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存在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事件的概率越高,其支付的审计费用越多;诉讼仲裁和违规处分次数越多,审计收费越高。说明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与审计定价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审计成本效益理论和审计风险溢价理论,以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检验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审计定价的关系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审计定价正相关。控股股东杠杆增持行为主要通过提高审计师风险溢价以及增加审计投入对审计定价产生促进作用。上述关系在企业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法律环境较为严格时得到强化,而较好的信息披露质量以及较高的股权制衡度会削弱控股股东杠杆增持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控股股东杠杆增持带来的风险溢价效应会抑制审计师出具标准的审计意见,损害审计质量。研究结论有助于强化审计师对控股股东杠杆增持的风险认知,进而为进一步提升审计报告质量、强化投资者保护提供了增量证据。  相似文献   

3.
审计风险的控制和规避是审计业界一个倍受重视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审计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风险。文章通过概述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风险,分析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风险,针对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审计风险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约束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加大违规惩处力度以及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之一,证券分析师会对审计监督产生一定的影响。以2001—2010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审计意见和会计盈余稳健性作为衡量审计监督质量的替代指标,实证考察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监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关注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督质量负相关,表明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外部审计监督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国内外一些上市公司相继发生财务欺诈案件,损害了投资者和雇员的利益,也使社会各个利益群体开始关注上市公司审计风险这一课题。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投资者和相关利益集团的经济损失,已成为会计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研究,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成因,并针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成因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将审计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减少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后敌意收购事件频发,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在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现有文献尚缺乏从外部监督者视角讨论审计师如何看待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反收购实践,手工收集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数据,实证研究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中的管理层自我保护性防御增加了治理风险,提高了审计费用。机制检验表明: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通过加剧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审计风险与成本,进而提高审计费用,而并非反收购条款设置后的审计意见购买。考察截面上的差异性后发现,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提高审计费用的现象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和法律环境较差的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公司中更显著。考察审计费用增加后的经济后果发现,审计师能够通过增加自身努力提高目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并且资本市场整体对审计费用的增加表现为审计质量信号。从审计定价角度研究审计师对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设置的反应,丰富了反收购条款经济后果和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审计师有效降低执业风险和上市公司合理设置章程条款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2007年到2012年的年报数据,考察会计师事务所对环境违规公司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上市公司环境风险与审计定价整体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力度较低的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对较高环境风险的公司审计溢价尤为明显。这表明会计师事务所为了降低被审单位环境风险带来了审计风险,增进了相应审计程序和风险补偿要求。  相似文献   

8.
审计委员会制度对于财务报告质量的保障作用已经得到公司监管层和学术界的重视,而公司财务报告违规与审计委员会的关系研究也有一定的经验证据支持.选择五粮液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分析审计委员会功能的缺失对公司财务报告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五粮液公司所存在的审计质量问题、股权结构问题和治理机制缺陷使其无法免疫于违规问题的产生,审计委员会的滞后建立和功能抑制使公司不能免疫于信息披露违规.  相似文献   

9.
企业金融化在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学者对企业金融化在审计领域的研究关注较少。以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在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即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质量;来自四大的审计师具有更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且连续审计中,其能更好地利用内部控制以应对企业金融化带来的风险;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监督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而内部环境、风险评价、信息沟通、控制活动均未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质量领域的相关文献,拓展了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的理论边界,同时也为推行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审计失败     
最近,郑百、黎明股份、银广夏、麦科特等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案纷纷被媒体揭露,负责审计这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到了人们的严厉谴责。这一系列审计失败的案件使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时期。本就审计失败成因进行分析,探索降低审计风险的途径,并提出了治理审计失败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愈加复杂多样,上市公司要想安全、稳健地运行,就离不开内部审计的保驾护航。近年来,内部审计不断发展和变化,很多公司由过去比较落后的传统内部审计模式,转变成为以风险为核心的现代审计模式,审计范围进一步扩大,审计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提升了上市公司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助力企业长远、稳定地发展。本文主要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论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相关理论,然后阐述了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A公司为案例具体研究说明,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A公司的具体运用。通过研究,发现针对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有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问题,须从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平台建设等三方面予以优化,期望为相关主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最近的研究认为,中国的ROE代表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风险和业绩风险。文章分别使用上市公司违规数据和ROE所代表的风险因素作为重大错报风险的替代变量,通过对2001年到2005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A股公司数据的检验,得出了一些公司治理特征与审计重大错报风险相关性的有关证据。  相似文献   

13.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主要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及经营运作风险等而加大了审计风险。本认为通过联合各方力量,加强对上市公司的重点内容审计,对于降低创业板市场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审计的不断发展,审计风险日益受到审计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是当前审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以使审计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以不完全信息博弈为基础,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4—2014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独立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独立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在低法治水平地区的公司和非四大审计的公司,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独立审计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仅当“高风险承受、低审计质量”的信息未公开披露时,公司价值才会提升。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证监会监管转型的重要手段,非处罚性监管受到政策制定者以及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以问询函机制为载体的监管方式使得上市公司年报“卸妆”,公司存在的疑点问题暴露于公众,令投资者拍手叫好。而审计师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是否会将问询函视为一种风险预警信号,从而改变其审计定价决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此,利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5—2018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交易所发放年报问询函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年报问询函与审计定价呈正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审计成本的度量指标——审计延迟,进一步揭示审计定价提高是审计师要求风险溢价补偿的结果,审计师并没有对收到问询函上市公司增加更多的审计投入。这种相关性在非国有性质、内部治理水平较低以及处于市场化程度较差地区的公司中更为明显。上述结论不仅丰富了问询函与审计师定价行为的文献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问询函对审计定价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暨审计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统计分析2001—2010年度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占比和具有审计合格意见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占比两个指标,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审计质量,在对信息披露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及其审计质量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低风险的法律制度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总体偏低。文章从决定审计法律风险大小的三个方面(确认依据、诉讼门槛、被处罚力度)分别与美国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的审计法律风险低的原因,进而建议国内能够建立适度的审计法律风险环境,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经费包干。因此 ,行政事业单位经费普遍比较紧张。同时 ,随着对财政资金审计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 ,一些单位就采用向下属单位报销费用以支代收等隐蔽性违纪、违规手段 ,来缓解单位经费紧张 ,逃避审计监督 ,加大了我们的审计风险。为了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 ,加大执法力度 ,降低审计风险 ,我们采取以审计项目为基础 ,点面结合 ,突出重点 ,积极开展延伸审计。通过延伸审计 ,取得了明显效果 ,仅2000年度就查处违纪违规资金46万余元 ,维护了财经纪律 ,加大了执法力度 ,同时…  相似文献   

20.
审计质量,是审计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它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心,是一条审计生命线,是规避审计风险的基石,是审计权威之所在,力量之所在。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形象、审计权威的树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干什么事情都具有风险,审计也不例外。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质量风险,只有提高审计质量,才能减少和避免审计风险。就目前而言,领导越重视审计,社会越关注审计,审计结果越重要,审计部门越要重视提高审计质量。可以说,审计质量是整个审计工作的核心问题,抓住了审计质量,就等于抓住了全局工作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