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市场上,国家间的竞争表现为各个国家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较量,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是各国发展的实践证明,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源泉,即使是在发达国家,支撑其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仍然是制造业.因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以制造业为根本.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更应该将提升制造业水平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汽车工业是很多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占据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汽车工业又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较为激烈的产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工业发展水平.从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出发,发展汽车产业,提高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以及参与国际竞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对国际竞争力的论述是以比较优势为指导,以产业之间的贸易为基础的贸易,已经不适合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则以国际竞争优势为指导,以产业内贸易和产业之间贸易为基础,符合现行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对外贸易应逐渐转向以国际竞争优势为指导,来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一、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理论的发展 产业竞争优势是迈克尔·波特在国际竞争力研究中首次提出的,他提出了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形成会经历要素推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以及财富驱动阶段四个阶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轮胎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体现我国优势。本文选取轮胎行业的部分产品作为代表,运用相关指标,对我国轮胎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纺织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竞争力也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政策研究的重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被认为是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研究范式。本文试图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具体分析河北纺织产业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温州电器产业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钻石”理论,对构成国际竞争力的诸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徐丹 《价值工程》2012,31(9):4-5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医药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对于发展迅速地江苏医药产业,如何提高其自身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江苏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产业竞争力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主体和基础.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开放层次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的产业门类在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历练中更加齐全和优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纺织、家电、石油化工、机电、信息通讯等产业增长迅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了一大批质量接近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含量高、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当前,苏南地区制造业呈现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产业层次有待优化;信息产业规模增加,核心竞争力不足;产业集群态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苏南地区可以通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加深国际产业合作;立足自身优势着眼全球,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注重互联网思想,实现产业联盟化发展等方式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文章主要针对苏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制造企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指出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制造业从产业分工逐渐深化为产品分工、要素分工、工序分工以及增值环节之间的分工.与之相对应的,国际分工和成本优势导致了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外包.然后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外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质量水平低和缺乏关键技术,使得制造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高.最后指出了中国制造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途径——实现OEM向ODM、OBM和BPO阶段转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外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1.103874,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系数为3.109623。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3,(10):303-305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本文从贸易视角出发,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项显示性指标比较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200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在进出口数据基础上的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并提出提升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不同维度对制造业结构软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行业路径差异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按照制造业产业类型的不同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按照制造业产业成长阶段的不同分析了成长期产业和成熟期产业,按照制造业产业组织结构类型的不同分析了垄断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等。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结构软化与国际竞争力存在产业类型差异、产业成长阶段差异与产业组织结构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制造业迅速成长,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的主体,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文章主要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方式、机遇与政府六个方面客观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找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物流标准化被看作是解决国际贸易纠纷,增强物流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标准的制定与推行减少了物流交易成本,规范了市场竞争环境,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强化了物流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文章借助波特钻石模型,结合我国物流业,分析标准化对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为增强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产业技术模式影响发展中国家制造企业的创新来源及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的升级路径.基于产业技术模式类型划分,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典型产品进行出口竞争力的测度表明,不同产业技术模式下的产品出口竞争力状况和趋势存在明显差异,技术模式是造成不同产业国际竞争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基于不同的产业技术模式,来推进中国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7.
石森昌 《经济界》2014,(1):60-63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将促进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再工业化"使得天津的优势产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外向型经济面临严峻考验;同时也是天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提升天津制造业未来竞争力,需要着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以模式创新提高城市整体创新能力、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以及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8.
杨贵中    剑杨贵中   《企业经济》2014,(5):144-149
2011年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但其细分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及排名差异较大,产业发展基础和行业地位是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劳动生产率构造相对优势指标和绝对优势指标,分析发现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相对优势指标大于2而绝对优势指标小于1。根据我国1995-20111995 2011年数据通过面板协整回归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绝对优势指标对其国际市场份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船舶产业是典型的军民结合型的战略性产业,科技先导性强,产业关联度大.是我省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船舶工业对优化我省工业经济结构。带动和提升相关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船舶工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振兴的重要力量。但总的来看,我省船舶产业仍然处于快速崛起的起始阶段,总量不够大。实力不够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较小.存在巨大的扩张空间。  相似文献   

20.
“入世”后,应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前一阶段知识经济炒得很热,对制造业的发展重视得不够。像美国、日本这些国家也是非常重视制造业的,都提出了完整的制造业发展战略。 制造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我们的发展战略。在21世纪前10年我国制造业中具有成长优势的产业有10个。这10个产业应该根据不同产业的现状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10个产业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大类,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形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产业,这主要包括纺织服装业和家电业。劳动密集型并不等于技术含量低,纺织业要提高高档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