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引言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经营行为与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决策者的私密与监督者的技能差异,接受和回避监督与审计力度的关系均为风险产生的根源;因而内部审计的核心应是风险管理,也就是针对内外环境进行分析,识别风险的根源,估测、评价内部审计风险,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减少固有的职业风险。通过对内外环境所涉及的风险因素的信息搜集和分析,内部审计人员应合理地识别、估测、评价审计风险,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的审计风险评估理论,考虑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方法,有效地分析企业产生风险因素,实施对等的审计方案,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才能降低审计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2.
一、建设项目风险导向审计基本理论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检查风险(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上是指审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从而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一种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建设与审计风险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规范研究方法,分析了内部控制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阐述了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内部控制在现代审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与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设内部控制、降低审计风险的改进措施,为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和审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就如何控制和降低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出了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就如何控制和降低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出了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巍巍 《会计之友》2022,(6):132-136
内部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内部审计参与方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层、内部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及被审计对象,参与各方之间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假设下,存在动态博弈关系.内部审计人员利用潜在关联关系降低审计风险是实践工作的一个有力切入点.文章通过梳理内审工作中涉及的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及面临的可能风险点、关键点,探讨了内审工作博弈思维运用的必要性,分析了该思维提高内审工作效率效果、防范内审不确定性及降低审计风险的作用和路径,以期为激发内部审计潜在动能、优化内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审计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普及的一项审计服务活动。文章认为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直接促生了内部控制审计,以尽可能降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保证的风险,并以上海家化内部控制审计为例,说明内部控制审计作用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单位的日常管理中发挥着积极重要作用。因为现在的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经济主体多元化、经营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导致内部审计风险不断加大。本文通过分析对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成因分析,介绍了一些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希望可以有效降低单位的内部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从属微观济管理范畴,测评内部控制和估风险的作用,对社会审计组织而言在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成本减少审计风险;而对国家审计机关说,不仅在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成本和减少审计风险,而且也在于进被审计单位完善风险管理,同时在于发现经济大案要案线索。世界六大著名会计公司率先使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后,一些国家审机关在吸纳风险基础审计方法的时,为了促进政府部门改善风险管理开展了专门的风险评估,使内部控成为风险管理的手段。美国防虚假务报告委员会所属赞助组织委员会布内部控制框架报告,使被审计单风险的自我评…  相似文献   

10.
浅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评估来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并评价和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企业风险为导向,扩大了审计的范围,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从被动承受审计风险转变为  相似文献   

11.
张爱琴 《会计之友》2006,(3B):55-56
本文通过分析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就如何控制和降低供电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出了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中共中央苏区时期以来,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和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预防风险、揭示问题、抵御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新形势下,我国面临世界经济动荡、新冠疫情反复侵袭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叠加风险,利益相关主体对经营和管理中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内部审计面临综合环境带来的各类重大风险,及单位组织内部的财务风险因素,需要探索风险导向型的新型内部审计模式,通过建立健全内审机制和体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指导等措施完善内部审计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单位组织或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解决内部审计中的人才素质、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监督的效能,实现为国家经济“保驾护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通常简称为年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中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年报审计是以审计风险为出发点,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调整审计策略和审计资源分布,从而不断降低审计风险。可见,审计风险在注册会计师的年报审计中居于中心位置,与审计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不能孤立地研究审计风险,需要从审计风险的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审计风险结构角度来研究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结构既包括审计风险源、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应注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部审计风险事项的出现,将给企业造成损失,严重的将造成无法估量的重大影响。如果对内部审计实施科学管理,可以规避或降低内部审计风险,从而帮助企业又快、又好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集中采购为基层央行各项职责的履行提供物质保障,正确揭示有关风险,加强集中采购工作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采购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基层央行履职成本。基层央行内审部门以风险的视角重构审计过程,为传统集中采购审计赋予管理效益审计的新内涵,对内部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内部审计角度阐述基层央行集中采购工作的关键风险点以及相应的审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李莎 《当代会计》2021,(5):12-14
通过研究冷链供应链内部风险及审计治理策略,可以丰富现有理论研究体系,同时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冷链供应链具有系统性等特征,相应的审计工作也具有实践意义.冷链供应链的内部风险可从原因角度进行剖析,包含基础设施结构失衡带来的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和操作风险.审计治理的目的在于识别并降低内部风险,进而促进冷链供应链向标准化发展.审计治理策略可从审计实践、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和审计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手段,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公司运营,降低公司风险,内部控制对外部审计是否也具有治理效应?本文以我国建筑类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9年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外部审计费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公司审计费用,从而证明了内部控制的外部审计效应。研究结论对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外部治理效应,以及从侧面检验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梁红 《西部财会》2007,(10):44-46
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以降低企业风险、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对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进行有机整合,提升了内部审计的层次,能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工作发展的要求。目前,要推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应从健全法律法规、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审计进入风险导向阶段。作为现代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日益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内部审计实务。文章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将风险导向审计思路及其方法应用到建设项目审计中,通过审计流程再造建立一个兼顾降低建设项目审计风险、建设风险和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并进而探讨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田泽华 《现代企业》2023,(11):57-59
<正>面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时,要能够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做好内部审计管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以更好地降低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风险。但是在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更好地降低其中存在的风险,提升企业在发展中的管理能力,基于内部审计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更好地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