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伟志 《企业世界》2007,(11):23-24
创新是发展的能源,创新是造福一方的灵丹妙药,创新是执政能力的第一推动力。因此,中央提出要把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说创新是动力,同常讲的“以改革为动力”是不是相矛盾呢?不矛盾,一点也不矛盾。改革就是创新。改革是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改良就不是创新,至少不是突破性的创新。当然,挂改革羊头,卖倒退的狗肉,也不是创新。  相似文献   

2.
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创新速度是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三大目标,将其置于同一框架下研究其互动机制极为必要。进一步地,在考虑创新效率时,分析现实情况与理想情况下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创新速度的关系变化,可以揭示内在的规律和问题。本文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采用SBM BBC模型测度效率,在分析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创新速度互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三者的互动关系,并对现实情况与完全有效率的理想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研发经费能有效提高现实创新数量,研发劳动力能有效提高理想创新数量;研发劳动力难以提高创新质量,研发经费更能提高理想创新质量;完全有效率时研发经费对创新速度的贡献下降;提高创新质量尚有较大空间;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与创新速度两两存在相互关系,理想情况下创新质量重要性增强、创新速度与创新数量关系更加协调、创新质量与创新速度协调良好。  相似文献   

3.
吕广军 《活力》2010,(20):163-163
在广播新闻报道上进行创新,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加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有效性,大胆创新,使广播新闻宣传适应时代发展,进行新闻节目创新、表现方式创新、新闻报道形式创新、新闻报道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4.
《北京房地产》2005,(5):81-81
有些创新的确是来自天才的灵光一现,但是在彼得·德鲁克看来,大多数创新,特别是渗透企业家精神的创新,都源自对创新机遇的苦心寻求,即系统化创新。德鲁克指出,系统化创新始于对创新机会源头的分析,而机会的来源有7种,在企业或行业内部都存在着4种创新机会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贺艳萍 《数据》2011,(4):63-63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提到“创新”。无论是创新工作方法,还是创新工作思路,都离不开创新这个主题。各级领导也都鼓励大家在工作中要积极创新,一时间创新成了我们耳熟能详、尽人皆知的词汇。创新确实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应该做好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  相似文献   

6.
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机理论,借助我国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考察不同的政府研发资助方式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补贴、混合资助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只有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激励效应。根据企业创新动机差异划分的异质性创新效率分析表明,创新补贴、混合资助对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创新效率的影响仍不显著,而税收优惠反之,且对策略性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要明显强于实质性创新效率。按企业创新效率水平低、中、高再划分的分样本分析发现,创新补贴、混合资助通过提升实质性创新效率来改善中低(尤其是低)创新效率企业的创新效率,税收优惠通过提升策略性创新效率来改善高创新效率企业的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7.
朱音玮 《活力》2013,(24):84-84
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创新息息相关,而创新也需要有一个标准来制约,所谓的企业创新标准化是企业壮大的必由之路。文中分别谈及了创新和标准这两个概念,进而阐述创新标准化对企业的作用。创新标准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二者之间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要创新又要标准,创新为标准服务,反之,标准要依据创新而改变,只要这样才能使创新标准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知识性创新是创新精神的“超级明星”,它既能引起公众注意,又可为创新者带来金钱,人们通常说的创新,即是指此而言。在那些划时代的创新事件中,知识性创新总是名列榜首。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识并不局限于科学或技术的范围,还包括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创新。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标:遵循“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的原则,系统梳理新时代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历程,并对新时代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重大成就开展量化分析。研究方法:基于全国、区域、省际等多个空间层面,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三个维度出发,采用描述性统计、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多维立体全面地展示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重大成就。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投入持续增加,创新产出快速提升,创新效率明显改善,由2012年的0.48提高到2020年的0.77,累积增长61.05%。东部地区在中国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创新发展的区域协调性不断增强,同时涌现出多个创新发展领先省份,为新时期创新高地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分布动态及演进趋势上,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分布曲线右拖尾形态明显,创新高地快速崛起,创新效率分布曲线呈右移趋势,创新效率整体提升。随时间推移,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向高水平转移的概率不断增大,呈现跨级跃迁特征。研究创新:将量化分析与新时代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实践相结合,真实立体展...  相似文献   

10.
创新的重要性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认识。但是,现在对于创新的研究.多数还只是停留在对于创新重要性,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创新能力评价等层面上,对于创新辅助工具的研究还较少。实际上,借助创新辅助工具.创新数量和质量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尊重常识     
赫民飞 《经营者》2013,(24):17-18
古人有萧规曹随的佳话,刘智丰的“不喜欢创新”也可做同样解读。说到创新,这是个几乎被说滥了的词。现在但凡谈及企业发展战略,十有八九会谈到要创新发展,思维创新,管理创新等等,似乎一不创新,就会被前浪拍在沙滩上。  相似文献   

12.
许镇修 《活力》2006,(12):56-56
物业管理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是近十年来适应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及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而形成的新兴行业。许多人认为,作为服务业,物业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缺乏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创新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并不是十分紧迫的问题。确实,相对于高科技行业,物业管理业是一项看似缺乏创造性的工作。物业管理不像高科技行业那样瞬息万变,时时有新产品出现。但企业的创新并不单单是新产品的创造。企业的创新还包括服务,流程及管理模式等其他方面的创新,内容十分广泛。对物业管理创新而言,大体可分为观念创新、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服务创新和经营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李有生 《活力》2010,(6):194-194
档案工作创新必须经观念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以服务创新为主线,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遵循档案工作规律。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求创新求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君 《活力》2004,(3):78-78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面向21世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各类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教育,为保证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尽快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自身创新能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创新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新时期,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实现创新。因此,本文主要从理念创新、组织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后提出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孙宏 《活力》2014,(16):38-38
产品创新需要管理,加强产品创新管理是提高创新效率和效益的根本途径。加快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的研究意义重大。一、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以主动创新谋求发展,产品创新在性质、频率和范围上都有了飞跃发展,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依然呈现滞后状态,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银行产品功能单一,产品创新缺乏连续性。二是银行产品创新脱离国情.盲目从国外“克隆”和“移植”,同质化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7.
《政策与管理》2014,(10):92-93
创新,自古以来这个理念都在被不断实践,但从未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在数字化科技的影响下,让创新不断涌现。当很多品牌都把创新视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能真正理解何为创新,如何创新,并把创新做出自己风格的,飞利浦是少数品牌中的一个成功代表。创新宛若飞利浦与生俱来的基因,在其品牌血液里跳动,而飞利浦式创新的独特之处,是源自对消费者行为的洞察和消费者需求的挖掘,在其数字化营销和媒体传播战略部署上所依据的也是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也逐渐转移到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必须强调科技创新在企业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科技创新的概念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在充分分析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科技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总会计师》2009,(1):140-141
国内外的成功企业实践证明,要想做强、做大,保持持续成长,必须不断变革创新,努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鼓励创新的机制环境,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创新有利于在不同的合作主体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助于缩短创新时间,增强企业竞争地位,能使参与创新的各个主体分散创新风险,起到鼓励技术创新的作用。当然,校企合作创新能够促进一国企业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为一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及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校企合作创新的典型形式即建立动态联盟或虚拟企业,由于校企合作创新涉及到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创新主体,这就需要对合作中的财务管理进行研究,以提高合作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