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代的发展影响着社会养老观念的不断变迁,尤其70、80、90年代出生的当今社会青壮年群体,其社会养老观念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本文通过文献阅读及搜索、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等途径收集资料,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当代青壮年养老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变化养老方式建议思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以房养老也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所谓"以房养老",即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也称"倒按揭"、"反按揭"等,它是指有养老需求的房主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后,按月给房主发放固定资金。待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目前人们对于这种新型养老模式认识不一,褒贬各异,笔者认为,以房养老模式理想与现实有很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80后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对武汉地区企业的80后员工采用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交叉分析。80后企业员工的生活压力主要来自于房贷等经济压力、婚姻和父母养老,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80后企业员工生活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有限的养老资源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养老需求,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能充分发挥房产的养老功能、满足社会养老需求、减轻子女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对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以房养老在国外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我国至今仍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深化理论研究,推动以房养老的本土化进程,对于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农村养老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支持农村家庭养老,认为目前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适宜模式;另一种观点支持农村社会化养老,认为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村在经济形态改变后的必然选择;第三种观点是折衷的选择,即不急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而是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水平的社会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家庭养老。  相似文献   

6.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和命脉,对当代家庭养老有重要价值。历史上,孔子、曾子、孟子都曾对孝文化进行了阐释和发扬;汉代以后孝文化被统治阶级异化;新文化运动和文革时期孝文化遭到过度批判和沉重打击;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才复苏。当前家庭养老困难重重,迫切需要发扬传统孝文化。孝文化是我国乃至世界家庭养老问题的一剂良药。随着时代的变迁,孝的一些含义已显出它的局限性,我们要实现传统孝文化的现代转化,建立一种新的适应当前社会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有规划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房养老"试点,这对完善我国养老模式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经验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并推行"以房养老",目前已成为西方社会高度认可的养老方式。西方"以房养老"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运作体系在长期实践中日趋成熟,市场规模随着制度完善大幅扩展,各国模式因国情不同互有差异,多方因素支撑是成功推行的重要前提。中国对"以房养老"已有近十年的探索,但由于养老观念、政策制度、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迄今仍未有实质性进展。为将"以房养老"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补充养老方式,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明确"以房养老"的角色定位,优先在一二线城市试点推广,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及加大社会宣传推广力度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村养老形势日益严峻.研究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利于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养老保障方式.研究表明我国家庭养老功能趋于弱化、社区养老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逐渐兴起;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各有优点,将来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相互结合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智慧养老社区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工程》2018,(14):6-8
智慧养老社区是老龄化人口发展的必要选择,对于促进社会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建立智慧养老社区评价体系对于智慧养老社区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对老年人的需求与开发商以及社会团体等方面综合考虑建立智慧养老社区评价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研究,证明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为智慧养老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人口老龄化是上海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截至2004年底,上海60岁以上老龄人口约261万人,占户籍人口近20%,人口平均寿命已达80岁,老龄化趋势明显。面对数量如此庞大且不断增加的老年人群,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包括养老体系的完善、养老机构供需矛盾的逐步解决、老年医疗保障覆盖的扩面、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机构养老逐渐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我国机构养老事业发展迅速,然而机构养老服务却普遍存在着区域发展差异大、专业化水平低以及养老内容单一等问题,养老机构能否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将关系到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健康.本文在阐述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探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机构养老的价值,从而为小组工作方法有效介入机构养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得机构养老逐渐承担起社会养老的重任,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研究内容、技术方法、研究区域等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我国和西方学者的研究作了比较,根据实地访谈和文献资料,初步提出了运用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Gronroos理论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村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铺设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最后为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得机构养老逐渐承担起社会养老的重任,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研究内容、技术方法、研究区域等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我国和西方学者的研究作了比较,根据实地访谈和文献资料,初步提出了运用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Gronroos理论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村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铺设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最后为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重,现有社会养老模式已不能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模式则是对现有养老方式的有力补充,它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选项。本文集中探讨了国内外以房养老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并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以房养老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成都地区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现状及面临问题。本文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五城区、龙泉驿区、温江区、新都区及都江堰市、彭州市的老年人、部分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采用频数分析方法、Friedman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分析。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地区社会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供需不平衡。老年人医疗健康问题的广泛需求和现有部分养老机构的单一功能不一致;二是缺乏对老年人能力评估和服务需求评估工作;三是医疗和护理人员资源匮乏,缺乏护理分层服务构架。建议试点扶持拥有附属医院、医学教育的综合性院校,以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发展医养结合模式,构建医、养、学三位一体的系统,对社会养老服务进行补充和完善。政府应建章立制,加大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16.
特大城市养老模式随城市化发展S曲线由单一形式走向形式丰富,养老模式的可持续研究随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将成为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焦点。针对特大城市人口、资源高度密集,居民多元性、差异性、选择性增强,养老需求的多元化,提出建立一种灵活多样、可持续开放的集体自助养老模式。该模式有别于传统养老模式,它充分发挥老年人的自助自理能力,有效利用高科技、信息化社会的优势,具有集体养老、满足个性养老需求、老年人"双重角色"及可持续等特点,其核心理念是"自助、自主、集体、互助"。围绕老年人身心健康、生活品质,根据不同的养老需求提供不同自助类型、方式及方法,建构不同的集体自助养老系统,实现"自养"、"互养",为未来特大城市养老模式创新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杭州市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养老需求也日益呈现多层次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龄人群的多样化养老需求。本文对杭州城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开展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加快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服务管理制度、加强养老方式的试验和创新、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土地保障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养老方式,是我国农村养老的物质保证,具有基础性地位;农村居民养老依靠土地经营收入、农地转包报酬以及政府的征地补偿等多种方式得以实现。土地养老的实现条件能否满足并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土地养老存在的种种问题后得出:一味的依靠土地养老并非长久之计,需要对农村养老进行制度化;以土地为依托,创新农村养老模式,建立适合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形成一种正式制度为主、非正式制度为辅的养老保障体系是未来农村养老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未来几十年内,空巢家庭激增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而居家养老将成为空巢家庭最为主导的养老模式,适老化改造水平则直接影响居家养老的质量.选取北京20世纪80年代典型老旧住宅为案例进行住宅内部及外环境的适老化改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多种改造方式并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不同条件下的适老化改造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加重,现有社会养老模式已不能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模式则是对现有养老方式的有力补充,它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选项。本文集中探讨了国内外以房养老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并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以房养老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