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祖瑞 《企业活力》2004,(12):10-11
<正>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成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首要选择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机制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双向互动。这种双向互动是面向世界、适应时代的,又是立足本国、合乎国情的。这就从整体战略的角度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2.
国内学者对我国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虽有诸多表述,但均未抓住其本质特征。从国际、国内大环境来看,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只能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或曰"两化融合")。理论上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有"嵌入式融合"和"渗透式融合"两种模式,从河南实际和两种模式的实施效果来说,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真正发挥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应该以"渗透式"为主来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因此,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河南省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与提升。其结论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河南能否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其关键是要找准抓手和突破口;同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还必须正确处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等特点。这种工业化道路的最显著特征和主要要求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同时以工业化来促进信息化,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特殊要求,使其更需要强大技术支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对企业技术进步包括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李萍 《企业导报》2011,(12):204+271
<正>一、前言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的前提是信息资源共享,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就是信息技术标准化。所谓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指在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通过制定、修订、管理和  相似文献   

5.
在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的互动是其发展的结果,文章以湖南"3+5"城市群为例,从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本内容入手,对"3+5"城市群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互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在产业结构、制度创新、信息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五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其中信息化摆在第二位,同时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那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之后的产物是什么?必然是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经在许多煤矿得到建设推广应用。为将矿井建成高标准、高质量、"本安型"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矿井综合信息化系统"与矿井基本建设同步进行已经势在必行。"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我国煤炭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安全生产信息化就是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控制及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使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实现安全生产的综合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是以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环  相似文献   

8.
任志  安赵  静静 《企业活力》2014,(3):87-91
在分析皖北地区"四化"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皖北地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行综合测度,并对皖北"四化"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皖北"四化"发展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信息化的原因;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原因;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不是对方的原因;工业化不是城镇化的原因但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原因。最后通过对"四化"的协调度测度发现皖北地区"四化"发展一直处于失调状态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促进皖北"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信息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企业信息化是贯彻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核心.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向纵深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交融互动的关系,给我国各类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持.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现代化的全过程中,企业作为工业化的主体、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样是信息化的主体.企业只有通过信息化,加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信息化反过来又能极大地推动工业化的进程。发后国家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必须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论信息化与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刚 《企业经济》2003,(12):21-2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信息化新经济时代。为了抓住信息化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国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地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时代意蕴,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跨越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大部分时段和道路,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信息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1、信息化提升传统产业结构从发达国家近几年来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来看,信息产业已成为新…  相似文献   

12.
信息社会的到来为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本文结合实际,通过对吉林省工业化、信息化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分析,就吉林省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要想在21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必须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灵魂;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制造业是新型工业化的支撑;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物联网发展促进两化融合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经过长期发展和完善,两化融合的理论逐渐成熟。物联网技术是对两化融合的补充和提升。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是建立在完成工业化、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而我国工业化还远未实现。为此,必须注重工业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其路径为:加快信息化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企业改革力度,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尽快制定国家信息系统标准,建立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信息产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快人才的开发和培养;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推进信息化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王鹏 《企业技术开发》2004,23(11):33-34
湖南省作为我国内陆地区,如何处理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个重大课题,文章站在全球信息化的高度,立足省情,提出了处理信息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息化是贯彻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核心。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向纵深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交融互动的关系,给我国各类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持。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现代化的全过程中,企业作为工业化的主体、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样是信息化的主体。企业只有通过信息化,加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提出了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必然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的工业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是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将发挥主导作用的工业化,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文章对油田改制机械制造业实施两化融合的必要性,目前企业的信息化背景,如何实现两化融合,以及两化融合实施后的效益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寒冰 《活力》2013,(6):38-3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段重要论述是对“四化”相互关系的深刻分析,也强调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