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欠发达地区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性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服务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旅游业是服务业中的龙头产业,其对就业具有极强的吸纳能力。河南省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典型省份,具有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就业水平提高的资源基础。然而,从河南省近几年的旅游就业统计数据分析来看,河南省旅游就业增长缓慢,其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增加旅游饭店的有效供给、积极转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延长旅游产业链是解决目前河南省在内的欠发达地区旅游就业增长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中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较为明显。在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对于经济发展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2020年要求城镇居民收入翻番,通过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来适应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消费结构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菊 《房地产导刊》2007,(12):56-59
在惠州经济快速增长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的带动下,房地产投资开发增长迅速。随着惠州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区三环路已全线贯通,对惠州房地产开发将起加速作用。其次,泛珠三角地区房地产形势形成惠州房地产的“洼地效应”。  相似文献   

4.
张娟  杜岩 《价值工程》2005,24(6):20-23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居民的消费情况、消费结构,可以更深入的研究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本文侧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河北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进行初步分析,揭示城镇居民消费的总体状况和地区状况,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叙述了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反过来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规律,并对时间和空间数列做了实证。以横向空间数列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城市化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水平不足,经济增长极能力不足;二是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效益偏低,经济增长极作用有限;三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效益不高,阻碍了本土的经济扩散,并且同时存在着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效益不高、难以发挥扩散效应的问题;四是距离和区位因素未成为发达地区向邻近欠发达地区经济扩散的优势。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最近对全国4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调查显示 199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为5854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3%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但在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收入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贫富反差日显突出。在这项调查中,占总调查量20%的高收入者拥有着相当干424%的财富。 中国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有多方面的原因。一种是地域因素形成的,比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国东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向来高于西部、中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历来高于农村居民。其次…  相似文献   

7.
蔺波 《活力》2006,(2):18-19
逊克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要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要增长30%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要增长2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要分别增长6%和5%以上,社会经济综合评价争取跃居全省县(市)上游。为实现上述目标,在深化对县情的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特别是针对逊克县工业短腿,致使财政困难、经济欠发达的最大实际。逊克县委提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要在“十一五”期间举全县之力突出发展工业,彻底改变财政拮据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1999年的585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6%;到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比上年又提高了6.4%。与此相适应,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从总体上看,已步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但是,目前在收入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加以解决。一、收入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总的看人们的收入状况良好,但存在的若干问题却不容忽视。主要有:1、收入的分…  相似文献   

9.
苗伟 《企业导报》2011,(17):22-23
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急需通过拉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来维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1985~2008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从长期来看,要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经济统计》2007,(4):38-38
统计资料显示,1995~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的教育支出增长2.37倍,年均增长14.46%,而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5%,平均每年教育支出增幅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5.31个百分点;占全部城镇居民家庭10%的最低收入户教育支出年均增长9、63%,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只增长3.69%,最低收入户年均教育支出的增长幅度比可支配收入的涨幅高5.94个百分点。可见城镇居民家庭特别是低收入户和最低收入户教育支出增幅大大超过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服务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运用1990-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城市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服务业增长有积极作用,但由过度集聚而带来的负外部经济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数据     
去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逾一成 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对全国4万多户城镇居民家庭的调查,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03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4%。 分析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称,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可以达到增长7%左右。但是城镇的收入增长水平比去年增长率下滑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民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1.4%。农民收入增长超过10%,并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是今年经济生活中的一大亮点,也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分析,使用1983~2009年城市化、服务业综合发展以及人均GDP等的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长期过程中经济增长对城市化水平、服务业发展的冲击响应。最后针对我国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数据》2008,(3)
据北京市房山区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房山区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86.8元,比2006年增长42.4%,比同期可支配收入的年增幅高出了31.2个百分点,虽然财产性收入基数小,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低,但增长潜力极大,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正在进入快速增长通道,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了2003—2017年石家庄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并结合Eviews软件对石家庄市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发现石家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进而提出石家庄市要通过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工薪水平和调整产业结构等相关措施来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从而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优化,推动石家庄市经济健康良好的发展,同时也为相关部门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影响区域物流需求的因素有经济总量、贸易水平等经济指标。文中选取皖西地区2001~2012年期间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自变量,以货运周转量代替物流需求量为因变量,通过SPSS软件用逐步回归法对皖西物流需求情况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货运周转量有显著影响,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南通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2004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增长12%和18%;城市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2003年底人均储蓄存款达到11325元),  相似文献   

20.
刘玮 《数据》2006,(2):56-57
2005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但发展的同时,贫富分化,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各地区居民收入差异,是贫富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观察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我们可以大概地了解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侧面。2005年,收入最高的地区依然集中在东部,以1—11月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前五名依次是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和福建;而收入最少的省份主要为西部省份,依次为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和海南(如图1)。图2是全国31省市在过去23个月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指标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