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想的春天     
2004年12月8日联想对IBM的PC业务的收购,开创了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巨头的先河,在国内外造成了很大的轰动.联想近几年来的业务发展策略,由2000年的国际化开始,但却以失败告终;在国际化裹足不前而PC业务无法继续提升的压力下联想决定进行多元化业务,涉足互联网、手机和IT服务业,但2004年的资料显示,多元化的业务再次碰到瓶颈;联想再度转向PC业务发展,更收购了IBM的PC业务.  相似文献   

2.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的"蜜月"期未过,业绩就开始步步下滑,出现巨额亏损.2009年3月,柳传志重出江湖;9月,联想的股权结构变更.柳传志再次出山,将带领联想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3.
三问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大优势是什么?2.企业应当如何思考和定义自己的使命和愿景?3.企业跨国并购决策的主要风险来自何处?2005年,中国企业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初步实现了赢利;华为、中兴凭借自主研发的产品在国际通信设备市场上进入了快速扩张期;中石油  相似文献   

4.
联想收购:要面子还是真感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收购 IBM 的个人 PC 业务,这不吝于在业界人士心中投下了一个重磅炸弹,激起了纷纷的议论。联想少帅杨元庆更是一举成为了 CCTV2004年度经济人物。然而在中国人的欢欣鼓舞及联想提出"步入光荣与梦想的时代"的时候,联想不可避免地面对更为强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杨泓 《企业文化》2005,(3):66-67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欢呼声、庆祝声不绝于耳。然而,头脑冷静的人开始更多地思考重组后的联想 下一步该怎么走、能不能走好;IBM卖PC的无奈会不会在我们的企业重演、如何避免这种重演。分析IBM失落的原因、展示联想的 未来、明确自己的前进策略和方向、警示我们的未来,才是我们关注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要义。今天我们特意登载《联想的下一 步该怎么走》和《IBM为何卖PC》,希望对那些关注企业收购,特别是有"野心"收购外企的企业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传出中国企业收购欧美知名企业的消息.去年TCL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的电视业务,随后又收购了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今年5月,17.5亿美元收购IBM公司PC业务的新联想正式起航.  相似文献   

7.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众多的中国企业正在用从未有过的、令人惊心动魄的大规模海外并购的方式触摸着迅速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梦想,其中最突出的案例即是联想收购BM PC成为世界第三大PC制造商。但这个被柳传志称之为“冲天之举”的并购,尽管被《华尔街日报》评论为“中国公司进行全球并购以及融入全球市场的一座里程碑”,却一直饱受业界质疑:近年来失误频频的联想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消化IBM PC?买来的世界第三的位置是否能够承载联想由一个区域性企业一举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全部梦想?……  相似文献   

8.
联想于2005年成功并购IBM PC业务部,迈出了联想国际化坚实的一步。本文以战略绩效管理思想和并购理论为基础,以联想并购活动前后八年的各项经营指标为证据,对其并购IBM PC业务部进行案例再研究。借助战略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构建并购战略绩效分级指标体系,分析了联想并购IBM PC业务部前后的各项指标,最后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方面评价了联想并购IBM PC业务部的并购绩效。研究表明,战略绩效分析优于单纯财务绩效分析,能够全面评价企业并购战略的实施效果;虽然个别指标有所下滑,但联想整体表现基本实现了当年其董事长杨元庆对五年后新联想所设定的预期目标,企业运营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英才》2012,(10):118-121
篇章一融合的颜色在融合的过程中,选择合作伙伴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柳传志(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外国大型PC企业全部进入中国,当时联想还相对弱小。联想和他们对阵,打胜了那一仗。2000年以后,戴尔从美国打到欧洲,所向披靡。之后到了中国,联想跟它又打了三年,打不过。后来,我们反复研究行业规律,才战胜了它。这说明,联想对PC行业的规律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所以,联想会把这种认识作为走出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CEO新必修课:直面并购"残局" 中国企业在并购交易之后整合不利、投资受损的消息不时传来.2009年初"上汽"收购的韩国双龙汽车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外界估计"上汽"在此并购项目上的损失可能高达40亿元.甚至,曾经令国人骄傲的"联想"收购IBM PC业务,也曾遇到整合难题.  相似文献   

11.
寨克 《企业文化》2005,(3):68-70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用 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IBM PC 全球业务。在此之前,联想公司的"更换 标识"和"成为2008年中国奥运会指定 赞助商"都仅仅是限于传播层面的"国 际化",而并购IBM PC全球业务才是 联想真正迈向国际化道路的开始,它也 是联想从一个区域性品牌向世界性品牌 过渡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质量文摘     
《全球财经观察》--并购IBM全球PC新联想将会怎样联想20年了,即使没有这次惊人的收购行动,它也足以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然而,在一日千里的IT行业,留给企业回味昔日辉煌的时间并不多,联想的领导者柳传志对此有清醒的认  相似文献   

13.
孙瑜 《英才》2011,(12):82-83
"对于选接班人,我选择巴菲特路线,把遗嘱提前宣布出来,而不是等到最后才说。"在联想先后超越宏碁和戴尔,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的同时,联想也从"柳传志时代",进入了"杨元庆时代"。2011年11月2日,联想迎来了一次特殊的财报发布仪式。当天的聚焦点,不是联想在2011/12财年第二财季中取得创纪录的业绩,而是"中国IT教父"柳传志宣布辞去联想董事长。  相似文献   

14.
人事     
上任 杨元庆执掌"新联想" 12月8日,联想集团宣 布,收购IBM的PC业务后, 杨元庆将出任"新联想"董事长一职。"新联想"的CEO 由IBM资深副总裁、原PSG (个人系统集团)总经理史蒂夫·沃德担任,而"新联想"中国区CEO将由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刘军担纲。  相似文献   

15.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是中国经济对外输出资本的必然结果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 PC业务。为什么是联想?为什么要收购IBM PC业务?完成收购之后的联想如何完成整合重任?一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开始以跨国并购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将国际折衷理论和对外投资不平衡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套适合发展中国家并购的理论依据.并结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和联想并购IBM的PC事业部这一具体案例,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08,(3)
入选理由:陈绍鹏是联想这面"中国制造"旗帜赢得世界声誉的幕后功臣。陈绍鹏领导的大中华区,现在是联想全球的大本营,他突破PC行业天花板,创造了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市场份额的行业奇迹,也占据联想业务全球比重的40%。他更热心于向全世界传递"2008北京奥运"这张"中国制造"最好的名片。作为中国第一家TOP合作伙伴,"联想做奥运要有使命感"是2007年陈绍鹏的口头禅。他领导着联想团队,不仅成功设计了祥云火炬,而且影响涉及全国1亿5千万公众和全球47个国家,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奥运热情和草根力量。  相似文献   

18.
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和海尔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年会上表达了相同的感受: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并不是坦途. 联想和海尔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佼佼者,前者在2004年以12.5亿美元之巨,完成了对IBM全球PC业务的收购,后者目前已经在国外设立了30多家生产企业和一批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  相似文献   

19.
问:您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柳传志:坚持做自己的品牌.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PC市场的格局发生巨变,国家取消了进口批文,关税大幅下调,大批国际知名电脑品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当时也有媒体报道,担心"联想还能撑多久".在这种情况下,一种选择是干脆去卖外国品牌的机器,还有一种选择是寻找自身问题,调整自己,站起来迎战.我们选择了后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认真研究行业本身之外,对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也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为之后并购IBM PC,以及联想控股的大转型,去做投资业务,都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洲伟  冯博 《经营者》2000,(1):26-28
1999年6月《Asi aweek》将杨元庆选入"千禧年行业领袖",称"在杨的努力下,联想 PC 粉碎了国际对手的威胁,去年在中国市场上出售的PC 机比他们加上来都要多。"另外,这个成绩在亚太排第三位。此时的杨元庆,年仅3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