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项基本义务,是在证券市场上保护投资者利益、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文章使用演化博弈对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个群体组成的证券市场进行分析,研究了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行为二者之间的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由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两群体组成的证券市场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结果与博弈双方的学习能力、博弈环境的变化以及所选策略的适应度有关。最后,针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投资者投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行为金融的角度,考察股市政策对风险厌恶的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其结论是:若股市政策不明朗不稳定,过度自信投资者将比理性投资者买入或卖出更多的股票;若股市政策明朗稳定,过度自信投资者与理性投资者均要比股市政策不明朗不稳定时买入或卖出更多的股票。长期中,过度自信投资者对股市政策的自信程度能够影响两个投资者群体的规模。具体而言,当过度自信投资者更自信时,过度自信投资者群体规模上升;反之则下降。基于此,我国股市低迷的现状得到了言之有据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论述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博弈分析,即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非合作博弈、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之间的“智猪博弈”以及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合作博弈。阐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非合作博弈的严重后果,机构投资者在促使上市公司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的作用,以及上市公司实施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后的“双赢”结果。  相似文献   

4.
我们观察到成熟市场上大量的投资行为是长期投资,尤其机构投资者更是如此。中国股市呈现了很多不同的现象,例如,市盈率高但市场并不偏好绩优股;换手率高、波动率大等等。这些短期投资行为的特点在中国深沪两市1996年以来的平均市盈率比较、国内外主要证券市场的市盈率比较和对中国股民选购股票类型的调查结果中表现明显。可以说,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短期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并非特殊事件。那么,  相似文献   

5.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上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从个体意义上来说,如果一个投资者原本计划实施某项投资决策,但由于观察到其他投资者没有进行此项投资,因而自己也取消了计划中的投资,这种行为就称为"羊群行为".个体的"羊群行为"引致投资者之间的学习与模仿,从而在某段时间内买卖相似的股票或同时进出股市,出现群体意义上的"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6.
一、羊群行为的概念 2007年我国股市上证综指突破6124点,但4个月后的2008年第一季度,就下跌到3357点,股票指数的剧烈波动,充分说明了我国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是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即羊群行为。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的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在我国股市中,中小投资者所占比例很大,但往往缺乏对个股投资价值的分析和研究,没有自主明晰的投资策略,因此,不得不追随其他投资者行动的行为。这种投资行为在市场上有较强的传导效应,是一种被动盲从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不确定性和投资者行为角度分析股价波动的成因。通过因子分解方法,从股价波动的信息中分解、提取出投资者行为效应的成分,从信息不确定性的角度界定投资者行为对股市价格波动的解释力度与作用大小。由此提出建议:我国股市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容;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我国股市的机构主体;我国货币政策应建立前瞻性的通货膨胀目标规则,并...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号传递博弈的中国股票投资者的学习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博弈特征,对国内外有关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借鉴斯宾塞的劳动力市场信号博弈模型,构建一个基于信号博弈的个体投资者建立学习机制、改善投资绩效的模型,最后针对博弈均衡,对证券投资者行为策略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并非有效",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的实体投资行为具有重大影响。被监管层寄予厚望的机构投资者从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上述重大影响的助推器抑或制衡器,深层的作用机理又是什么?运用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研究发现,公司资本投资决策倾向于遵循机构投资者的"专家意见",机构投资者是投资者情绪影响公司资本投资的"助推器","管理者信心"是上述助推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渠道。上述研究发现有助于从微观企业的视角,有效识别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影响实体经济中的角色,为监管层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制定和执行有关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提供依据;也有益于公司管理层科学理解机构投资者传递的信息,合理规避决策过程中的"专家陷阱"。  相似文献   

10.
范惠玲 《会计之友》2008,(22):105-106
2007年我国股市上证综指突破6124点,但4个月后,到2008年第一季度,就下跌到3357点,股票指数的剧烈波动,充分说明了我国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是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即羊群行为。本文分析了2007年来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发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促进我国股市健康转型和稳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深市机构投资者2007年~2008年行业持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类别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以及行业差异。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趋于稳健,投资行为趋于价值化、长期化,但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稳定市场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投资理念尚不成熟。从目前来看,规范发展、自我完善、积极创新对于机构投资者是十分必要而且紧迫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并在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所得税、股权溢价和企业收益不确定性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这一制度缺陷的消除将为中国股市的蓬勃发展带来生机.由于交易模式的改变和与国际接轨,后股权分置时代投资者的行为应曼趋于理性.无论是原非流通股股东、机构投资者,还是中小投资者.在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上应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实际投资价值,而非投机价值和政策预期,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市场化发展和中国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国股市上证综指突破6124点,但4个月后,到2008年第一季度,就下跌到3357点,股票指数的剧烈波动,充分说明了我国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是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即羊群行为。本文分析了2007年来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发生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促进我国股市健康转型和稳定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监会于2004年底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然而这项旨在保护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通过构建分类表决制下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散户、控股股东之间的博弈模型,从均衡角度对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类表决制下机构投资者行为分析--基于博弈论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若  高垚 《财会月刊》2006,(5):62-64
我国证监会于2004年底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然而这项旨在保护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制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通过构建分类表决制下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散户、控股股东之间的博弈模型,从均衡角度对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处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散户)的数量占了股市投资者的大部分以及资金量的46%以上。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其投资行为结果对我国证券市场同样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近几年来对证券市场的研究较少涉及散户问题,80%的散户处于亏损状态,他们的相应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规范研究散户的非理性投资心理及行为,对当前投资决策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方式,利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对散户投资行为进行全方位分析,指出散户投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战经验总结散户投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透明度的财务报告能够缓解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文章以股市大跌期间的股票回报率衡量投资者保护程度,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替代变量,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透明度的财务报告能够减少投资者在股市大跌期间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及机构投资者类型这三方面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机构投资者类型中证券、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负相关,券商、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股市投资者行为心理偏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经济行为主体,投资者行为会影响股市的价格定位和波动性。本文在回顾我国股市投资者行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交易环境决定论下投资者行为进行解读,并对投资者行为心理偏差的现象及诱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政府监管层和投资者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