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在家庭核心化、子女城市单向流动化和村庄空心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以较低的成本开展了"互助+自助"的新型养老模式.与此同时,农村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就地养老方式,也面临着受到传统思想羁绊、资源碎片化、供给目标和需求偏好发生偏离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升农村互助养老的认知、拓宽资源筹集...  相似文献   

2.
何涛 《乡镇论坛》2014,(35):27-27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以加快转变社会养老服务模式为主线,实施农村连片社会养老示范工程,打造老龄服务“升级版”。深化三大模式激发社会养老活力合水县推行文化养老、维权养老和生态养老三大模式,提升幸福养老指数。依托县(乡)老年活动中心、互助老人幸福院、文化休闲广场、公园和农家书屋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整合服务资源,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锻炼、学习教育、琴棋书画等文化娱乐活动。以文化养老为纽带,搭建老年人相互沟通交流的舞台,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形势并不乐观,以代际传递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日益弱化,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新型农村互助养老工程建设。事实上人们在较多关注农村互助养老带来成效的同时,存在于农村互助养老实践当中的问题更需关注。文章简述了农村互助养老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简要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①完善互助养老有关的法律和法规;②引进多渠道资金参与互助养老工程建设;③加强互助养老的文化建设;④加大对互助养老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服务队伍;⑤强化互助养老的组织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居家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老难”的问题,但在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相关专业知识匮乏、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模式单一、资金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宣传相关专业知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增加资金收入,满足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5.
张倩 《大众标准化》2023,(20):132-134
时间银行是一种基于时间交换的社区服务模式,通过时间的等价交换,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助。将时间银行模式应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可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社交和照顾需求,促进老年人的独立生活和社区参与。文章将探讨时间银行模式的基本原理、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需求、时间银行模式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方式和实现途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以期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重点战略,为农村互助养老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国家养老工作开展提供保障。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探讨其对农村互助养老的保障作用,分析农村互助养老的困境,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加农村老年人的参与意愿,助力于国家的全面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14):100-102
进入21世纪以来,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以及照料护理服务等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逐渐升温的关注热点,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借鉴城市社区养老的基础上探索农村社区养老模式。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上都是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土地依法流转后的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而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有利于向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选择、有利于促进我国老年福利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因此建立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农村的老龄化形式严峻,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更是远超城市。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在变化的家庭结构、社会环境中受到冲击,农村的养老面临资金缺乏、老年人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因此,本文通过对陕西铜川王家贬村的养老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一种针对农村地区的养老模式――自愿互助式团体的养老模式,即通过农民的自愿参加成为团员,享受团员集中带来的福利的同时履行一定的义务,形成一个由老年人自愿组成的老年生活互助团体。  相似文献   

9.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基层政府发挥着实施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但有些基层政府存在着同社会组织合作意识淡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低下;供给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建议基层政府应更新服务观念、高度重视公众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完善多元监管体系,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基层政府公信力,实现治理过程中和社会组织,农村自治组织的良性互动、有效衔接,逐步建立高效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武慧 《西部财会》2024,(1):64-67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构建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理论框架,从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方面分析农村互助养老存在的政策体系发展不完善、执行主体发展受到限制、目标主体参与程度低、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提出加强完善政策体系构建、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关切多方主体需求、营造互助模式发展的良好氛围等方面的对应措施,以便农村互助养老政策能够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互助养老是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创新实践,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其服务供给中发挥着重要主体作用。在当前双主体共同参与建设、权责并未清晰界定的情况下,农村互助养老面临政府投入有限、社会组织发展不均、双方职能模糊、机制存在缺陷等难题。因此,从筹资方式多元化入手,提出完善专业建设、加强合作管理、规范工作机制等策略,帮助农村互助养老脱困,实现双主体协同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养老福利服务设施是指根据老年人特点,为满足老年养老需求而设立的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康复、护理等服务的设施.随着西部老年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开始到来,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福利服务设施是指根据老年人特点,为满足老年养老需求而设立的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康复、护理等服务的设施.随着西部老年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开始到来,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与市场经济转型相关的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家庭观念的嬗变,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甚至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陷入养老困境。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和养老困境无疑存在多个原因,但老年人自身保守、落后观念,农村子女功利文化抬头和责任观念淡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农村社区的老人、成年子女都缺乏一种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我负责、自我解放的责任文化。所以,在社会转型期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社会保障不足的情况下,构筑责任文化是提升当前农村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养老困境的现实选择,也是基层农村社区养老创新的原则和前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突出,党中央国务院把握时代特征作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部署。文章以城市代际互助养老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得出这种新型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必要举措,且存在政策支持、社会代际资源闲置和老人参与意愿强烈的实施条件;并提出了"3+2"模式实施路径:由政府、社会和2个世代三方联动,通过代际互助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和时间银行稳步推进代际互助养老在我国的发展与普及,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和"空心村"的增加,我国很多农村面临养老困境。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河北省康保县大力开展互助幸福院的建设。作者通过对康保县互助幸福院的调研,深刻剖析了当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缺少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来源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老人互助能力差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冲击,面对这一现况,我们应当大力弘扬孝文化,采取合理有效地措施解决农村家庭养老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老年人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8,(8):214-215
为了解新乡市农村养老机构现状,入住老人对机构养老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寻求机构养老和谐发展的对策,采用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法对50位入住机构的老人进行调查,发现新乡市农村养老机构的入住老人对伙食和居住条件满意度较高,但整体来看,养老机构仍存在规模严重不足,服务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较低等问题,相关部门应从鼓励多渠道开办农村养老机构;加大服务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注重精神生活服务质量提升;加强宣传,积极培养农村老人机构养老的意识等四个方面来提升农村机构养老机构服务能力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养老应运而生,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比较认可的养老模式。本文就石家庄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对策建议,以期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对构建和谐石家庄、幸福石家庄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传统线性经济和末端治理发展模式理论依据和实践弊端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农牧交错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的现实需要,并提出4种不同的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