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金山 《活力》2010,(9):55-56
自首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量刑制度,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这一刑事政策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正确地使用自首制度。对于惩办犯罪分子.鼓励和引导犯罪分子改过自新.进而有效地实现刑罚目的,并加强刑事斗争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认定自首的过程中,如何确定自动投案的对象范围.却是摆在审判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单立明 《活力》2010,(12):126-126
一、我国自首的本质和意义 根据修订后《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自首是指行为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是依据“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而由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量刑制度。这种刑罚制度是以犯罪分子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条件的.其本质在于犯罪分子犯罪之后愿意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姜作文  赵世莹 《活力》2010,(12):128-128,130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以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为根据的刑罚裁量制度中的一种。自首制度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势力,鼓励犯罪人犯罪后改过自新。减少侦查机关破案的困难,有利于犯罪案件的及时处理,符合刑罚的经济原则。我国现行刑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自首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自首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有利于促使犯罪行为人主动归案,争取获得法律的宽容,同时减少刑事诉讼成本,提高刑事司法效率。然而,在刑事诉讼实践中,常常出现对自首制度认识不清,把握不当的情形。因此,正确认定自首对刑事司法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单位自首是有别于自然人自首的一种自首制度,它实质上是单位犯罪制度与自首制度的结合。众所周知,单位本身无法为任何行为,那么单位犯罪以后,如何正确区分单位自首和单位中自然人自首就成了必须要理清的问题。同时,单位共同犯罪自首、单位犯数罪自首、单位的准自首和特别自首等特殊问题也需要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李国新 《活力》2011,(6):45-45
宽严相济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刑事司法政策.是检察机关正确执行同家法律的重要指针。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就是要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分子的不同情况,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小实行区别对待,注重宽与严的有机统一,该严则严,肖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这已经成为国际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7.
在97年刑法修改中,保安处分立法化的呼声很高。当时一部分学者主张应该在我国刑法中建立系统的保安处分制度,并使它完整地规定在刑事法律中,以便实现保安处分刑事立法化。虽然在修订的刑法中没有使保安处分在立法上实现重大突破,但是我仍然觉得在我国对保安处分进行刑事立法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李元松  孟昭华 《活力》2010,(14):200-20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在我国社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历史进程中,适应惩治腐败犯罪分子的需要规定的一种新罪。我国1979年刑法中没有这种犯罪的规定.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中开始有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有关规定,1997年修订刑法又将其适当修改.纳人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犯罪之中。  相似文献   

9.
占永杰 《企业导报》2012,(2):260-261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倡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刑法领域引进刑事和解制度,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措施。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起源、人们对刑事和解的争议,以及中国是否具有刑事和解的生存土壤,提出在司法实践中引进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曲冬梅 《活力》2011,(9):32-32
宽严相济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确立的、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应当坚持的刑事司法政策.也是检察工作的基础原则之一。而在审查批捕过程中,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把惩罚与教育的刑法目的贯彻到司法实践中。实现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可能推动司法文明.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李国新 《活力》2010,(16):129-130
宽严相济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刑事司法政策,是检察机关正确执行国家法律的重要指针。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就是要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分子的不同情况,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实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杨武  江志军 《活力》2012,(19):43-43
传统刑法观念通常强调有罪必罚,不赞成对于犯罪的变通处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观念应当得到转变,否则将有碍于中国刑事法治的现代化.法治国家刑法的宗旨就是培植社会公众对刑法的情感,使刑法为公众所接受.而刑事和解制度就是在传统刑法一味地强调惩罚之外增加了一种更为经济、更有效率的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自首"的扩容无疑符合刑罚的轻型化趋势,但随着近年来死刑政策的逐步调整,准确把握"盘问下的‘自动投案"'的认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从案例分析可知,"盘问下的‘自动投案'"的认定存在较多难点,其认定必须体现自首从宽制度的本质精神,即要确保刑罚正义和体现刑法谦抑精神;对于自首认定的泛化问题如何妥当处理,是对司法者提出的严峻考验,笔者认为应尽早实现对诸多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的法定化,以便司法者在适用时更加"于法有据".  相似文献   

14.
李洪池 《活力》2010,(13):45-45,48
一、刑事证人制度现状 我国《刑法》、《刑诉法》对证人资格、权利和义务及责任.证人作为、不作为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都作了规定。从而形成了证人制度的轮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自动投案必须发生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杨某某主动到案的行为只是履行了被取保候审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如果认定杨某某的行为为自首将会危及取保候审制度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6.
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我国现行刑法引入经济刑罚观,扩大了罚金刑适用范围,无疑是立法上的重大进步。但是修订后的刑法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解决罚金刑执行难问题,本文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我国罚金制度的现状与执行制度的完善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7.
陆春生  李晶 《活力》2011,(11):87-87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打击犯罪中既“雷霆万钧”又“春风化雨”。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体现了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对于有效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充分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控制犯罪、  相似文献   

18.
不能未遂犯是现代刑法普遍认可的一种犯罪形态,刑事也是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中的一个热,点,蕴含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未遂的着手和危险性的认定是不能未遂犯的重要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也一直存在争议,试对这两个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商业贿赂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危害着社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中国要遏止目前盛行的商业贿赂,刑法上有三个方面需要完善:一是要完善针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二是要完善针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司法,三是要完善针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制度。  相似文献   

20.
卢海英 《活力》2012,(17):36-3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依附于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民事诉讼,故其调解与单纯的民事诉讼有所不同。正确认识和把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的特点.对于有效贯彻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实现刑罚的公平与正义,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减少当事人的上诉、申诉和上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