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1—2009年地方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地方国企非效率投资来源选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方国企非效率投资来源选择首先是债权资金,其次才是股权资金;当拥有较多长期贷款时,企业会更倾向使用债权资金代替股权资金,并且这种选择是理性和不可逆的;在产权保护较强和信贷配置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企业选择债权资金替代股权资金的动机更强;随着政府干预的增强,债权资金对股权资金的替代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沪深两市40家上市公司2002年到2008年年报数据为样本,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财务比率指标体系综合打分以衡量并购绩效,然后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与并购绩效二者间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绩效总体而言是先降后升的;国有股东属性与公司并购绩效负相关;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并购绩效负相关,但并不显著;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并购绩效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并购绩效正相关。最后针对本文研究结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99-2001年沪市上市公司209项国有股股权转让事件为研究样本,从两个理论层面展开讨论股权转让折价的影响因素:国有股的流动性限制与控制权收益。研究发现,国有股权折价水平主要取决于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公司较大的经营波动性,提高了股权转让折价水平,也正说明了转让折价主要是由于国有股权不可流通造成的;从控制权收益角度,本文发现公司规模、业绩对股权转让折价水平的影响是负向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企业成长周期理论和各阶段现金流特征,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终极控股股东股权集中和制衡趋势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企业初创期,提高股权制衡度可显著优化绩效表现;在企业成长期,强化股权集中能显著提高收益;在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提高股权制衡度和强化股权集中均无显著效应。通过对比终极控股股东性质与股权集中度、制衡度的交互作用发现,企业的国有性质会降低股权集中度、制衡度对绩效表现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由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构成的“二元市场”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而终结。这场制度变革改变了中国股市“不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格局,也将占股市273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推向了市场。2007年6月底,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转让办法》、《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受让办法》,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标识管理暂行办法》三个政策性文件。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相关监管制度的及时跟进,正是为了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行为,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稳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考察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高管人员激励、债务治理公司治理中的主要因素对中小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水平的提高对中小上市公司绩效有积极影响;国有控股的中小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安排方面差于非国有控股的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管理层激励办法中,股票期权计划效果显著;债务治理效应在中小上市公司中不存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7年进行股权转让的ST公司的经营绩效为视角,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股权转让类资产重组对ST上市公司的短期绩效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其影响的可持续性较差,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的变迁为研究视角,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绩效(CAR)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改变侵占公司利益方式的可能性。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并购公司的并购市场绩效均值显著为正,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公司有较高的并购市场绩效,收购公司并购活动的关联属性对并购市场绩效无显著效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并购公司其并购市场绩效越低。另外,成长性增强了现金支付方式对并购市场绩效的正效应,公司杠杆减弱了现金支付方式对并购市场绩效的正效应。文中的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逐渐显现出市场化特征,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和并购市场绩效已产生积极作用,但并购活动中利益输送的动机和行为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考察了股权结构、董事会独立性、高管人员激励、债务治理公司治理中的主要因素对中小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水平的提高对中小上市公司绩效有积极影响;国有控股的中小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安排方面差于非国有控股的公司;董事会独立性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管理层激励办法中,股票期权计划效果显著;债务治理效应在中小上市公司中不存在。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管理层激励以及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强度对国有上市公司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企业市场价值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管理层激励对二者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财务绩效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较弱;同时在对企业市场价值(托宾Q值)的研究中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企业市场价值关系起到了更加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管理层薪酬激励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首次宣布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及其对股权激励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终极所有者控制的现象,终极所有者的现金流权与股权激励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与股权激励绩效显著负相关,当终极所有者为国有身份时,公司取得的股权激励绩效更好,验证了国有终极所有者的支持效应。  相似文献   

12.
事件     
《中国总会计师》2007,(7):10-11
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股份转让规范文件出台为适应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发展的新形势,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行为,推动国有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了《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转让办法》)等三个政策性文件,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单  相似文献   

13.
以2001—2010年深沪两市A股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制权转移事件中目标公司国有股东将股权转让给民营股东会对其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财务绩效产生何种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控制权性质是否变化,并购都能够给目标公司带来显著为正的短期市场反应,民营化的公司市场反应更强。但是控制权转移完成之后,民营化并未比其他控制权转移的公司给目标公司带来更好的长期财务业绩。  相似文献   

14.
赵丽芳  黄晓艳  刘芳 《财会通讯》2011,(10):103-106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国有控股股权条件下,股权集中度越高,以托宾Q值表示的公司绩效越低;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绩效越高。并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目前正受到国内公司的关注,并被认为将在今后国资体制改革中扮演主要的角色。但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秖在“中国上市公司百强高峰论坛”上表示,管理层收购虽然在改善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不建立市场化的国有股权转让定价机制,反而有可能诱发国有股权被侵害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加之目前国内尚缺乏管理层收购所需的融资渠道.管理层收购要在国内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某个行政部门单独来决定国有股权转让的价格不是市场价格,因而不一定为市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为理论背景,以2007-2010年76家A股上市公司的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发生海外并购行为的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对发生海外并购行为的公司绩效抑制作用越显著;公司国有控股股权的性质抑制了海外并购的绩效;公司高管持股会对公司海外并购绩效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这个几乎不可复制的国有股权转让模本提醒人们: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正常化制度化,仍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一体化和广阔的市场促使外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在与外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先进的技术与知识,但也有很多中国企业与外商合资后遭遇陷阱,被外方吞并。针对该现象,我们提出外方"合资—亏损—并购"中国企业的三阶段模型,解读外方阴谋动机、手段及后果;通过对控制组与处理组两组样本并购前后绩效变动对比分析,发现处理组绩效非正常变动存在阴谋;采用DID方法,探讨处理组样本绩效非正常变动究竟是由并购事件本身引起还是由其他因素引起;实证结果表明,绩效的非正常变动并非并购事件本身导致的,而是由于外方采用股权操作的手段引起的,此外,中方母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也对外方绩效非正常变动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在客观上存在股东利益关系不协调、信息失真、股价绩效符合性差等制度性缺陷,股改在某种程度上为完善资本市场定价机制、规范资本运营和改善公司绩效提供可能。本文选取2004年至2009年沪深两地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股改前后上市公司股价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绩效,增强了股价与公司绩效的符合性;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股价与绩效符合性的影响存在规模效应和行业效应。  相似文献   

20.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所有权的一种结构安排,公司的股权结构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又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鉴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在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内部人持股比例三个方面检验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内部人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具有正面影响,但不显著;法人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