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型海藻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领域。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抗突变的大型海藻次生代谢产物被分离研究,此类化合物逐渐成为海洋工业研究的热点。光生物反应器在可控和工程优化条件下培养大型海藻细胞是未来新的发展方向,通过细胞培养提高大型海藻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和质量,并在此基础拓展新药研究和生产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建立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成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酯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反应,产生黄色物质,计算其抑制率。运用本方法能快速、准确测定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  相似文献   

3.
陈花  王建军 《价值工程》2011,30(24):328-328,F0003
通过研究不同电场处理荞麦种子在干旱胁迫持续加重的条件下对其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给出了荞麦种子经不同电场处理后的生物效应及抗旱性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电场处理条件下的荞麦种子,其幼苗在干旱胁迫的不同时期适应性反应存在一定差异。适宜电场处理能够促进荞麦幼苗水分胁迫条件下体内可溶性糖的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说明电场处理可使膜结构与功能在水分亏缺下得到保护,促进了种子和幼苗的代谢水平,从而提高了荞麦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三氯甲烷为目标污染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还原脱氯进行生物降解。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厌氧污泥进行驯化培养,得到能够降解氯代烃的目标微生物将目标微生物投放到含三氯甲烷的有机废水中,进行厌氧降解效果的测定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化工     
《中国中小企业》2009,(6):94-94
新技术让细菌“吃电”产甲烷 美国研究人员采用一种新技术,给甲垸杆菌“喂食”电子,使其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生物燃料甲烷.这项技术不仅有助于把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多余电力转变成甲皖储存起来,而且还能利用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工业环境污染。研究人员利用甲炕杆菌在厌氧条件下以甲皖为主要特异代谢产物的特性,在实验室里将这种细菌与二氧化碳结合,通过电解反应,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在重组大肠杆菌E.coli his 3.1在高密度发酵生产人类胶原蛋白过程中时,代谢副产物乙酸对菌体生产和产物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在不同生长时期的乙酸含量,分析乙酸对细胞生长和类人胶原蛋白产量的影响。比较了在不同条件下乙酸的产生量和产物表达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以溶氧反馈调节,辅以pH反馈调节的工艺控制策略,可使最终OD600达150,目标蛋白表达量为9g/L。  相似文献   

7.
刘晓莉 《价值工程》2014,(12):294-297
考察了在重组大肠杆菌E.coli his 3.1在高密度发酵生产人类胶原蛋白过程中时,代谢副产物乙酸对菌体生产和产物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在不同生长时期的乙酸含量,分析乙酸对细胞生长和类人胶原蛋白产量的影响。比较了在不同条件下乙酸的产生量和产物表达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以溶氧反馈调节,辅以pH反馈调节的工艺控制策略,可使最终OD600达150,目标蛋白表达量为9g/L。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反相色柱,紫外吸收检测器检测,与试样预处理技术相配合,测定电催化降解后各主要产物的含量。由于HPLC所达到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使分离和同时测定性质上十分相近的物质成为可能,能够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微量成分。通过本实验小组对对氨基苯酚的色谱条件研究确定以甲醇:水:冰醋酸体积比为40:60:0.1作流动相时,其作为被测定样品对氨基苯酚分离效果最佳。并研究了在相同组成的流动相下,在不同时间、温度、pH值、浓度和电流效率条件影响下对对氨基苯酚进行电催化降解之后对物质浓度的影响,来探讨实验条件的改变对对氨基苯酚的电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问题;从而对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数据找出最佳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
联苯菊酯(bifenthtin)又名氟氯菊酯,其代谢产物无毒或低毒.欧盟(EU)从2000年7月1日开始对茶叶的农药最高残留量(MRL)执行新标准,除了联苯菊酯的限量仍为5.0mg/kg外,其余的拟除虫菊酯农药降到0.1mg/kg或更低.因此,联苯菊酯成为茶园唯一可使用的拟除虫菊酯农药.联苯菊酯在绿茶中的残留动态已有研究,但在加工原料相对较粗老的乌龙茶中的残留动态研究报道很少见.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相同时空和茶树品种的基础上同时对联苯菊酯在绿茶和乌龙茶中的残留动态进行研究,以比较其消解差异,更有效地指导茶叶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地基与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建筑相关专业中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研究对象比较复杂,理论知识较多,公式、假设条件、多学科相交叉等特点。如何把这门课程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完成,使学生既能学到基本理论,又能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门课程是一个值得研究。如何把《地基与基础》这门课程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完成,使学生既能学到基本理论,又能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门课程是一个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伴随普通高校“专转本”学生培养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专转本”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专转本”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重点分析新时期专转本学生特点和生存现状,探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专转本学生管理工作,以提高专转本学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啤酒酵母茵作为生物吸附剂吸附Cu^2+,比较分析了培养12h和144h啤酒酵母吸附Cu^2+过程中的接触时间、pH及Cu^2+初始浓度三个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培养144h的啤酒酵母吸附效果优于12h,其最佳吸附条件为接触时间为30min,pH值为5~6,Cu^2+初始浓度为80mg·L^-1。  相似文献   

13.
吴西宁 《质量跟踪》2003,14(12):75-76
研究了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共聚产物分子量随反应温度、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初步确定可作为洗涤助荆的产物的聚合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分析本校机械系"两访两创"访谈记录,了解各阶段学生对素质培养的不同诉求。本文针对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就如何能在已有条件下,更有效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几点建议。利用现有教学条件,社团活动,各类大赛,来提升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完善学生就业规划,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以甲苯二异氰酸酯、羟基硅油、聚己二酸乙二醇酯和多元醇为原料,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在环己酮溶剂中合成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产物进行分析与比较,总结了封端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规律。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0h。  相似文献   

16.
杨方琦 《价值工程》2011,30(13):253-254
非线性编辑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性质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研究基于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实际条件,结合非线性编辑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开放性实验教学策略。教学结果表明,开放性实验教学策略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峥  李俊峰  詹小旦 《价值工程》2012,31(13):17-18
物流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十分注重物流管理人才的选拔和能力培养,物流人才"能力为本"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引起高度重视,重点研究问题是迫切需要加快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制定以"能力为本"的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王林 《企业技术开发》2013,(11):172-173
纳米粒子粉的直径、粒子分布和其余的物理、化学性质取决于制造工艺。微乳液和均匀沉淀耦合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不仅能得到具有较窄粒径分布的纳米粒子,还能对粒子的粒径进行剪裁。文章采用微乳液融合均匀沉淀方法,在微波辐射的条件下进行纳米氧化物制造。考察制备条件对产物平均粒径以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并研究微波介入对产物粒径、分布和晶体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凌芝 《企业导报》2014,(8):63-64
<正>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起源于美国,算是"舶来品"。一些企业尚未理清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概念,习惯将企业文化建设当成是活跃员工文化生活,组织简单的文、体活动,这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而非真正意义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组织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行为模式,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一、目前中小保险公司企业文化现状  相似文献   

20.
张勇 《价值工程》2011,30(3):230-230
本论文的研究立足于某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查找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