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首语     
《经济界》2013,(5):1-1
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未来走势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期“宏观经济”栏目特约了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怎样认识当前的经济问题》一文。文章分析,由于外需仍然低迷,国内的生产过剩没有内需出路,经济增长就走不出低迷格局,所以,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有可能“破7”,明年某个季度则有可能“破6”。  相似文献   

2.
经济余震     
尽管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但是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至今仍未消散。日本的“经济余震”正成为人们预测未来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参考元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表示,日本大地震“对世界经济来说是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市先后提出“两通先行”、“城乡共荣”、“外向带动”和“综合发展”等4大发展战略,推动了徐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新的机遇,并考虑市情实际,徐州市必须把“工业立徐,强市富民”作为未来发展的主体战略,把“科教兴市、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辅助战略。  相似文献   

4.
魏薇 《企业文化》2010,(8):65-67
“中国经济未来肯定要靠内需来拉动,未来国家可能会促进消费,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消费时代来临了。”曾经是家电业风云人物的汪建国闲时爱看经济哲学书籍、对国家经济局势很关心,这也是他在去年年底决定再次创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世界正在不断变“平”,变“小”,这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渐融为一体。与此同时,各种全球问题不断凸现,金融危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食品问题接踵而至,这一切迫使我们不得不审视过去,思考未来。  相似文献   

6.
世界正在不断变“平”,变“小”,这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渐融为一体。与此同时,各种全球问题不断凸现,金融危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食品问题接踵而至,这一切迫使我们不得不审视过去,思考未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十二五”规划把未来5年的年均经济增速定为7%,但一般认为这是一个保守的数字,至少可达到8%以上。更有一些学者预计,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经济都可以保持年均8%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建 《经济界》2013,(5):4-7
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有可能“破7”,明年某个季度则有可能“破6”,其主要原因是当前的国际国内条件都不支持中国经济增长上行。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澄清三个误区:第一是怎样认识经济的“底”,第二是应当以什么为核心搞改革,第三是应该怎样看待未来的投资。  相似文献   

9.
赵先卫 《数据》2009,(10):40-41
世界各国协调一致的政策阻止了整体经济下滑,经济复苏的“绿芽”(green shot)已经露出了尖尖角,然而未来经济复苏的态势如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经济将呈现“U”型复苏,还是“V”型复苏,已经成为当下讨论最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资产定义强调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资产预期会给主体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该定义既重视“过去”,也强调“未来”,唯独没有关注“现在”,也没有揭示资产的本质。本文通过分析现行资产定义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资产定义应抓住资产的本质、突出“现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林梦达 《长三角》2011,(11):70-71
伴随着对未来经济环境的各种揣测,2011年秋季拍卖时节如期而至。尽管连续几年的文物艺术品拍场屡创天价,但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始终是漂浮在人们心头的一块阴云。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品流通领域繁荣背后的各种“灯下黑”时有报道,也引发了一些藏家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还能走多远”的忧虑。不过,举足轻重的香港苏富比2011年秋拍近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10,(9):26-27
8月份PMI指数51.7%,高于50%的强弱分界点,表明经济增速回落势头放缓,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深度回调。但此次回升属于季节性反弹,不能作为经济再度回升的信号,未来宏观调控仍需谨慎。“后危机”时期,政策已经从“观大略”深入到“务精微”,需逐步卸下应对危机的心理负担,漫漫前路,步步行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到位,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健、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不仅今年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把握实现,而且将确保未来若干年内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问题清楚、  相似文献   

14.
在奥巴马的思维中,“如果中小企业与中产阶级继续落后,我们的经济就无法整体前行”。小企业不仅是奥巴马打开“未来就业增长的钥匙”,也是美国未来征战全球市场的主导力。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无疑将叩响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升级转型之门,为我们呈现一个“全新的上海”、“未来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观点     
《财务与会计》2011,(10):7-7
国土建设应取代房地产投资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点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表示,未来两到三年中国地产市场增长可能放缓,国土建设应取代房地产投资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点。本轮经济调整的好处是在中国“积攒十几年的房地产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他说,由于“钱来得快”,过去中国地方政府长期依赖土地财政,但这一状况现在必须要改变了,“这一关很痛苦,但必须过。”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日前在由芝加哥大学主办的“中国和世界经济的未来”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高效投资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确保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林毅夫说,广大发展中国家长期普遍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这一经济瓶颈,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21世纪“生物经济”必将超过“信息经济”,产业规模将达到信息技术产业的10倍以上,有望在未来10~15年内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不过,这并不表示生物技术将成为每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只有那些肯花大力气投入的国家,才有可能使生物技术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的奇迹与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齐平 《中外管理》2005,(12):62-64
“如果中国继续靠出口带动经济.那么中国未来发展的空间相对过去二三十年,将会减少。”  相似文献   

20.
张嫣 《经营者》2013,(18):34-35
曾被誉为“世界经济引擎”的新兴市场国家们正在面临困境,曾经幸免于亚洲金融危机的中国,可能在此时再度成为新兴市场的“避风港” 曾经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新兴市场.在刚刚度过“黄金10年”之际,将面临巨大的挫折与挑战。 时光倒退10年,2003年,高盛公司发表的一份题为“与金砖一起梦想”(Dreaming with BRIC)的全球经济报告,大胆预测了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将南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这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主导,也因此引燃了人们对新兴市场的无限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