel工具来设计一套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定性评价流程和定量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集团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如何更好地对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进行评价是当今集团公司管理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以SWC集团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为例,通过Excel工具来设计一套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定性评价流程和定量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集团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是一个多变量的灰色系统,影响因素众多,涉及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灰色系统理论可以广泛运用于机制复杂、层次较多、难以从定量角度建立精确模型的系统研究工作中,能够克服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结合层次分析法,在多层次体系下确定指标权重.文章契合在上市公司首先试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建立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运用灰色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开展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评价,以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凯 《财会月刊》2014,(11):6-8
本文以2013年度河南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基础,对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日渐规范,定量和定性的认定标准得以广泛使用,能够提供一定内容的信息,但还面临着提供的信息不可比、某些方面的信息供给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锐 《审计月刊》2010,(1):48-49
本文围绕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的理论,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和内部控制评价实施标准体系,以期对我国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3年度河南上市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基础,对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日渐规范,定量和定性的认定标准得以广泛使用,能够提供一定内容的信息,但还面临着提供的信息不可比、某些方面的信息供给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魏汉泽  许群 《会计之友》2012,(22):33-34
文章在对当前内部控制量化评价体系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量化研究的优势,通过建立三维立体框架模型并利用矩阵和向量对三维立体框架模型进行了定量的原理的描述,说明了该模型既具有测量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作用,还具有对不同类别的项目的适用性进行检测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一直以审计单位的文字性的定性评价为主,在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文章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探讨评价内部控制的三维立体框架体系,提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量化的方法,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内部控制缺陷是超过可容忍的风险暴露,它与内部控制局限性、内部控制例外事项、内部控制偏差这些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是寻找和确认内部控制缺陷,首先是寻找内部控制偏差,然后从偏差中识别出需要进行风险暴露评估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的内部控制目标,通过定量或定性方法评估内部控制缺陷的风险暴露,将风险暴露评估结果与风险承受度相比较,确认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是将确认的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不同的等级,需要将确认的内部控制缺陷分为两类,一类通过定性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一类通过定量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进行评价,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使用模糊数学的方式对受到多个因素制约的事项进行总体评价,较好地解决了风险管理的量化评价问题,较为准确地给出了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程度,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提供了一个有效内部控制系统的模板,也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但是,根据内部控制框架或标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却可以选择不同的起点或切入点。使用不同的评价思路和方法,即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是目前采用的两种主要方法,各有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从完善内部控制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全体员工,企业应围绕内部控制要素,有重点、有选择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突出对控制活动的评价,设置反映内部控制过程和结果的两类评价指标,并细化评价标准,在评价方法上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要素,各评价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同组成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本文对2010年以来有关内部控制评价的文献,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要素角度,对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观点及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克智 《会计之友》2012,(15):77-80
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面临着审计范围的界限模糊、审计标准过于原则化、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三大困境。摆脱困境的具体策略包括制定指南,明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界限;授权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具体标准;取消重大缺陷的认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认定内部控制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多途径强化注册会计师培养,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虚拟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无国界,使得网络会计的实施和发展必须解决好数据存储和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如何评价一个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出了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评价指标,试图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和安全性给出一个衡量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就是缺陷等级分级,其本质是对缺陷风险暴露造成的内部控制目标偏离程度的等级划分,如何分级的依据就是缺陷认定标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前者主要考虑缺陷的性质所形成的风险暴露,一般难以量化,后者主要考虑缺陷影响内部控制目标的可能性和后果所形成的风险暴露,可以量化,二者都根据风险暴露影响目标的程度来认定缺陷等级。由于不同因素对不同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内部控制目标具有不同的可容忍偏离,所以,缺陷认定标准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行为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资产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信息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经营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战略目标相关缺陷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文章从内部控制评价概念体系、指标体系、量化模型和案例研究四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在内部控制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提出若干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殷兴旺 《企业导报》2011,(11):90-91
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是优化内部控制自我监督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共同构成有机循环。本文重点探讨了内部控制评价循环中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内部控制评价要素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郑石桥 《会计之友》2021,(8):155-160,封3
审计重要性是“如何审计”的核心要件之一,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以命题论证型取证模式为背景,提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重要性的理论框架。在政府部门财务报告财务信息审计重要性部分,阐释了什么是财务信息审计重要性、为什么要使用财务信息审计重要性,在财务信息审计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如何应用重要性这些问题;在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重要性部分,阐释了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及等级划分,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等级认定的逻辑步骤、定性标准及定量标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监督要素发挥作用的两种实施方式,是推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完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机制。现代内部审计的再确认与咨询功能奠定了内部审计主导与执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客观基础。内部审计通过驱动管理人员与员工开展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自我评价,进而实现推进公司内控建设的管理目标。内部审计主导内部控制评价地位的确立赋予其定期提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具体职责。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建设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而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内部控制弱化、管理松弛等问题,导致风险频发,给企业带来损失和危害,甚至是经营失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就显得更加迫切,本文拟从新准则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从制定权威定义、重新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规范内部控制的设计、健全内部控制的执行机制等方面构建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