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志海 《价值工程》2005,24(10):1-3
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关系到我们国家是否能在当今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着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集中度低、结构安排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和过度依靠廉价的人力资本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直接阻碍我国经济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市场上,国家间的竞争表现为各个国家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较量,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是各国发展的实践证明,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源泉,即使是在发达国家,支撑其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仍然是制造业.因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以制造业为根本.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更应该将提升制造业水平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汽车工业是很多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制造业部门之一,占据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汽车工业又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较为激烈的产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工业发展水平.从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出发,发展汽车产业,提高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以及参与国际竞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贵中    剑杨贵中   《企业经济》2014,(5):144-149
2011年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但其细分行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及排名差异较大,产业发展基础和行业地位是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根据劳动生产率构造相对优势指标和绝对优势指标,分析发现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相对优势指标大于2而绝对优势指标小于1。根据我国1995-20111995 2011年数据通过面板协整回归结果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绝对优势指标对其国际市场份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2000—2012年11个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其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来看,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的提高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适应创新竞争市场变化能力的效果不明显。从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来看,政府和金融机构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同时给予支持时则存在着协调方面的问题。另外,制造业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对外开放均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来自发达国家的RD外溢当期效果不明显。不同技术水平行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对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带动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徐振宇  徐晓莉 《物流科技》2006,29(6):183-185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在国际经贸领域中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分析了影响服务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是工业大省,工业是辽宁省经济的主导产业,作为工业经济主体的制造业无疑是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形势下,辽宁省提出了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口号,可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础。进一步增强辽宁省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快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将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传统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在逐渐消退。文章将从产业链的角度探究物联网技术助推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不同维度对制造业结构软化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行业路径差异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按照制造业产业类型的不同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按照制造业产业成长阶段的不同分析了成长期产业和成熟期产业,按照制造业产业组织结构类型的不同分析了垄断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等。研究结论表明,制造业结构软化与国际竞争力存在产业类型差异、产业成长阶段差异与产业组织结构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9.
信息社会背景下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业的考验和挑战是全方位的.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管理创新;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无论是战略管理,还是制度创新,应当都在其中;而且必须充分考虑信息科技对农业领域的巨大冲击.从实际来看,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和农产品流通管理思想与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还有不小距离.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出口连续8个月增速下降.很多人很自然的把原因归咎于金融危机.本文从我国近年来的劳动力要素优势的逐渐丧失、能源原材料的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出口商品竞争优势的缺乏等方面结合相关数据并建立适当模型进行定量的深入分析,探求中国制造业出口萎缩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大环境之外,有效配置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平衡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从西部地区来看,要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发展的主动,必须要充分利用、挖掘、提升比较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这有利于从整体上增强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一、西部地区从比较优势出发构筑竞争优势的必要性有比较优势不一定真正有竞争优势,但有比较优势有利于培育、创造出竞争优势。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来说,要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优势,争取在国际国内分工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必须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本地区…  相似文献   

1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部门、支柱产业,从广义上来看,制造业涵盖了三十多个行业部门,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此外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可以直接展现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制造业的生产状况直接受安全生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当前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从整体上呈现不断趋于好转的形势,但是从局部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依然严峻,如何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提高制造业生产的效率,增强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这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提出制造业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企业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获得了迅速发展,"中国制造"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和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比较优势、管理技能、国际营销方面都和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此外我国制造企业在资源、市场、和核心技术上高度依赖国外以及我国制造企业中外资所占比重过大、缺乏世界级的跨国公司等现状都加剧了我国制造企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开发》2016,(1):86-87
在全球的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产业迅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制造业凭借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迅速,加工贸易一度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然而,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削弱,如今,在标准竞争的时代,标准这一影响因素正逐渐参与到产业、社会以及全球竞争中。文章正立足于研究标准化的作用将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证检验是否改善提升了我国制造业代工企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一、制造业的概况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总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4位,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过去20多年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当全球经济危机向我国袭来时,保守主义与悲观主义终于出台亮相,它们批评的主流是,依赖货物出口和制造业导向使我国无法应对这一场灾难;建议,完全以承接别国外包出来的服务或以服务出口替代货物出口;再就是,将制造业由沿海转移到内地去。针对这一思潮,文中重温了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基本原理之时效性,对我国制造业重新定位的关键点,从产业结构战略和地理战略层面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布局之龙骨架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自从1996年钢产量达到1亿吨成为世界钢铁产量第一大国,钢铁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近两年,由于钢铁企业的下游产业发展的制约,钢铁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产量大、利润率水平低、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认真研究我国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其在国际竞争力及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一、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我国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引擎和主导产业。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19.8%,居世界之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相比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些昔日的"世界工厂",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正>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在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我国企业界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为了迎接挑战,尽快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需要富有远见的、卓有成效的理论指导。在这方面难以回避的一个话题就是,近年来理论界争论比较多的关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论关系及其适用性。我们认为,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审视这两种理论表述方面的差异性,从现实需要出发,避免“比较优势陷阱”,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性,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解释国际贸易原因和贸易利益的主导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模型到新古典贸易模型的发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综合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该框架揭示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成长决定于竞争优势各要素作用的发挥,但竞争优势各要素的形成又是以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基于此本文认为遵循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仍是非常现实也是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