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对全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的发展步伐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1978年辽宁人均GDP仅次于三大直辖市,但到2002年在全国的排位却下降到第8位。主要原因是辽宁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进程中落后于其他沿海省市。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国有企业的落后以及与旧体制共生的传统观念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发展。目前,中央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
财政支出规模反映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但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并不是财政支出规模越大越能够改善经济增长绩效,财政支出规模本身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性,财政支出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会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当前,中央政府已明确提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为加快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步伐,有必要对政府对经济的最优干预程度进行分析,以便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辽宁走过了不断开拓进取、战胜困难和挫折、走向振兴与辉煌的60年。60年来,辽宁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艰难起步、“一五”时期的创业辉煌、改革开放时期的攻坚提速和新世纪以来老工业基地走向全面振兴,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辽宁人民努力克服前进中的艰难险阻,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4.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是省委、省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一项根本性战略举措。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老工业基地改造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闯出一条节能高效、和谐发展的振兴之路.确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制度创新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创新明显滞后。2003年8月初,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座谈会上做出了“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的重要指示。温总理的讲话主旨明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体制与机制创新先行,必须实施制度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名牌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经济的名片。从某种意义上讲,名牌的拥有量是当地经济提升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原动力。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里,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实施名牌战略工程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老工业基地的名牌产品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档次不断上升,不少知名品牌已成为当地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支柱,并由此拉动了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履行着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创造产业名牌重要职责的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实施辽宁名牌战略过程中,坚持质量检验、检测标准,严格规范辽宁名牌产品的确认工作,为促进辽宁名牌产品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辽宁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老工业基地建设进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今年以来,实施振兴战略三年来的经济累积效应和改革效应逐渐显现,全省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步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好时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忽如一夜春风来。2003年,对于辽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出发,作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决策。一场酝酿已久的振兴大潮再次将辽宁乃至东北推向历史舞台的前沿,吸引着全国和世界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经济的影响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文章采用虚拟变量刻画结构变化,从总需求角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辽宁经济的增长,而且2002年之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有明显的增长,但同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还比较低。  相似文献   

10.
幺彦才 《活力》2004,(6):10-1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站在经济全球化和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全省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做了科学谋划,提出了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全面振兴全省经济的思路,并把今年作为“招商引资年”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年”。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把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寄希望于招商引资,力争通过改变招商引资策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彻底改变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和深入,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经济的影响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文章采用虚拟变量刻画结构变化,从总需求角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辽宁经济的增长,而且2002年之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效应有明显的增长,但同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还比较低.  相似文献   

12.
郭辉 《辽宁经济统计》2004,(10):15-15,34
正在实施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了难得的重要发展机遇。进一步调整优化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布局,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在不断完善宏观发展战略同时,应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在10到15年时间建立和完善四个中心、三条产业链、两个示范区和一条经济带。  相似文献   

13.
《商贸与会计》2005,(9):38-39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各级商业部门把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大力开拓市场,并取得明显成效,流通规模持续扩大,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1448.5亿元.同比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实施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辽宁依据自身的工业基础与科技智力等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力,使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近几年,辽宁发展速度快,  相似文献   

15.
一、辽宁老工业基地落后的根本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一批新的工业基地迅速崛起,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辽宁老工业基地落后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不合适的激励约束体制和机制.什么样的激励约束体制和机制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  相似文献   

16.
曾燕南 《活力》2005,(5):60-6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现代化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会有助于经济发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的决定,给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步骤。而要实现老工业基地改造及振兴,关键是创新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城市化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必将成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举措。哈尔滨市作为东北重要城市,可以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化发展的代表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原油、木材、汽车、造船的产量曾占全国的重要比例,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1990年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仍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一、辽宁近期经济发展思路 1.辽宁经济发展现状。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发展至今5年多时间里,是辽宁进出口贸易、吸引外资及整个经济快速增长最健康、最稳定的时期。特别是2003年中央提出东北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辽宁对外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到2006年底,辽宁对外出口贸易额283.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0.84%;吸引外资59.8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66.71%;外派劳务人员7.65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18.5%;实现GDP总量为9257亿元,比2005年增长13.8%。  相似文献   

19.
因资源枯竭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是老工业基地衰退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实现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从区域发展规律看,辽宁历经了由点经济向轴经济、板块经济向一体化经济、内陆经济向沿海经济转变的三个阶段;从区域发展实践看,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是老工业基地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辽宁应在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框架下,以有效的协调机制深化区域内、板块间、沿海与腹地的互为支撑、良性互动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这为振兴重庆老工业基地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重庆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必须紧紧抓住这次发展机遇,按照工业兴市的要求,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工业调整和改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兴渝,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奠定雄厚的产业基础。一、重庆工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1.老工业基地固有的矛盾和问题重庆的经济总量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地方财政实力较弱,缺口较大。2001年,全市GDP居全国第23位;2002年,全市财政收入158亿元,支出346亿元。地方财力难以支撑社会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