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11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来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将发生变化,货币政策作用的方式和力度都将出现调整。那么,如何看待和评价此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未来的宏观经济经济政策如何调整、稳健的货币政策又该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8年,在外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重大自然灾害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复杂环境中,中国金融体系总体保持了稳健运行.在货币信贷层面,货币政策取向日渐宽松,货币供给量增速回落,汇率风险加大;在金融机构层面喜忧参半,银行类机构经营稳健,制度改革顺利进行、非银行类机构经营开始出现困难;在金融市场层面,货币市场成交量持续攀升,市场利率小幅升高回落、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持续增长,收益率曲线日益平滑、股票市场大幅调整,整体出现价值回归.2009年,全球金融体系将延续动荡调整格局,世界经济保持惯性下滑,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将进一步加强,资本监管将继续强化和升级化,金融机构运行和金融市场发展面临挑战.本文从货币信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三个层面描述了2008年中国金融运行概貌,结合宏观经济形势,评析中国总体金融环境和金融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影响因素的演化,展望2009年金融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3.
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债券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水平大为提高,债券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就促进债市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炯 《会计之友》2012,(23):90-91
从2010年四季度央行三次上调贷款利率、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一直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年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活跃了融资市场交易,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文章简单介绍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券、非公开定向工具等目前债券市场主要融资产品的优缺点及其在目前货币政策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丽春 《东南置业》2009,(12):27-28
2008年10月开始,我国为应对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宏观调控政策做出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6.
日前,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经济会议确定了明年的工作基调,其中将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颇为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7.
自去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由“从紧”调整为“适度宽松”,通过连续下调“双率”以及出台相关金融措施,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由紧到松的转变,其目的在于拉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从而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是货币政策调整的重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对目前正处于调整期的房地产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的货币政策应如何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近期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对我国的影响正在不断加重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营运资金融资策略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而对于我国企业营运资金融资策略究竟如何选择,目前学术界讨论还比较少。利用数理模型分析经营风险、货币政策与企业营运资金融资策略的关系,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受我国融资环境的影响,我国企业多数情况采用比较激进的营运资金融资策略;经营风险增大使得企业偏向于稳健的营运资金融资策略;货币政策的宽松诱发企业采用比较激进的融资策略;在货币政策宽松的条件下,经营风险对营运资金融资策略的稳健作用会减弱。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试图对200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此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科学实现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分从紧的货币政策阶段、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阶段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阶段三个阶段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