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辽宁经济统计》2007,(1):36-37
国土部门组织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3亿亩,但各主要耕地后备区域的开发均面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压。能否妥善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戍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重庆国土资源》2005,(9):26-27
南川市位于大娄山脉西北侧长江上游以南,地处重庆直辖市东南边沿,幅员面积2602平方公里,人口64万,有106万亩耕地,农业后备资源非常丰富,具有较大的土地开发整理潜力。龙川江流域土地整理部属项目,位于南川市西北部紫色土区,辖大观、木凉两个乡镇,8个村、38个农业社,有15000人口,辐射耕地面积3.5万亩,规划整理面积12630亩,是该市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耕地后备资源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更好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天津市建立了耕地后备资源信息动态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全市耕地后备资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济》2006,(5):7-7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大的全球性问题。我国国土有960万平方公里,但可耕地面积仅14.9亿亩。受多种因素的破坏和影响,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为1.19亩,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1/4,但却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去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土地资源十分宝贵;我国的能源也长期存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环境污染更是与工业同步增长,我国因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恶化了的环境更反过来使资源质量变劣,生产能力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环境双向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厦门市土地面积1699平方公里,仅占全省的1.3%;人均耕地0.17亩,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8%,耕地后备资源十分匮乏;近一半土地是山地,地域狭小,可建设用地极其有限。在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两难”中,既要管住土地不失控,  相似文献   

6.
虽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而且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对耕地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人增地减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7.
丁丽艳 《价值工程》2014,(9):303-304
自古以来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之一就是土地资源,人类通过土地创造了丰富璀璨的社会财富,土地是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古言之"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指的就是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承载人类社会几乎所有活动的场所。因此更应当重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人类只有协调好自身的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改善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8.
认识新形势下我国可持续土地整理和耕地保护的形势内涵,分析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关系.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人口、经济和环境等多重压力,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可持续土地整理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提出了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土地整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土经济》2008,(19):14-15
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不可避免地要占用部分耕地,某种程度上是在做耕地“减法”。土地管理如果缺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这个环节,不努力做好耕地“加法”,不能走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无疑会加剧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严峻国情。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日趋降低,这使我国的粮食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缓解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势必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土地整理事业,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日趋降低,这使我国的粮食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缓解耕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局面,势必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土地整理事业,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2.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房地产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而土地资源的紧缺、稀缺,有可能成为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瓶颈”。从全国来看,1997~2003年耕地总量减少1亿亩。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4.2亩,我国仅为1.5亩,其中,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国际警戒线。按照粮食安全的要求,我国需要保有耕地1.216亿公顷,现有耕地1.234亿公顷,余地仅有180万公顷。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将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北京的土地问题是影响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但是土地面积只占全国面积的0.17%,土地资源和后备资源十分紧缺。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直接制约着北京市经济发展。为此,北京市政府于2001年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全面、完整、彻底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简称更新调查)。一、更新调查情况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是土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做好各项土地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查  相似文献   

15.
张晓松 《财会月刊》2008,(3):I0003-I0003
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  相似文献   

16.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出台背景(一)我国土地利用的严峻现状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仅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优质耕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垦殖率和复种指数已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补充耕地和提高耕地利用程度的潜力十分有限。我们面临的是世界上最尖锐、最突出的人地矛盾。更为严峻的是,有限的耕地资源还在不断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粗放利用还在延续。1996年到2005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从19.5亿亩减少到18.3亿亩,18亿亩耕地保有量的"红线"面临被突破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30年,农村居民居住条件改善,村庄扩大,占用了20 309万亩土地,但是农村人口减少了6 264万人;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5 043万亩,但是承载了从农村转移,加上城镇增加的,共42 134万人口.未来30年,假定农村即使剩下5亿人口,每人住宅面积达小康100平方米.还将用掉2亿亩土地.而城市化方面,将有5.6亿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再用1亿亩城镇建设用地即可.因而,控制用地的重点不是城镇,而是农村.  相似文献   

18.
土地管理是一项关乎民生大计的宏观行为。我国地域辽阔,资源总量大、种类全,但人均占有量少,禀赋总体不高。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1%.土地资源中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因此,我们必须把保护耕地当做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9.
平湖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长三角地区,陆域面积53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8.5万,人均耕地0.97亩。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4亿元,财政总收入51.6亿元,是一个经济较发达、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县级市。  相似文献   

20.
做好两个“规划”衔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魏 《上海土地》2009,(3):14-16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目前,我国耕地18.3亿亩.人均1.37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而上海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人均拥有土地面积约0.55亩。在目前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要发展就不可能不用地:另一方面.要吃饭就必须保证耕地不再减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在整个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我想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以下简称两个“规划”),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